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植:一個詩人的權力遊戲

曹植是超一流的詩人,

又是一位權力遊戲的玩家,

只是不清楚,是這種遊戲塑造了他的詩情?

還是他的詩情被這種遊戲有所耽誤?

——書房書話

書房作者:南門太守(文史作家)

曹植是超一流的詩人,他的詩歌成就受到李白、杜甫、歐陽修等人的高度稱頌。

顧實在《中國文學史大綱》中總結說:“曹植乃魏文學之巨擘,上接漢代,下通晉隋而獨步之高才也。唐代李白、杜甫諸賢,莫不師其風骨。”

然而曹植又是一位權力遊戲的玩家,只是不清楚,是這種遊戲塑造了他的詩情?還是他的詩情被這種遊戲有所耽誤?

-1-

曹植,曹操的兒子。

曹操有很多兒子,史書裡記載的有25個,曹植是這二十五分之一。

曹操的妻妾也有很多,具體有多少?史書沒有一一列舉她們的名字,隻說她們被分為6個等級。

曹植的母親卞夫人本是一名妾,後被扶為正室,位居6個等級中的最高一級,這一級只有她一個人。

卞夫人為曹操生了4個兒子,分別是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如果不出意外,曹操的接班人將從他們之中產生,曹植又成為四分之一。

曹彰被曹操稱為“黃須兒”,因為他長著一副奇怪的黃胡須,曹操對這個兒子相當喜歡。

但曹彰只有武略卻沒有文韜,他是一員猛將,《三國志》說他“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當此天下未定之時,不乏有成長為衛青、霍去病那樣一代名將的機會。

只是,論統領四方、駕馭群臣,曹彰就差了很多。

至於曹熊,生下來就體弱多病,死得很早。

如此以來,曹植又成為曹魏江山社稷的二分之一。

-2-

曹植比曹丕小5歲,從小就表現出文學方面的天賦,10多歲就能背誦詩論以及辭賦數十萬言,擅長寫文章。

曹操看了他寫的文章,覺得不太像出自一位少年之筆,問曹植:“汝倩人邪?”這篇文章,你是請人代寫的吧?

曹植跪下回答:“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

我能出口為論、下筆成章,您要不信可以當面考考我,為什麽要請人代筆?

不久,考試的機會來了,那是銅雀台剛落成的時候,曹操把所有已經開始讀書、能寫文章的孩子都叫到台上,以《銅雀台賦》為題,搞了場現場作文比賽。

結果曹植“援筆立成,可觀”,不僅寫得最快,文采也最好,曹操大為驚奇。

-3-

這篇《銅雀台賦》確實寫得不錯,賦中寫道:

從明後而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跟隨我的丞相父親遊春觀景,登上了銅雀台,歡娛之情油然而生。仰望長天,天空無比開闊;低頭看地,地上記載著父親的豐功偉績。

這真是一座雄偉高大的建築,兩邊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美麗的飛閣高接雲天,遠遠地連著西城。可以看到漳河的水曲彎流長,可看到座座花園鬱鬱青青。

左右還有另兩座高台,台上有金玉的龍鳳雕像。而東西兩側還有兩座高橋,如同空中彩虹。低頭可看到王都的巨集大壯麗,抬頭可以看到雲霞輕慢浮動。

在高台上,眾多才子爭相薈萃,好似周文王夢見飛熊而得太公望。享受春風的溫暖輕柔,聞聽春天裡百鳥宛如幼嬰哭泣般的嚶嚶鳴叫。

直達天雲的高台既然已經立起來了,那麽父親的巨集願必定能實現!對天下施仁政,使人們對王都倍加恭敬。有人說只有齊桓公、晉文公的時代才算盛世,這樣說其實根本不知道到底何為聖明?

現在已經很好了,恩澤已經遠揚天下了!成功輔佐皇帝,使四方得到安定。順天應時而行,輝煌的光芒如同日月!

希望父親永遠尊貴而沒有終老的一天,希望父親的地位會和東皇太一一樣,希望父親的也會和東皇太一一樣長壽,拿著龍旗遨遊天地,駕著鸞車周遊太空。

恩德廣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來越多,百姓也安康。希望這高台永遠牢固,希望快樂的心情永遠都不會結束!

