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種植牙集采在路上:降幅或可達6成 誰的利潤會“踩掉”?

每經記者:陳星

種一顆牙,等於買一個Chanel包?

如果以當前市面上較高端的歐美品牌種植體均價1.5萬元至2萬元計算,加上全瓷牙冠、骨粉、骨膜、手術等費用,總費用將達到3萬元上下。這個價格,約等於一個Chanel包的均價。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李小莉提出,平均一顆種植牙收費約在6000元至20000元不等,而除上海外,其他大部分城市、地區及農村還未將口腔種植牙納入醫保統籌報銷範圍內。

此後,寧波、四川等地先後發出種植牙集采信號。今年1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種植牙納入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範圍。

據券商預測數據,種植牙耗材納入集采後,種植牙總體費用有望降60%。但有業內人士也指出,耗材成本僅是種牙成本中的一環,執業者培養費用、行銷費用、場地費用等均囊括在種牙成本之內。

而除種植牙耗材集采外,牽涉到支付方式改革的DRG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和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才是影響醫療服務收費的長遠之計。

一顆牙2萬,價格已經很便宜了?

自冠脈支架集采起,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逐漸駛入“深水區”。今年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種植牙納入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範圍。

會議明確指出,將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面,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會議還提出,近年來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不斷推進,用市場化機制擠壓了醫藥價格虛高,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余億元,也促進了國內醫藥產品研發和質量提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相當於“傳言”已久的種植牙集采發出了確定的信號,被外界稱為“種口牙相當於在縣城買套房”的時代或將落幕。

實際上,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種植牙集采已經多次傳出風聲。2021年8月,浙江寧波醫保局曾對5家進口種植牙供應商進行了約談。寧波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處處長高文輝曾表示,“應發揮醫保的杠杆作用,使種植牙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區間”。

當年9月,國家醫保局又回應了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將種植牙材料費用納入醫保”的建議,稱“將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耗材和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11月17日,四川省藥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公布《關於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擬就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信息進行采集。申報產品範圍包括口腔種植體、修複基台等。

三醫智酷(北京)醫院管理發展研究院院長魏子檸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旦種植牙納入集采,其降價幅度有望達到60%至90%,不同材料、不同產品可能降價幅度也不同”。

種植牙納入集采的呼聲為何如此之高?記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口腔服務項目中,種植牙屬於“妥妥的”的高消費項目。以記者了解到的湖南省人民醫院種植牙價目表為例,其種植體中,單價最便宜的為中國ZDI,為6500元/顆,這也是該醫院提供的唯一國產品牌種植體。其他種植體品牌分別為瑞士SIC、法國安卓健、美國百康、瑞典NOBEL、瑞士ITI等,價格從8000元到130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安裝種植牙,種植體並不是唯一需要支付的費用。根據患者個人情況的不同,還需要選擇不同材質的牙冠,部分患者可能會用到骨粉、骨膜等材料。按照湖南省人民醫院的價目表,其不同材質的牙冠價格從1400元到5500元不等,骨粉和骨膜的價格按照劑量的不同也分布在幾百至上千元的價格區間。除去這些耗材外,部分醫療機構還會單獨收取CT、麻醉、手術、器械以及術後種植體保養等費用。

上述所有耗材及診療費用加起來接近2萬元,著實數目不菲。但在成都經營著三家牙科診所的張悅(化名)表示,“這個價格在行業內已經算比較便宜了,如果不是在省會城市的公立醫院,這個價格還會更高”。

據張悅介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種植牙仍然是進口產品。其中高端產品以瑞士、德國、美國等歐美品牌為代表,韓國品牌則主要走性價比路線,價格相對較低。“國產種植體和韓國品牌價格相近,但是起步較晚市場份額還比較小。前幾年,國產品牌幾乎進不去經濟發達地區的公立醫院,聚集在民營醫院或診所,專注於低端消費市場。中高端市場被歐美進口產品佔據”。

樂觀、悲觀都言之尚早

集采來了,種一口牙換縣城一套房的時代真的一去不複返了嗎?

這要從種植牙服務的收費類目說起。如前文表述,在種植牙所需的耗材中,種植體並不是唯一所需的耗材。太平洋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在種植牙手術的費用構成中,核心材料種植體、基台、牙冠,以及修複材料等耗材的費用佔比達到75%,其中,種植體費用佔據一半;總費用中余下的25%則為治療費。按該比例計算,如果患者進行一次種植牙服務支付的總費用為1萬元,其中2500元為治療費,耗材費用為7500元,其中種植體的費用約為3750元。

根據過往國采經驗,集采產品降價幅度介於7至9成。若按照集采後耗材費用80%的降負計算,原本花費1萬元的種植牙總費用,集采後7500元的耗材總費用可降至1500元,佔比25%的治療費用不變,總費用則降至4000元,降幅可達6成。

而口腔服務龍頭通策醫療在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調研紀要顯示,在其種植業務中,種植正畸的耗材費用佔比為25%左右。這就意味著,如果總治療費用為1萬元,其中僅有2500元是耗材使用費,這一比例較太平洋證券調研得出的比例更低。若按通策醫療披露數據,耗材納入集采對種植牙服務整體費用的影響也將相對更低。

