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林毅夫:中美經貿關係雙贏 中國增長潛力巨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

  新浪財經訊 9月16日消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中國:改革新征程 開放新境界”今日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在會上指出,美中經貿關係是雙贏的,因為中美之間的經濟結構是互補。中國的增長潛力仍然巨大,在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未來,中國是否可以維持這樣高速增長取決於中國還存在多少後發優勢,取決於中國和高收入國家的收入水準的差距。

  回顧過去的中國經濟,林毅夫表示,1978年,當中國開始改革的時候,中國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當時的人均GDP只是156美元,隻相當於撒哈拉南部沙漠國家的水準。中國的出口佔GDP的4%左右,進口隻佔GDP的5%左右。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在過去40年保持每年平均9.5%的GDP增長。在這樣的經濟快速發展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第一大貿易國。去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8640美元,已經成為高收入國家。

  如今的中國正在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扭曲的現象,如收入差距的增大。林毅夫解釋,當初中國的收入非常低,技術和資本不足,先進技術不夠。中國對這些行業進行了補貼支持,保持這些行業的穩定。現在中國的收入水準提高了,過去的很多優勢變成了現在的劣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決腐敗、收入差距加大這樣的難題。正因如此,中國決定進一步擴大改革。林毅夫表示,如今,中國已經采取了上百個相關舉措,以徹底消除這種扭曲,改變需要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連續39年9%以上的增長率之下,中國的增長潛力仍然巨大,因為中國在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還大有可為。發達國家或者高收入國家即使只有2%-3%的增長,它的增產力也是非常強勁的,而中國恰恰具有後來者的優勢。在林毅夫看來,過去39年,中國的年均增長率達到9.4%。在未來,中國是否可以維持這樣高速增長呢?答案取決於中國還存在多少後發優勢,這取決於中國和高收入國家的收入水準的差距。

  談及中美問題,林毅夫表示,“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是互補的。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是雙贏的。”中國的人均GDP在2017年達到864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是6萬美元。根據可變價格來衡量,中國的人均GDP只是美國人均GDP的15%。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25%。對中國的工業部門來說,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低附加值的部門,而美國是高附加值的部門。貿易意味著中國可以向美國的消費者提供廉價的商品以及較低成本的中間品。中國也可以為美國提供巨大的市場,尤其是為美國高附加值的服務提供巨大的市場。

  此外,中國需要為全球發展體系承擔更多責任,中國將在2025年左右成為高收入國家,需要向全世界做出貢獻。在林毅夫看來,經濟發展是結構型改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別發展中國家抓住了發展的機遇與視窗,從農業國轉變為製造業國家。如二戰後的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等。林毅夫強調,中國如今已經成為中高收入的國家,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將向其他國家轉移,預計,未來中國將在製造業釋放8500萬個就業機會。新的時代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的複興,同時也意味著所有國家共同的繁榮。(新浪財經 張蕾)

責任編輯:王瀟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