這篇賦文文采華美,在有限的時間裡能一揮而就,沒有極為扎實的文學功底難以做到。

-4-

曹植就是天生的詩人,因為他有浪漫的天性。

曹植性情隨和,為人坦率,沒有架子,坐的車子、穿的衣服都不講究,每次遇到曹操提出問題,他反應都很快,能立即答對,這令曹操“特見寵愛”。

曹操有意栽培曹植,封他為平原侯,又命他“開府”,也就是組建辦事機構,承擔一定職責,曹操安排了一些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到曹植身邊工作。

書法家邯鄲淳小時候有神童的美譽,投奔曹操後,曹操一紙調令把他安排到了平原侯府中。

初次見面,曹植就給邯鄲淳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那是炎夏裡的一天,天很熱,見了面,本應禮節性地交談一番,但曹植招呼也不打一個,徑直起身離去。

正在邯鄲淳一臉尷尬,不知該留該去時,曹植又回來了,原來他洗澡去了,現在披著頭髮,光著膊子,坐在那裡就與邯鄲淳交談起來。

邯鄲淳發現,之前沉默寡言的曹植原來口才是那麽好,一張嘴就滔滔不絕,激動處,一會兒舞劍,一會兒又吟頌詩文,又“誦俳優小說數千言”,中間都不帶歇氣的。

激情充分釋放,曹植這才坐回原處,漫不經心地問道:“邯鄲先生,您到我府上來,是做什麽來著?”

邯鄲淳再一次說明來意,曹植於是“更著衣幘,整儀容”,但也不談公事,而是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區別之意”,曹植從三皇五帝說到歷代賢君名臣,品評他們的優劣,從古今文章的得失說到如何當官、如何用兵,皆有非凡見解。

之後擺酒飲宴,一座皆名士,但也有聽曹植一個人演講的份,“坐席默然,無與伉者”,眾人想插話都插不上,曹植還不時招呼下人們添酒加菜。

這次談話和這頓飯讓邯鄲淳讚歎不已,邯鄲淳“歎植之材,謂之天人”。

-5-

天人,可以理解為天才之人。

不過,也可以理解為天真之人。

曹植大概是這二者的複合體,他是個絕對的天才,但也有天真浪漫的一面,這樣的人容易引人矚目,但也容易乾一些傻事。

曹植乾的最大一件傻事,就是卷入了那場奪嫡之爭。對曹植而言,政治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他的天才在這裡無從發揮,他玩不起這樣的權力遊戲。

但也許是出於建功立業的本能,也許是被時代和眾人所推捅裹挾,也許被人利用,曹植義無反顧地跳進了權力的漩窩,結果被無情地吞噬。

-6-

曹植在那個時代文才最高,甚至被稱為“天下才共十鬥,子健獨得八鬥”,但他最終沒能成為魏文帝,成為魏文帝的是他的哥哥曹丕。

出於猜忌的心理,曹丕對曹植一直很防範,數年間,曹植先後被封為平原王、鄄城王和雍丘王,封地一改再改,也是防範的一種措施。

曹丕駕崩的前一年,即魏文帝黃初六年(225年),魏軍東征孫吳,曹丕在途高職門去了趟雍丘,與曹植有過一次長談。

這是兄弟二人的最後一次談話,具體內容不詳,但談話的氣氛應該不錯,曹丕走時下詔為曹植增加封邑500戶。

曹丕去世後,兒子曹叡繼位。由於早年的一些特殊經歷,魏明帝曹叡對曹氏宗親的態度有所緩和,父親的這些兄弟、自己的叔叔們處境都不怎麽好,曹叡更能理解和同情他們,然而要改變父親苛禁宗室的政策,曹叡還下了不那樣的決心。

所以,魏明帝繼位以後曹植等人的處境雖有所改善,但總體上依然遠離著政治,他們在各自封地過著看似逍遙實則形同被軟禁的生活,曹植一度被改封為浚儀王,次年又複為雍丘王。

對曹植而言,侄子繼位,燃起了心中本已冥滅了的抱負,他覺得自己“抱利器而無所施”,於是向魏明帝上表要求出來做一些事。

-7-

這份上表,在收入《曹植集》時被定名為《救自試表》。

表中,曹植開篇先提出士人生於世,應“入則事父,出則事君”,也就是在家裡應該事奉父親,在外面應該效力於君王,不能坐吃等死、無所事事,像《詩經》裡所說的“素餐”那樣。

