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線教育盈利難,滬江押注的 CCtalk 能否破局?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輕知識付費對搏重學習模式下的垂直類在線課程。

文 | 施安

核心提示:

通過 CCtalk 平台經營多種互聯網產品,聚集多元化的目標用戶,滬江得以最快了解不同課程市場需求波動帶來的時機,從而迅速跟進;同時,通過轉變思路做“服務”生意,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綜合性在線教育平台的玩家包含騰訊課堂、網易雲課堂、百度傳課、淘寶教育等BAT互聯網巨頭,其憑借流量及品牌優勢迅速發展,但仍舊面臨內容品質難把控、開發與運營成本高等問題。

用戶付費決策重、學習效果難量化、教研開發成本高是當下在線教育的瓶頸,輕知識付費以其內容多元、客單價低、以知識服務帶動人際增值等特點,或成為在線教育新的盈利思路。

在線教育的高燒持續了五年之久。

如今,伴隨商業模式變現的艱難,資本收緊,企業現金流吃緊,在線教育企業已經無法再繼續「燒錢」。另一方面,在線教育目前仍處於增量市場,巨頭入局布陣,創業公司迅速擴張,發展相對成熟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瞄準上市,這其中就包括剛剛申請赴港股 IPO 的滬江。

17 年在線教育長跑之後,滬江「準備」好了嗎?

從滬江遞交的招股書財務數據看,滬江連續三年虧損總額達 12.4 億,三年虧損額分別為 2.8 億、4.2 億和 5.4 億,虧損逐年擴大。滬江的負經營性現金流量也在不斷增加,近三年分別流出 1.2 億、2.7 億及 4.3 億。

對此,滬江選擇了押注 CCtalk 來提升盈利能力。

據招股書,滬江將「強化以 CCtalk 平台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建設」。這意味著,在教育垂直平台滬江網校之外,滬江將再造一個互聯網綜合性在線學習平台 CCtalk 。此前,BAT 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已經打造了騰訊課堂、網易雲課堂、百度傳課、淘寶教育等同類綜合性學習平台,CCtalk 將正式與其直面競爭。

滬江為什麽要打 CCtalk 這張牌?

近年來,在線教育熱潮席卷,傳統教育企業紛紛轉戰線上,BAT 巨頭接連入局教育,年輕的互聯網教育公司迅速成長,作為老牌互聯網教育企業的滬江,優勢不再明顯。

而此時,知識付費興起,單一的教育垂直課程,已無法滿足用戶對多元化知識產品的需求。滬江需要拓展新的業務,以鞏固在線教育的行業地位,搶佔知識付費的新興市場。CCtalk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有別於滬江自營的教育垂直課程平台,CCtalk 是一個綜合性的在線知識學習平台。平台本身不生產內容,而是由入駐平台的第三方教育機構或網師進行授課,授課內容涵蓋知識、興趣、社交、實用技能等更加多元化的內容。CCtalk 作為平台方,為其提供教育技術、運營管理、行銷銷售等一站式服務。

通過 CCtalk 平台去經營多種互聯網產品,聚集多元化的目標用戶,在知識付費這一新興市場中,滬江得以最快了解不同課程市場需求波動帶來的時機,從而迅速跟進。

CCtalk 業務模式的核心是「服務」。從網校到 CCtalk,從做課程產品到做平台服務,滬江的目的直指營收。

滬江原有自營品牌的營收來源依賴於「賣課」,盈利模式相對單一,招股書所示的負經營性現金流數據,也反映出滬江盈利增長的疲乏。而對於下一步如何增強自營業務部分的盈利,滬江的戰略表述是「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這也就意味著,更多的行銷開支。

