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哥特艦隊:阿瑪達2》評測——我的上將我的船

《哥特艦隊 阿瑪達2》是一款由Tindalos Interactive開發的。以戰錘40K宇宙為背景,聚焦於星際艦隊戰爭的科幻策略遊戲。戰役中採用了類似於《全軍破敵》系列的回合製運營+即時作戰玩法。多人對戰則需要玩家自己構築艦隊與對手對抗。遊戲主線劇情講述了第13次黑暗聖戰後卡迪亞星區的余波。在主線戰役中玩家可以選擇人類帝國;太空死靈和泰倫蟲群作為主角展開戰役。而多人對戰則提供了12個大勢力以及超過60個子陣營來讓玩家選擇。延續了一代遊戲框架,由上將技能+多樣化的船體來讓玩家構築獨具特色的星際艦隊。從而模擬出戰錘40K宇宙中巨集大的太空戰爭。

遊戲性

評判一個策略遊戲是否優秀,‘策略’本身的多樣性是必須的。這一點往往要通過大量各具特色的部門和廣泛的英雄或技能池來組成。這一點上,一代《哥特艦隊》的上將技能+船體的模式就已經做的不錯了,二代只需要繼承這種玩法即可。

在多人對戰模式下,單一玩家被固定為操控最多價值1200資源的艦隊。艦船分為了從護衛艦到戰鬥艦的6個級別(噸位)。而其中屬於40K宇宙中不同勢力的戰艦則各具特色。每一艘艦船由武器裝備(雷射,火炮,艦載機);艦體裝甲(前方,後方,側面);探測範圍;移動/轉向速度;人員配備;被動技能等等數十個不同的屬性來決定它的戰鬥風格。譬如帝國海軍擁有著最全面的各級戰艦,動力,武器,人員配備屬性均衡;靈族艦隊盾少血薄但速度奇快,被動技能對武器傷害提升巨大;而綠皮戰艦則體現出一個厚重,正面裝甲高但背面裝甲薄弱且轉向極慢。這些設計極好的體現出了不同種族之間不同的戰鬥風格,遊戲設計非常優秀。

(多樣的船體設計符合種族特點)

如果說艦船設計體現出的是‘種族整體性’的風格。那麽上將技能則是一個偏向‘個體獨立性’的設計。隨著上將個人等級在對戰中的提升,可以獲得2個主動技能和2個被動技能。這些技能中有一部分為通用技能(儘管可能在不同種族中有不同的叫法),而另一部分技能則與艦船屬性一樣十分具有種族特色並可以作為主要作戰方式進行構築。譬如混沌艦隊可以通過惡魔儀式源源不斷的召喚援軍,靈族海盜可以在氣體雲中獲得額外的護盾恢復,而星際戰士則擁有增加額外艦船突擊戰傷害的被動技能,使星際戰士的作戰策略可以完全圍繞著突入敵艦,殺人奪船來展開。

(星際戰士就是要上臉砍)

從艦船屬性到上將技能,《哥特艦隊2》在遊戲元素的多樣性設計上完成的相當出色。很好的體現出了戰錘40K宇宙中各個種族的特色。然而,過於多樣的設計元素同時也意味著遊戲的學習成本因此成倍提高。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精通一個元素如此豐富的策略遊戲,玩家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要遠超其他的遊戲類型。這就擋住了為數眾多的輕度玩家。而同時,如何在艦船,技能之間達成平衡以避免‘一套IMBA戰術打爆全場’的結果。也是製作組需要面臨的難題。

在《哥特艦隊2》中,單場遊戲對局中最大的部門基本維持在10個左右。對比其他即時戰略遊戲要稍少一些。但考慮到幾乎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技能,再加上因遊戲設計所帶來的艦船射擊角度,轉角調整和上將技能施放。使得《哥特艦隊2》的操作一點也不比其他遊戲輕鬆。又進一步增加了普通玩家的入坑難度。