通策醫療也在這份調研紀要中強調,公司主要負責提供醫療服務,根據醫療服務結果付費,而不是按照成本進行付費。因此,在維持服務價格穩定的前提下,耗材價格的變動不會對公司相關業務的收入產生明顯影響。

張悅對記者表示,種植牙耗材和此前的冠脈支架等有本質區別。“種植牙相當於醫美的針劑類產品,針劑成本僅僅是醫療機構成本的一部分。具有操作資質的醫生報酬、醫療機構場所租賃費,包括一些民營口腔機構的獲客成本等等,其實是統統算在服務收費裡的。所以種植牙耗材降價,降的也只是一部分成本。如果能維持醫療服務價格大體穩定,整體對於口腔醫療機構而言是利好。”他進一步說到。

四川某三甲醫院口腔科主任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账。“開展種植業務的前期投資是很大的。一個口腔醫師從學習到畢業、規培就要8年,種植牙醫生本身又是口腔醫師中要求更高的類型。再加上現在要進好一點的公立醫院,考研考博必不可少,培養費用本身就很高。再加上購買種植機、CT、超聲骨刀,建手術室、拍片室等等,這些都是開展種植牙業務的前期成本”。

這位主任表示,在其過去接觸到的種植牙案例中,需要種植顆數不多的患者,因為考慮到耐用性、產品質量等因素,往往傾向於選擇單價較高的進口產品,而這部分進口產品願意在集采中讓出多少的利潤空間還有待商榷。同時,另一部分需要安裝多顆種植牙的患者,僅僅是耗材降價對他們的幫助作用也較為有限。

“過去的集采藥品大部分的銷售還是在公立醫院完成,所以降價意願比較高。種植牙一半的市場其實是在民營機構,因此民營機構的報量參不參與集采很重要”。他說。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2020年中國公立口腔專科醫院數量為160家,比2019年減少2家;而民營口腔專科醫院數量為780家,比2019年增加57家。

上述口腔科主任也補充道,種植牙納入集采可能會對民營口腔醫療的機構產生一定衝擊,“過去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種植牙業務的收費相差不大,但如果納入醫保或集采,對院外口腔機構的收費會產生一定影響。

“總而言之,現在說樂觀還是悲觀都還太早了,不管是對機構還是患者而言。”這位口腔科主任感歎道。

支付方式變革最終重塑院內耗材市場格局

按照張悅和前述公立醫院口腔科主任的說法,種植牙收費中包含耗材成本、前期投入、服務費用等種種類目。那麽集采擠去的,又是種植牙哪個環節中的“水分”?

中華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韓亮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口腔市場的暴利問題不是由市場供需造成的,是由採購體系模式造成,也就是由所謂的招標、流通環節推高的。而且由於服務和技術無法從價格上體現,無奈轉而通過醫療器械、藥品價格反映出來,只能讓價格越來越貴。

張悅稱,韓國種植牙品牌為了壓縮成本,大多採用直銷模式對口腔醫院或診所進行銷售。而多年來歐美品牌還是主要通過經銷商最終進入終端醫療機構,雖然不至於層層加碼,但過程中不免產生環節費用,一度部分品牌的代理經銷商還會給下遊醫療機構返利。

在院內市場,經銷商的“關係”更在產品能否進院方面起了關鍵作用。“按照目前寧波市醫保局公布的支付標準,中間環節的‘水分’將被大部分擠出。”前述口腔科主任表示,“一旦真正開展國家層面的集采,區域的配送流通商就不管用了。早前布局了互聯網醫療,或者在院外市場渠道做得比較好的中間商可能會在變革中活得好一點”。

而除了種植牙集采,一項針對醫療服務收費方式的改革,或許才更能觸達種植牙的終端價格。

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DRG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和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推進,標誌著醫保改革進入深水區,是未來對院內耗材市場格局的重塑。

有券商解讀認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意為改變按項目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在大數據和分值的配套下將醫保病人的用藥、耗材使用和收費情況都放在醫保部門的實時全面監控之下。對於醫院而言,如何用“經濟適用”的模式嚴控耗材、檢查等佔比,將成為此後的重點。醫院在成本壓力的倒逼下,也將推動對供應商的重篩,進而影響上遊的藥械企業和代理經銷商。而院內耗材市場的變革無疑又將傳導到院外醫療機構身上。這場主要涉及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變革,最終影響的將是醫療服務的價格。

記者手記天價種植牙可以休矣

在社交平台搜索關於“種植牙”的信息,會看到許多各不相同的糾結。有人確定用進口產品,但又糾結到底是用昂貴的歐美品牌還是相對價格較低的韓國產品;有人囊中羞澀又亟需種牙,因此到處尋找優惠的價格信息。困擾他們的,除去種植體品質、醫生技術等因素,最關鍵的還是價格。

“天價種植牙”,雖然相較於許多普藥而言並非大眾需求,卻真實地困擾著有使用需求的人群。醫保的概念是“保基本”,將種植牙等納入醫保範疇或許並非一朝一夕,但首先通過集采等手段讓“天價”回歸到可及的範圍內,也是保障醫療需求、解決醫療難題的重要舉措。

雖然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將種植體納入集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調控種植牙服務價格。

但更深遠的改革動作,如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也在路上。那些等著降價再去種牙的患者,等待的時間或許將越來越短。

記者:陳星

編輯:陳俊傑

視覺:劉陽

排版:陳俊傑 王蜀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