而做「服務」生意的 CCtalk,營收管道顯然更多。據招股書,CCtalk 的營收包含三類:銷售總額分成、技術服務費和定製增值服務費。

其一,對於網師端用戶,按照基礎服務的 30% - 50% 進行收入分成,增值服務則單獨收費,如教研支持、技術工具定製、行銷廣告等。其二,對於學生端用戶,通過課堂付費打賞和禮物等直接消費通道收費。其三,對於非平台上的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的用戶,將平台工具打包成 SDK,提供收費的分層教育雲服務,如智能學習系統、OCS 課件、實時影片互動技術等。未來,CCtalk 還計劃進一步擴充盈利範圍。

自 2016 年 10 月 CCtalk 正式推出以來,一年內即實現盈利。截至去年年底,CCtalk 平台掛網課程全站交易淨額 2.4 億,平均月活 227 萬,付費用戶數約 30 萬。

通過網校的教育垂直類課程 + CCtalk 這一多元化知識平台,滬江用「內容+產品+技術+服務」,初步構建起一個線上教育生態系統

BAT 已提前入局,CCtalk 怎麽破?

在 CCtalk 之前,BAT等頭部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巨大的流量優勢、充沛的B 端供給和 C 端用戶,已經打造出百度傳課、淘寶教育、騰訊課堂、網易雲課堂等一系列綜合性在線教育平台。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這一平台模式還是遇到了瓶頸:

首先,由於平台的運營與內容生產分離,課程品質難以把控,良莠不齊甚至粗製濫造的課程不僅影響到用戶體驗,還直接損害平台的品牌信譽

其次,綜合性平台的技術開發和運營成本很高,很難跟的上入駐機構的發展速度和個性化需求,一些成長起來的優質網師,極有可能因為平台機制建設的滯後,脫離平台並帶走用戶。

另外,隨著平台上課程類型的迅速擴充,平台的體系設定和功能模塊也很難進行清晰的劃分,用戶很難鎖定自己的目標課程,同時也難以判斷什麽樣的課程難度適合自己

面對這些問題,提前入局且實力雄厚的互聯網頭部公司做了不少嘗試。

比如,在解決內容品質把控和平台建設上,騰訊課堂設定了一整套獎懲機制。據艾瑞谘詢發布的一份B2B2C 在線教育平台研究報告總結,騰訊課堂的做法是:

其一,在獎勵上,以用戶到課率、完成度和好評度評分為指標,根據不同課程類型制定相應的參考標準,將機構課程分為 a、b、c 三類,分別能獲得當期扣除 IOS 管道成本費後的剩餘課程款項的 10%、6% 和 3% 的獎勵。

其二,在懲罰上,以兩周為部門,若用戶到課率或完成度低於 10%,則給予 B 類警告;觸發 B 類警告後的最近兩周用戶到課率或完成度低於 10%,則會停止接收用戶報名,平台也將延遲結算報名款項。

而在解決課程體系的建設上,網易雲課堂將課程路徑設定為「碎片化知識-課程書籍-微專業」,隨著學習深度的增加,課程的集中度也越來越高,循序漸進,方便平台用戶按體系自我歸類,也可以幫助學習者形成更有效更體系化的學習。

騰訊和網易的探索,為後繼者 CCtalk 提供了一些借鑒。而百度傳課、淘寶教育的式微,也為 CCtalk 的未來發展敲響了警鍾。據媒體報導,百度傳課在今年年初發布公告稱,將停止對其客戶端的更新及維護,並根據戰略調整來策劃新產品。

一邊是綜合性平台模式的諸多問題,一邊是 BAT 們的激烈競爭,沒有互聯網流量優勢,又入局最晚的 CCtalk,有哪些勝算?

