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三種美德看似禮貌,實則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很多父母不經意就犯

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自居,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教育孩子以禮待人,很多家長都是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更多的家長從胎教就開始抓起,給胎寶寶講一些寓言故事,想讓自己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讓他們成為人見人誇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禮儀禮貌的時候,往往都會忽略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就像以下幾種所謂的美德,在很多時候對孩子而言,是最大的傷害。

1、謙讓而不是刻意的謙讓

在生活中,或許你可以經常可以聽到家長這樣訓斥孩子:「你是哥哥,要讓著點弟弟。」然後結果就是大孩子一臉委屈,小孩子一臉得意。有時候這種刻意謙讓,讓很多真正熊孩子為所欲為,覺得自己可以任意欺負自己的哥哥或姐姐。雖然謙讓是一種美德,但這種謙讓不應該是強迫的、刻意的謙讓。古有「孔融讓梨」,它告訴我們要以禮待人,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著自己。同時教育小孩子尊重大孩子也是家長一門重要的功課,父母不應該用自己的想法去做「你認為」的事情,更別以長幼尊卑作為孩子之間解決問題的標準,而是要就事論事,以公平的態度去處理孩子間的矛盾。更何況有時候這種刻意的謙讓,其實並不能達到父母想要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大孩子心裡覺得委屈,帶著不情願的心態去謙讓!

2、強迫孩子打招呼

這可能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強迫式禮貌了。有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在看到親朋好友不叫人的時候就是不懂禮貌。其實,孩子不打招呼不一定是不禮貌,也許是因為孩子性格原因,又或許是第一次接觸比較陌生的環境和第一次見生人比較容易害怕。這時孩子又被家長訓斥不禮貌,內心的委屈其實不言而喻。其實家長要知道一個孩子真正禮儀不是體現在所謂見人打招呼上。如果孩子性格是偏內向一點的,可能就會很少打招呼,家長因此可能就覺得自己家孩子不懂禮貌,甚至因為一件不打招呼的事情上就給孩子貼上「不聽話」或者是「不禮貌」的標籤,於是一個篤定不愛打招呼的孩子就這樣被家長強化出來了。其實可能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遠比你想像得更加有禮貌!

3、逼迫孩子去展示自己

在父母日常聊天中,三句話準離不開自己家的孩子,只要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稍微有一丁點進步,肯定會成為父母炫耀的話題。還會時不時的就讓孩子表現一下。其實這些都是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孩子的態度在他們心裡已經不重要了。但是父母要明白,孩子並不是自己炫耀和臉上貼金的工具,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一味地被強迫,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反感和恐懼,嚴重的還可能給寶寶留下陰影。所以建議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去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以免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分方法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一定要多加註意,別讓你的過分美德而害了孩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