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這12個文物彩蛋你發現了嗎?

本文授權轉載於:耳朵裡的博物館(ID:erduolidebowuguan)

關注耳朵裡的博物館,和百萬家庭深度看展覽

你好呀,我是朵朵~

說起唐朝,那是每個中國人一提起就自豪萬分的朝代。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昨天完結啦!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了超乎想象的盛唐天氣,可那時的長安究竟是什麽樣子的呢?

在劇中,李必這樣形容:“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通過劇中的超多細節還原,我們的確對盛唐長安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印象,這離不開劇組成員的「精心還原」

朵朵找出了藏在劇中的12個精彩的文物彩蛋,不知道你追劇的時候,發現了幾個呢?

「文物彩蛋1」

來頭不小的器具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笪顥天拍攝)

何監用的鎏金銀壺,原型就是上圖的“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它有著特別的意義:見證了大唐王朝的興衰。

在唐玄宗天寶年間,每逢皇帝生日“千秋節”時,都會舉辦大型宴會,文武百官、外國使臣以及少數民族的首領會來祝壽,以“舞馬”助興。領頭的舞馬會叼起酒杯來到玄宗面前,寓意著祝皇帝萬壽無疆。

在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舞馬散落在民間,被安祿山部將田成嗣所獲。軍中宴引時,舞馬以為到了祝壽環節,隨之起舞,結果被誤認成妖怪活活打死,從此再也沒有了舞馬,舞馬祝壽也永遠定格在這件銀壺上。

鸚鵡螺杯

南京市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網絡)

曹破延用的這隻杯子,是古代愛酒人士的寶貝:鸚鵡螺杯。

李白的《襄陽歌》裡有“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駱賓王也說過“鸚鵡杯中休勸酒”,可見,鸚鵡螺杯絕對是當時的奢侈品。鸚鵡螺數量稀有,古代交通不便,能有這樣一隻杯子那真是太拉風了。

直到1965年出土了上圖的文物,我們才第一次見到鸚鵡螺杯。它發現在的東晉王興之夫婦的墓葬,王興之和王羲之是親戚。這隻奢侈的鸚鵡螺杯證明了中原和南方的文化交流。

伎樂紋八棱金杯

唐(公元618~907年)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國家大劇院(攝影:羅曉光)

玄宗自己喝酒的金杯就更厲害了,是何家村出土的金器。

八棱分割出來的八個面上,各雕刻著一個人,拿手鼓的、吹竽的、吹排簫的、彈奏琵琶的、吹奏海螺的……其實他們是唐朝時期的樂工們!再仔細看看,你會發現這些樂工長得不太像漢人啊?沒錯,這是一支在唐朝非常活躍的中亞民族——粟特人。

「文物彩蛋2」

炫技的“火鬧鐘”

在第四集裡,李必立軍令狀用的,是火鬧鐘,它的原型,在北京的鼓樓裡,有一件複原的,叫“龍舟香漏”。

香漏,是以香燃燒的時間來計時的。

火鬧鐘的原理是:把香放在一個船形的槽裡,在香的某一點,用細線系上兩個銅鈴,橫掛在放香的小“龍船”上。香從一頭點起,燒到拴細線的地方把線燒斷,兩個銅鈴就落在下面的金屬盤裡,人們聽到響聲,就知道預定的時刻到了

不過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火鬧鐘”的造型貌似還結合了藏於西安博物院的“鎏金走龍”。這條金龍雖然身材苗條(小小隻),但超級精細,代表了唐代高超的冶金技術。

龍高10.8厘米、長18厘米、重260克

(圖片來源:微博@陝西歷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

「文物彩蛋3」

藏在暗中的屏風

《蓬萊飛雪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中華珍寶館)

藏在暗處的屏風很容易被忽略,它其實是唐代畫家楊升的《蓬萊飛雪圖頁》,這幅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大量的白色就是堆積的白雪,是用白色的蛤粉畫成的。這種蛤粉就是貝類磨成的顏料,使用它畫畫,可以讓畫千年不變色

「文物彩蛋4」

喝個茶也不簡單

唐代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法門寺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網絡)

何監喝茶時用的茶具真是太考驗眼力了。你仔細看,劇中那個茶碗,邊緣也有凹進去的小豁口,這是還原了唐代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秘色瓷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詩人將秘色瓷形容成“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秘色瓷是皇室專用,釉料的配方也被保密不能外傳。

「彩蛋5」

桌上小擺飾,賣的竟然是“黑科技”?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這個香囊是熏香用具,主要用來熏衣服和寢具,有時還具有殺蟲作用呢!

這件香囊無論你怎樣轉動,裡面的焚香盂始終會保持在水準的位置。製作它的工匠物理一定學的很好,也許他不知道什麽叫做牛頓定律,但是知道怎樣利用重力保持香盂的平衡。

除了高超的技藝,香囊背後的愛情故事讓人唏噓。楊貴妃自縊馬嵬坡後,玄宗曾派人尋找,想遷葬貴妃,但得到的回復是 “肌膚已壞,唯香囊猶在”。

後人讀史不解,屍骨都已腐朽,香囊怎得留存?原來,古人隨身佩帶的香囊,不是棉布絲線所縫,而是金屬質地,一如我們看到的這件文物。貴妃自縊之時,能陪在她身邊的,也只剩下皇帝送的香囊了。

「文物彩蛋6」

音樂中的長安

琵琶

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故宮名畫記)

這個彈琵琶的畫面一閃而過,和《韓熙載夜宴圖》中橫抱琵琶非常神似。

為什麽橫抱著琵琶彈奏呢?