由於知識平台的用戶是學習內容生產者和獲取者,滬江的教育基因,可以幫助 CCtalk 理解用戶。

一方面,CCtalk 的用戶是「師」,他們的需求是吸引更多的學生。CCtalk 作為服務方,可以將滬江沉澱下的課程經驗用於幫助提高平台的內容品質,將師資培訓經驗用於對網師的管理。

此外據招股書介紹,CCtalk 還提供教教研支持、商業結算、市場行銷、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等一系列服務,這種一站式服務對於沒有太多運營和行銷經驗的機構來說是需要的,增強了用戶黏性。

另一方面,CCtalk 的用戶是「生」,他們的需求是獲得知識。作為平台方雖然無法直接接觸到學習者,但可以通過優化平台服務,來提升這部分用戶的體驗。

CCtalk 的做法是:在硬體上,投入技術去研發更流暢的影片畫面、互動課件、學習系統等,為平台上的學習者提供更好用的學習工具。與此同時,滬江在招股書中提及了「優化社交功能」,在CCtalk 的平台上,也已經出現了基於課程主題和興趣愛好的直播社群,由平台進行運營和維護。通過社交,可以強化用戶、網師與平台之間的聯繫,做深度綁定。

儘管做好了一定的「預案」,但 CCtalk 未來發展的很多風險點依然存在。招股書中滬江自稱,倘若未能持續提高 CCtalk 平台上付費用戶的開銷,未能維持較高品質的內容與服務,未來的品牌和業務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這意味著 CCtalk 需要盡快實現用戶付費的高轉化、平台課程內容的高品質以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壁壘,這對於剛滿一歲的 CCtalk 來說,還是非常困難的。

而 CCtalk 的這些難題,也同樣擺在所有在線教育企業面前,並亟待解決。

CCtalk 的啟示:輕知識付費和「服務」生意

借助 CCtalk 押注新的知識付費市場,通過「服務」拓展新的營收管道,這是滬江破局在線教育盈利難的一種嘗試。而大公司的戰略轉向,也或多或少釋放出整個行業的一些信號。

首先,隨著新知識經濟的崛起,知識的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用戶對於多元化知識產品的需求,與目前單一有限的資源供給之間,是一個廣闊的新興市場。

當在線教育不斷遇到用戶付費決策重、學習效果難量化、教研開發成本高等一系列瓶頸,輕知識付費開始對搏重學習模式下的垂直類在線課程。

輕知識付費的用戶不需要體系化深度化的學習,更多是為了解一些知識點和乾貨,獲取一些新鮮的談資,又或者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愛好、技能,因此對學習效果的反饋要求不高。

輕知識付費客單價較低,「一杯咖啡的錢」並不涉及用戶的重大決策,但豐富的課程主題和類別能滿足用戶多元的知識需求,如果兼具實用性和趣味性,反而會有有更快的轉化。

同時,輕知識付費中還隱含著用戶潛在的社交需求。用戶很可能出於想要認識開課的知識網紅或領域專家,而主動付費;也有可能會為了認識有社交價值的「同學」而購買課程,更有可能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甚至行業圈子而付費進入「同一課堂」,再從線上又回到線下,建立真實連接。

知識,同時也成為了社交的載體,產生了人際增值。

於是,從重工打磨「產品」到做好「服務」,成為在線教育新的盈利思路。有讚創始人白鴉在反思業務瓶頸時曾問自己,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定位成平台業務?還是應該做服務性質的業務?

最終,白鴉認為,服務性質的業務才是未來。

服務,正是互聯網打法的核心。在線教育的創業者如果始終難以從傳統教育的教學思維中走出來,其業務盈利模式,就始終是線下到線上的照搬和移植。

新時代學習者的自主性大於自覺性,他們不再接受「要我學」,而是「我要學」,他們既是學習者,也有意願成為知識的創造者。這帶給企業的啟示,或許是將「教授」思維轉變為「服務」思維,做知識的傳遞和共享。

在線教育的賽道裡,老兵滬江已經長跑 17 年。

當資本收緊,行業面臨洗牌,在線教育的頭部企業也紛紛尋求「上岸」。滬江之後,新東方在線、英語流利說也在近期接連遞交招股書。而此前,51talk 已於 2016 年赴美股上市。

不論是滬江的 CCtalk 還是其他在線教育的模式探索、不論是「教研+產品」又或者「服務+社交」,在線教育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未來的盈利難題如何解決、能否解決、何時突破,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只是,留給在線教育企業「探索」的時間,或許不多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