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聞所未聞:不用遮瑕,最快淡化黑眼圈的中醫方法!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雙俏目如果有了黑眼圈,殺傷力可不是一星半點。

中醫是如何緩解黑眼圈的?

古人看眼而辨淤血積聚

黑眼圈最早記載於《月經大成》,首次提出了這個病證名,並描述:「兩目(無)別弊,但上下外瞼煤黑,有如淡墨沈於舊棉紙。望之若米家山水,煙雨空濛。」

其中表明 「黑眼圈」的特點是眼睛沒有其他的病症,僅僅在眼瞼周圍皮膚呈暗黑色,就像是淡淡的墨汁在舊棉紙上,遠遠望上去就像煙雨中的山水畫那樣。這個描述是不是很有詩意?黑眼圈都變得萌萌噠。

黑眼圈中醫稱為目胞黑,並不是獨立的一種疾病,而是一個癥狀,是你身體狀況的反映,並有醫家對目的觀察來輔助診斷疾病,也稱為目診。

如在《金匱要略》虛勞病篇中指出「內有乾血(乾血指淤血),在外可見兩目黯黑」。

《望診遵經》裡也提到:「婦人眼眶灰黑者,崩中帶下也。」

黑眼圈是怎麼形成的?

中醫認為,黑眼圈大多與肝脾腎三臟相關,痰濕、瘀血為標。在臨床上大多可分為三種。

1、瘀血內停

癥狀特點:眼周成青黑色,面目消瘦,肌膚甲錯。(甲錯,皮膚脫皮,粗糙之意。)舌有瘀斑。

瘀血內停型的黑眼圈一般多見於兩種情況——一是久病、大病後的患者,因久病傷氣致氣虛,無法推動血運行,在眼周皮膚薄的地方最易顯現出來。

二是肝氣鬱滯的人,現代生活、工作、家庭壓力巨大,致情緒不順暢,無法疏泄,容易生悶氣…...

肝主疏泄,肝氣不疏,鬱結於內,血行不暢,至瘀血內停,上浮於眼瞼,眼瞼、眼眶滯血不暢,出現青黑之象。

《眼科集成》雲:「氣鬱血滯,伏火邪風,挾瘀血而透於眼胞眼堂,隱隱現青黑之色氣。」就是描述了氣鬱血滯造成黑眼圈的病機。

2、痰飲阻絡

癥狀特點:眼周皮膚黯黑,伴胸悶多痰,胃口差,食不下飯。

明代著名醫家孫一奎在其著作《赤水玄珠全集》雲:「眼眶黑,主內有痰。」

清代醫家欣詹庵《四診秘錄》雲:「眼胞屬脾,若黑灰煤炭之色,主痰飲之疾。」那痰飲又是怎麼生成的呢?

首先脾主運化,痰飲重,肯定和它相關的,其次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

肺脾氣虛證,則津液運行和輸送失常,水液內停,日積成痰濁,蓄於眼眶周圍,阻滯了脈絡,而致目周青黑,肺開竅於鼻,所以這種黑眼圈癥狀多見於各類鼻炎的患者。

其次,肝主疏瀉,情志不暢,抑鬱,肝氣鬱滯,久則傷脾土,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脾不能運化水濕,濕邪內停體內,上溢胞而出現穢濁青黑的癥狀。

3、肝腎陰虛

特點:眼周青黑,頭暈目眩,咽乾口燥,腰膝酸軟。

肝開竅於目,在色為青,肝經直接連於目。長期熬夜或失眠,耗傷陰血,氣血肝陰虛,目失所養,肝的本色就暴露出來,眼周發青。

腎藏精,在色為黑。任脈從咽喉部上行,經過兩面頰後到目眶下。

其精氣通過對任脈的充養後,精氣通過靜脈上充於目。腦為腎中精髓匯聚而成,長時間用腦,會不斷消耗精髓,最後造成腎虛。縱慾過度,造成腎精虧虛。腎陰虛失養,則本色浮現,黑於目周。

調整飲食,消除黑眼圈

這裡介紹幾款粥品,既可以調節對應臟腑,又適合炎熱夏天食用,做早餐做宵夜都有益,又易消化。

① 適用於瘀血內蓄型:香附桃仁粥

桃仁15g 香附30g 粳米50g 紅糖30g

香附水煎煮後取液,將桃仁搗爛加水浸泡,研汁去渣,與粳米、香附水、紅糖同煮,加水適量,煮成稀薄粥,溫服。

② 適用於痰飲阻絡型:黃芪茯苓粥

黃芪20g 茯苓粉30g 橘紅10g 粳米30g 大棗7枚

黃芪、橘紅加水500ml,煮至200ml,去渣,放入粳米、大棗煮成稀薄粥後,加入茯苓粉,攪拌均勻。

③ 適用於肝腎陰虛型:黑豆枸杞粥

黑豆一把,枸杞10g,粳米30g

先將黑豆泡一晚後,上三樣一起煮成稀薄粥。

若是長期眼圈發黑、精神不振,日漸消瘦,建議還是到醫院做全面檢查身體。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