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掛牌私募矽谷天堂等天價融資遺患 引調解機構解殘局

  掛牌私募天價融資遺患 引調解機構解殘局

  本報記者 谷楓 北京報導

  7月11日晚間,矽谷天堂(833044)公告針對網絡上出現“提前操作定增隱瞞披露、違規公開推介發行、編造和傳遞虛假資訊欺詐脅迫投資者、內幕交易及市場操縱,以及其他多種違規行為”發布澄清公告。

  據記者了解,投資者在互聯網上公布的內容以及矽谷天堂的澄清皆源於長期以來雙方的一些糾紛。

  事實上,不僅是矽谷天堂遭遇了這樣的困擾,2016年以來多家私募機構,尤其是曾經在新三板市場或者在登陸新三板市場前以較高估值融資引入投資者的私募機構均陷入了投資者糾紛的漩渦中。

  就在近期,記者了解到各家機構為了擺脫糾紛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化解同投資者的矛盾。

  深陷投資者糾紛

  對於這些深陷投資者糾紛的私募機構來說,彼時高估值的巨額定增就是一項巨大的歷史包袱。

  以矽谷天堂為例,2015年8月,矽谷天堂掛牌後不久公布了股票發行方案,擬以每股30元發行不超過2.2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7.5億元。

  2015年10月完成了掛牌新三板之後的最大一輪融資,根據資料顯示此次定增矽谷天堂以每股30元的價格,實際募資30.71億元。認購的對象包括2名公司原股東以及28名新增投資者,新增投資者中有6名自然人及22名機構投資者。

  定向增發完成後,2016年4月26日,矽谷天堂實施了2015年年度權益分派,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部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2016年10月28日,公司又實施了2016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0.80元人民幣現金。經過轉增、分紅後,該批定增投資者的實際成本為9.92元/股。

  截至2018年7月12日停牌,採用集合競價交易的矽谷天堂股價為1.1元每股。可以看出,定增投資者的持股成本價同目前的市價間有極大差距。

  中科招商也是同樣的情形,2015年公司接連完成數筆累計規模高達 100億的定增,這一批定增的價格為18元每股(後複權為3元每股),而在2017年12月25日中科招商摘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0.61元每股,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在二級市場賣出,當時參與定增的投資者虧損近80%。

  記者還了解到,另外有一家接近掛牌新三板的私募機構在籌備掛牌新三板期間也完成了一筆估值極高的融資,最終沒有如願掛牌後,公司的估值一落千丈縮水近10倍。

  如此巨大落差,讓這些機構部分投資者產生了不滿的情緒,這種情緒最終演化成了同上述這些機構的糾紛。

  北京地區一位協調過相關糾紛的券商新三板業務人士向記者透露:“首先當時的市場環境造成定增估值較高,通過定增進來的投資者出現較大浮虧,高估值與投資者浮虧後的不滿情緒給這些機構造成嚴重影響,一些投資者情緒始終比較激動,整個糾紛的過程中動用的手段也比較極端。”

  多路嘗試化解

  負面影響已經形成,多家存在投資者糾紛私募機構的人士都向記者表達過,因為和投資者的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公司開展業務,因此解決糾紛勢在必行。

  然而,眾多和上述私募機構存在糾紛的投資者最想要達成的解決方案便是這些機構以一定的價格回購其此前買入的股份,但實際上這樣的方案幾乎不可能達成一致。與此同時,這些私募機構也在絞盡腦汁籌劃可行的方案。

  但無論用什麽方式化解,降低此前過高的估值是這些機構必須要做的前置手段。

  以上述未能成功掛牌的私募機構為例,該公司就采取了送股的模式,為了讓投資者同意,這一輪送股最終對比的估值和公司淨資產相當。

  矽谷天堂也在之前提出了類似的方案,不同的是,矽谷天堂是由早期股東提出了這一方案。具體來看,此前的老股東擬通過讓渡一定比例股份給定增股東,以降低後者的持股成本。

  記者了解到,這一方案在近期也有了重要的進展,為了使這一方案順利推進,雙方引入了官方背景的調節機構參與。

  7月12日,記者也從矽谷天堂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定增股東正陸續向調解機構提交調解申請,在調解機構正式確認受理後,由調解機構進一步推進調解和後續事宜。

  在降低估值後,化解糾紛的方式便是提供通暢的退出管道,如引入戰略投資者,而戰略投資者在進入過程中或以一定的價格回購這些投資者的股份,這樣的路徑一舉兩得,一是解決了異議投資者的糾紛,而是降低估值後引入戰略投資者也對公司業務和發展有潛在的幫助。

  除此之外,赴港上市是另一項解決投資糾紛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香港市場火熱,眾多私募機構也將目光瞄準了這一市場,希望登陸香港市場解決投資者退出的問題。

  例如中科招商便在近期股東大會前後表示,公司正在與瑞信等中介機構就相關事宜進行多輪洽商。此前,中科招商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計劃用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實現海外上市,且大概率登陸港股。另外,前述未能掛牌新三板的私募機構也期望可以登陸香港市場為部分投資者創造通暢的退出管道。

  “高估值進來的這一批股東很大一批都是財務投資者,因此最實際解決糾紛的方式便是重新找到通暢的退出管道,因此上市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一些之前有異議的投資者現在也和我們達成共識,希望可以盡早上市大家皆大歡喜。”前述未能掛牌新三板私募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編輯:楊穎樺)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