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修行需從哪裡入手?

只要方向是正確的,真正的修行都是殊途同歸。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想想修行的目的和意義,而非拘泥於形式。

很多人學習佛法是為了尋找心靈上的桃花島,自己化解不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就開始學習佛法,學習所謂的“放空一切”,以所謂的“佛系”來標榜自己,其實就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而已;也有的人是因為迷信,他們認為只要有一顆虔誠地敬畏之心,菩薩就會幫助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在現實的生活中不去爭取,可是菩薩也不願意幫助這樣懶惰的人。如此學習佛法,倒不如不學,把時間騰出來去勇敢面對生活。真正的佛法是“勇猛精進”的,它教化人們改正錯誤的觀念,通過正當的手段努力爭取人生的幸福。

真正的“心無掛礙”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正確理解上的。“心無掛礙”的前提是,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其次才是佛法,通過修心來達到“無有恐怖”的目的,從而真正地開悟。

作為人妻,就應該關心丈夫,對家人關愛;作為職員,就應該努力工作,對得起領取的那份薪水;作為公民,就應該熱愛祖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好這些就是修行。有人可能會問:“難道這也算修行?那我覺得跟師父的修行比起來太幼稚了。”那麽我告訴你,我們的行為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幸福感必將大大提升,從而影響周圍的人跳出“自我”的怪圈,這算不算是在渡他?而作為出家人,我們在寺院裡吃齋念佛,懷著對大家的感恩之心為大家打開心結。那我們是不是都在默默付出的同時也在提升自己,在無形中得到真正的修行?

所以說,修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待幸福的滿足,一種對待苦難的灑脫,更是一種顛倒自我的選擇。放下我執,摘掉面具,自淨其意即是修行的真正入手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