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會導致血液變得粘稠的常見習慣


1、喜歡油膩食物、吃過多高脂肪、含大量糖分的食物,如比薩、漢堡、肥肉、巧克力、油炸食品、乳酪、奶油、全脂牛奶等食物。身體代謝中消耗不完的糖分不但會累積在肝臟中,變成中性脂肪,也會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使血液變得粘稠。同樣,吃太飽也會導致血液粘稠。

2、缺乏運動:久坐、宅族,缺乏運動,導致體內的脂肪和糖分燃燒不足。另外缺少運動會導致代謝機能下降,殘留在體內的代謝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這也會導致血液變粘稠。

3、水分攝入不足:水能改善血液、組織液的循環,並有助於平衡血液的黏稠度和酸鹼度。人體一天排出的尿量正常情況下大概1500毫升左右,加上通過糞便、呼吸和皮膚流失的水分,總消耗水分大約2500毫升左右,所以,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ml左右,其中飲水約佔50%,食物中含的水為40%左右,體內代謝產生的水佔10%。如果經常喝水不足,特別是大量流汗、高鹽分攝入,也會導致變粘稠。

4、飲酒和吸煙:過度飲酒,酒精會提高甘油三酸酯的不良脂肪在血液中的含量,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大。煙霧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認的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確切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數學者認為,血脂變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異常起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前列環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擴張和抑製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吸煙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並引起血清HDL-C降低,膽固醇升高,PGI2水準降低,從而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管壁變厚、管腔狹窄和血流減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煙霧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由於組織缺氧,造成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症,使血粘滯度增高。

5、壓力: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狀態人除了會自動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引起血壓的變化外,也會引起心率變快,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癥狀,嚴重的甚至誘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6、熬夜:本來晚上人體臟器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但熬夜,人體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血管會產生不正常的收縮,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我們想保持血管的清潔,不妨這樣做:

一、忌口,油膩食物、高脂肪、高糖分控制攝入量;

二、多喝溫開水,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三、不酗酒、不抽煙;

四、及時釋壓;

五、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晚上盡量11點前睡覺,中午午休個30分鐘,午休不宜太長時間;

六、多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一個停滯的池塘常比一條流動的小河臭。

七、有助清血管的食物可以多吃,包括黑木耳、生薑、大蒜、洋蔥、魚類、綠茶、蕎麥、玉米、茄子、海帶等。

八、熱水泡腳:熱水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腳有人體第二心臟的說法,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朋友,熱水泡腳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