最後,也是玩家對於太空科幻戰略遊戲多次吐槽的‘空間作戰’問題。《哥特艦隊2》也並沒有嘗試解決。遊戲對局依然限制在了2D平面上,並沒有做出突破。

劇情

(卡迪亞的淪陷)

在劇情方面,遊戲的背景算是對03~17年之間40K宇宙的重大事件:由大反派掠奪者阿巴頓發起的第13次黑暗聖戰的延續。在這場規模浩大,戰況慘烈的戰役中。帝國重鎮卡迪亞失陷,整個星區落入混沌之手。而遊戲的序章就是對這次戰役中的標誌性事件‘黑石要塞撞擊卡迪亞’的描述。遊戲的主線就在這次戰役之後開始。玩家可以在一代主角:帝國海軍上將斯派爾;太空死靈甦醒者以及泰倫利維坦蟲群中挑選一個來宣誓星區主權。不過作為偏對戰向的策略遊戲,遊戲戰役往往都只是作為點綴性的內容存在。本作也是如此,對非40K粉絲而言很難在劇情上找到亮點。不過,這一類型遊戲的玩家基本也不會強求多麽曲折的劇情或是多麽豐滿的人物塑造。按部就班的推平星區即可。想多了解40K宇宙的故事,還是系統的看書比較好。

模型,場景及配樂

作為策略遊戲的核心,遊戲中的艦船模型(或者可以說棋子)建模很好的體現出了戰錘40K宇宙一貫的黑暗哥特風。儘管礙於遊戲類型無法在單一部門上增加過於精細的貼圖(顯卡爆炸警告),但從整體而言無論是帝國軍艦上林立的尖頂塔樓,綠皮戰艦補丁貼補丁的暴力美學,還是泰倫遠古利維坦的恐怖巨口,無一不體現出40K宇宙極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而作為戰場背景的宇宙空間幽暗深邃,搭配著暗淡的星光和巨大的,死寂的空間站和小行星群也將遊戲氣氛烘托的很好。然而相比艦船建模和場景構造,遊戲劇情中的過場定格動畫和人物立繪則要簡陋的多,個人感覺品質上甚至不如一代遊戲。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細節繁多的模型設計非常出色)

相比影像方面的問題,遊戲BGM則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由作曲家Doyle W. Donehoo擔綱創作的恢弘大氣,熱血沸騰的配樂極好的烘托了大型星際戰爭的巨集偉和壯闊。這種風格也是作曲家自己在同樣是戰錘40K題材的《戰爭黎明2》中備受好評的種族BGM風格的延續。伴隨著光矛巨炮的轟鳴,為你的星區征服之路保持著長久的激情。(儘管聽多了之後可能有點累……)

總評:

《哥特艦隊 阿瑪達2》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通過上將技能+不同規格的艦體搭配,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構築出屬於自己的特色鮮明的太空艦隊。礙於遊戲類型,在貼圖品質的限制下遊戲艦船建模和太空戰的開闊場景構造都已經盡可能的達到了高水準。恢弘壯闊的BGM之下,光子長矛劃破深邃黑暗的宇宙,鋼鐵巨艦炮火轟鳴,飛彈四射的場景足以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但除此之外,稍顯薄弱的劇情戰役以及簡陋的過場定格動畫和人物立繪實在是不能令人滿意。而作為一個以太空科幻為背景的策略遊戲,《哥特艦隊2》依然沒有解決被玩家廣泛吐槽的‘太空戰立體感’。使整體玩法依然沒有跳出傳統策略遊戲的對戰框架,並無太大創新。同時,大量特色設計是一把雙刃劍。儘管豐富了遊戲深度,但無論是對玩家的學習成本和製作組的平衡難度都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使這類遊戲最終總是難免落入曲高和寡的境地。

評分8/10。策略遊戲鐵粉,太空戰艦愛好者,40K粉絲等等閱聽人群體有額外加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