琵琶是有烏德琴的血統的,這是一種阿拉伯商人們非常喜歡演奏的弦樂器,演奏方式就是橫抱著彈奏的。它被稱為梨形樂器的祖先。

羯(jié)鼓

陝西省蒲城縣唐李憲墓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國家大劇院(攝影:羅曉光)

隋唐時,從宮廷到民間,從皇帝到百姓都很喜愛羯鼓。唐玄宗李隆基就很擅長打羯鼓,據說他為了練習打羯鼓,竟然打壞了幾箱子的鼓槌,還創作了《春光好》、《秋風高》等鼓曲。

盛唐-莫高窟 148窟-東壁北側-藥師經變-中下部分:右側樂隊

在壁畫中也可以找到羯鼓的身影,比如藥師經變圖中下部分的樂隊中,放在地毯上的那個是羯鼓。

隱藏音樂彩蛋

片中的配樂還有一個驚喜,是我們給大家講過的“篳篥”,篳篥的曲子幾乎沒有在影視作品中出現過,這次聽到也是很驚喜,下面的音樂在0:52—1:40處,可以聽到篳篥的聲音哦~

「文物彩蛋7」

“金魚袋”和金魚有關係嗎?

在上元節的燈會上,原本沒有何監的名字,但是右相迫於李必的壓力,同意何監只要腰掛金魚袋,就可以自由出入花萼相輝樓,和聖人一起參加燈會。

此外,在狼衛出現鸚鵡螺杯的地方,同時出現了焦遂的金魚袋。

什麽是“金魚袋”呢?

其實是這樣的:唐代的高官需要佩戴“魚符”裝魚符的袋子叫做“魚袋”用金飾裝飾的才叫“金魚袋”(和小金魚並沒有太大關係,用銀裝飾叫“銀魚袋”‍)。

金魚袋的作用按照史書記載,主要是“明貴賤,應征召”。簡單說,主要是表明官員的身份高低,確定皇帝是否征召。

在敦煌榆林窟裡, 可以看到曹元忠供養人像,頭戴灰色的展腳襆頭,身穿緋紅色圓領長袍,腰間飾以笏(hù)板和紫金魚袋(簡稱“金魚袋”),正雙手捧著曲柄香爐,虔誠禮佛。

「文物彩蛋8」

盛世大唐的多元貨幣

劇中女殺手魚腸戴的那串錢幣,就是波斯的薩珊金幣。而唐朝的通用貨幣是“開元通寶”。不過長安匯集了很多國家的人,也就出土了各種貨幣。

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的古幣展上,就有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等不同地方的貨幣。可以說是用錢幣穿起來的歷史。

(圖片來源:大唐西市博物館)

「文物彩蛋9」

還原壁畫中的唐代軍盔

陝西昭陵博物館藏

劇中士兵戴的頭盔,是對迄今所出土的唯一種類型的唐代軍盔——“渤海盔”的複原。在昭陵長樂公主墓壁畫上,士兵戴的就是渤海盔。

在古代,不同的等級,會有相應的護衛儀隊,在壁畫中看到儀隊的規格,就能判斷墓主人的身份等級。

「文物彩蛋10」

世界第一幅春聯

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了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

有人會說古代不都是從右面開始嗎,這幅春聯是不是貼反了?其實古代左為尊還是右為尊,是要看時期朝代的,和秦漢時期不一樣,唐朝就是左為尊,所以從左開始。

「文物彩蛋11」

唐三彩,果然不能隨便擺

棺材店裡的唐三彩存在感有些低,這裡的還原很有趣,因為唐三彩是隨葬品,所以出現在棺材店裡沒毛病。

我們也多次跟大家說過,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不要搞混了喲!

甘肅省博物館藏

「文物彩蛋12」

玻璃器中暗藏文化交流

(右圖)唐代 玻璃高足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來源公眾號“不見藏”)

日本奈良正倉院是座盛唐的藝術寶庫,擁有許多世間孤品。這件玻璃杯是7世紀中葉伊朗生產旳薩珊風格玻璃器,而它的銀足則被認定是唐代中國所製。杯體有21個同色凸起的圓圈紋裝飾,極具設計感和時尚感。與劇中酒杯相比,除了顏色不同外,造型幾乎一模一樣。

而出土在新疆的這件高足杯,也有相似的造型,可以說明當時的流行趨勢。

除了酒杯,燈罩的造型也很用心啦。

法門寺博物館藏(來源:笪顥天拍攝)

在劇中,郭仕利將軍用的玻璃罩燭燈,原型出土自法門寺地宮,按年代應是早期伊斯蘭琉璃器,只不過劇中將瓶身平切底並截口,倒置來使用。在唐代,玻璃器是高級進口器皿,幾乎和珠寶鑽石一樣昂貴。

《長安十二時辰》暫時落幕了,但看完後,感覺還有許多故事沒有講盡。

以上彩蛋,也只是劇中大量知識點的一小部分。

美術指導金楊在“一席”的演講中說:

“這部劇幾乎榨幹了我對唐朝的想象,也融合了我們各個部門人員的努力,才呈現出這麽美好的畫面。

十二時辰雖然非常漫長,在我們的人生中仍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非常幸福的是我們在這一瞬間做了一件事,並且竭盡所能,做到了我們認為的極致。

如果你還沒看,邀你入坑。

(圖片除笪顥天拍攝為獲得授權外,其他來自劇中截圖和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