接著,曹植說自己蒙受國家的重恩已歷3世,現在國家正處於升平之際,沐浴聖澤,潛潤德教,而自己只能竊位東籓,雖然爵在上列、爵重祿厚,但無德可述、無功可紀,恐怕被人譏諷。

曹植舉了很多古人的例子,說明人生在世需要建功立業,而不是安於享受。比如霍去病,漢武帝要給他建造府邸,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曹植用霍去病的話傳達出自己的心聲。

曹植說自己隨武皇帝多次征伐,曾南到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希望能發揮自己的“錐刀”之力,或者讓自己“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舟之任”,也就是編入隊伍中充當一名校官,或者去率領一支水軍,自己一定會乘危蹈險、突刃觸鋒,需要的時候一定會衝在最前頭。

這份上表寫得挺長,看來曹植不僅動了心,也動了真感情。

-8-

曹植的這份上表寫於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這個時間,有點兒不湊巧。

這一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明帝為解危局,禦駕親征來到長安,諸葛亮因街亭失利而退兵。

魏明帝本想在長安多呆一陣,看看諸葛亮回師漢中後還有什麽舉動,但洛陽方面傳來的一個消息讓他不得不趕緊返回。

就在魏明帝禦駕親征長安期間,洛陽到處流傳著一個謠言,“雲帝已崩,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說魏明帝被諸葛亮打死了,曹魏的大臣們正在商議迎請雍丘王曹植繼位。

這雖然經不起推敲,但它來得卻十分突兀。曹植已經有很多年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現在把他抬出來,背後一定有文章。

這個謠言不可能是曹植散布的,因為那樣做毫無意義,只能給自己找麻煩。製造和散布這個謠言的無外乎是兩種人:

曹魏內部的反對派,他們或反對曹魏政權,或隻反對魏明帝,總之希望曹魏混亂或分裂,之後趁亂起事,混水摸魚;

曹魏的對手,最有可能的當然是蜀漢,孫吳也不能排除。

利用謠言打擊對手屬於輿論戰,也是作戰的一種形式,魏、蜀、吳三方都向對方互派有不少間諜人員,搜集情報、搞暗殺等活動之外也負責製造謠言,從內部擾亂對手,這次洛陽突然冒出來這樣一個謠言,諸葛亮的嫌疑最大。

這個謠言流傳甚廣,弄得人心惶惶,“京師自卞太后群公盡懼”。最後,看到了孫子平安回來,太皇太后卞氏才悲喜交加,心裡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卞太后“欲推始言者”,也就是追查謠言的源頭。

但魏明帝不同意,他苦笑著道:“天下皆言,將何所推。”

所有人都這麽說,又該追查誰呢?

-9-

謠言之所以流行,大家樂於傳播,是因為人心有所指向。

在魏明帝看來,大家對自己繼位以來的作為或許多少有些不滿,所以才希望皇權易位,這是一種傷痛,魏明帝不願意追查下去,就是希望這種痛到此為止。

但是,曹植的那篇滿腔熱情的《求自試表》自然不可能有下文了。

不過,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任何反響,就在這份上表發出的第二年曹植再次改封,這一次的地點是東阿。

雍丘屬豫州刺史部陳留郡,即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大學者蔡邕、才女蔡文姬的故鄉,當年曹操曾在此親自指揮過雍丘之戰,這裡相對比較貧瘠,曹植被封為雍丘王5年,為改變這裡的面貌,親自組織大家種植果樹,迄今累計種植了5萬多株。

東阿縣屬兗州刺史部東郡,在當時自然條件要好得多,所以這次改封與前幾次不同,是從貧瘠的土地“轉居沃土”。

據說這次改封是太皇太后卞氏提議的,她說雍丘低窪潮濕,所以把曹植改封到東阿,還特意強調先派人去問問曹植的意思,如果同意再改封。

曹植於是離開了居住了5年的雍丘來到東阿,魏明帝還下詔從國家倉柯瑞撥出5000斛糧食補助他。

處境雖然改善了不少,但曹植試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理想卻一直未能實現,曹植仍然在他的封地過著寂寞的日子。

3年後,曹植在憂鬱中死去,年僅41歲。

遵照曹植的遺願,人們將其葬於東阿的魚山。

作者介紹

陳忠海,文史學者、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以“南門太守”為筆名出版《曹操秘史》《司馬懿》《諸葛亮》等三國歷史人物傳記8部,《三國全史》《三國往事》《浪花淘盡英雄》等歷史隨筆集6部,散文集、詩集各1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