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車企加大對電動車投入,3000億美元近半投向中國

【編譯/觀察者網 谷智軒】

路透社10日報導稱,全球汽車製造商計劃在未來5到10年內,在電動汽車技術上增加3000億美元的支出,其中近一半投向中國。由此,汽車行業正加快從化石燃料轉型,重心也移向亞洲電池和電動汽車技術供應商。

根據路透社對過去兩年全球29家大型車企公開數據的分析,上述支出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德國大眾集團。這些“史無前例”水準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驅動,將推動電池成本、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等技術的進步,使電動汽車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觀察者網查詢路透社提供的圖表發現,德國車企的支出達到1395億美元,除了投向本國的717億美元外,剩餘部分均投向中國。此外,美國、日本、法國、瑞典車企也紛紛把投資目光瞄準中國,使中國將吸納全球車企超過45%的相關支出,達到1357億美元(包括中國自身的570億美元)。

本周早些時候,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北京對記者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汽車強國之一。”

路透社報導認為,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追趕主導內燃機汽車技術的德國、日本和美國。而業內高管表示,前中國已具備引領電動汽車發展的條件。

“大眾汽車的未來將由中國市場決定。”迪斯坦言。

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這家德國汽車巨頭已與中國最大的兩家汽車製造商上汽、一汽成立了合資企業。

“我們發現(在中國)確實有開發下一代汽車的合適環境,我們也看到了合適的技能,而這在歐洲或其他地方只有部分具備。”迪斯本周在北京對記者說。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在中國有非常明確的政策。決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要求轉向電動汽車。”

據報導,隨著中國和其他國家加大對傳統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限制,汽車企業加快了向電氣化的轉變。一年前,全球汽車製造商曾表示,計劃在電動汽車開發上投入90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3000億美元最新投入,已經超過了埃及和智利的經濟規模。其中,大眾貢獻了近三分之一,達910億美元。

報導稱,大眾正積極試圖與“柴油門醜聞”撇清關係,該醜聞已導致其遭受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及法律和解。

大眾的“全面電氣化計劃”預計,到2025年,該公司在三大洲的電動汽車產能將達到1500萬輛,其中包括50款純電動汽車和30款混合動力汽車。最終,大眾計劃在其12個品牌的全球投資組合(包括奧迪和保時捷)中,為所有300款車型提供電動版。

將在中國為世界共同開發部分汽車技術

報導指出,大眾在電動汽車上“驚人的預算”使最接近其的競爭對手——戴姆勒相形見絀,後者承諾投資的投資為42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則表示,計劃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上總共投入80億美元。

報導還稱,考慮到中國對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的支持,從上汽到長城等中國主要車企在這方面的支出,可能與大眾、戴姆勒和通用等跨國合資夥伴相當,甚至超過它們。

此外,汽車製造商在研發、工程、生產工具和採購方面的實際支出可能會高得多。上述分析還不包括汽車供應商、技術公司和其他行業(從能源和航空航天到電子和電信)大型企業的相關支出。

谘詢公司AlixPartners的董事總經理亞歷山大?馬利安(Alexandre Marian)表示,投資電動汽車和電池的“熱潮”正在興起。他2018年合著的一項研究曾預測,到2023年,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的電動汽車總支出將達到2550億美元。

馬利安同時指出,在增加電動汽車和電池方面支出預算的同時,汽車行業也在尋求更多聯盟和夥伴關係,以幫助分攤更高的投資成本。

報導稱,大眾與其中國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盟,將成為推動創新的最大動力之一,尤其是在全球電動汽車推廣方面。

正如迪斯所言,大眾“正在從此前的模式中進化,把歐洲技術引入中國市場,以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將在中國為世界其他地區共同開發部分汽車技術,這是一個重大進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