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佛學霸的一天怎麽度過 凌晨4點半學習?不存在的!

  “凌晨4點半的哈佛讀書館”曾經火遍了各大網絡,這張燈火通明、座無虛席的照片,也深深印在了我們腦海。這是真的嗎?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哈佛的學霸們是怎麽度過一天得吧。


“照騙”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這、是、假、的!文章內容和圖片均不可考證。事實上,在哈佛大學唯一通宵開放的圖書館LamontLibrary內,凌晨4點半還學習的人:基本上是寥、寥、無、幾。

  哈佛學子從來不以“刷夜”為榮,熬夜與勤奮也從來不等同。在哈佛,崇尚的是效率:productivness!

  前幾天,在朋友圈瘋傳了一個影片:《哈佛學子一天》。

  John是哈佛大學電腦科學的大一新生。

  早上7:00,鬧鐘響起,剛好做完冥想的John,開始了他普普通通的一天。

  早上8:15~9:00,45分鐘完成兩件事:

  1.今日計劃,

  2.瑞典語作業。

  在哈佛和耶魯這些藤校,幾乎所有人都會用Google Calendar等電子的或紙質的to-do list工具,每天做一份今日計劃清單。

  把當天的任務按1、2、3······列出來,有的同學還會進一步劃分出優先級,還給自己設定完成每個任務的時限。總之,清單至上。

  John當天共列了

  10項任務清單(Schedule):

  7:00 起床(已完成)

  8:00 完成第一節課的瑞典語作業

  9:00 上瑞典語課

  10:00 上數學課

  11:30 吃午飯

  13:00 聽一個CS的嘉賓講座

  15:00 鍛煉

  18:30 吃晚飯

  19:00 散步

  22:00 睡覺

  除此隻外,John還訂立了4個目標(Goals):

  1.冥想 Meditate(已完成)

  2.9個小時的睡眠(晚上10:00睡覺)

  3.讀50頁書

  4.錄製本影片

  目標感明確,也是藤校學生們的特質。從每日的任務清單到長遠的人生規劃,他們不但做到心裡有數,還寫在紙上,落實到行動。看著目標,動力十足的他們,會渾渾噩噩過一天?一輩子?絕對不存在!

  而對於我國大學生常做的翹課,對他們,那幾乎不可能!

  在藤校翹課,不但要扣分,還意味著要被淘汰,畢不了業。好不容易進來的,誰想面臨被淘汰的境地?

  除了自己超級自律,上課還得全神貫注。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心態:“聽不懂也沒關係,反正課後還能再學。”

  中午12:00,上完數學課,吃完午飯的John,到下午的講座開始前,還有1個小時。

  在眾多的待辦事項中,他最終選擇編輯一段影片,打發了這個稍微整塊的時間。

  而對比國內部分大一新生,中午吃完飯,老三樣活動:看手機、打遊戲、刷劇。終於從天天父母管、老師管的高中,逃出生天的他們,對於全靠自己管自己的大學生活,基本處於一臉懵逼和窮快活狀態。他們對自己身份的設定,以及環境的暗示,還有對大學裡部分不稱職老師的失望,讓他們在一個個低標準下,開心愉悅地荒廢每一天。

  而哈佛新生John,從下午1:00到晚上7:00。聽CS講座、盡情地運動、晚飯。

  總之,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勞逸結合。

  晚上7:20,散步消食後的John,決定寫一篇《Flow》的評論文章。

  John非常推崇這本書:它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怎麽尋求幸福”,而書中的答案就是“有意義的生活”。你要為整個人生設立一個目標,然後圍繞整個目標把人生分為幾個結構,如此一來,你的人生就有了目標、子目標。進而你的人生就會有一個連貫流暢的過程,然後你的人生就是一個享受其中的過程,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而作為哈佛學子,John的文章寫的是如何把書中的理論,應用到“現在一團糟的教育系統中”。

  John認為很多學生其實很悲催,根本沒有享受過學習的快樂。“學校應該是一個快樂地享受學習經歷的地方。”他覺得自己可以通過Flow的方法,使學校變得有趣。

  晚上8:20,John用了1個小時搞定了寫作,覺得有點累了,決定做一做線性代數題,休息一會兒~

  這時重點來了!放鬆完,John還給大家解答了一個困惑:明明是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為什麽一天中,做的大部分事情都與編程無關?

  因為哈佛是一個人文院校呀,專業課得學,但是其他的通識課更重要!要命的是,John還非常喜歡。

  “沒錯,編程很有意思。但最終,學校的意義就在於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努力讓學生變成社會中更好的一份子。而僅僅成為一個好的程式員,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生活比這個要複雜得多。”

  John完全秉承了哈佛校長德魯·福斯特的那句名言: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

  早點睡覺!第二天能否按時起床,精神抖擻地開始新的一天,都得仰仗它!

  顯然,哈佛小哥從晚上9:00,錄完上面這段影片,到10:00上床睡覺,他今天的4個目標就已全部實現。

  怎麽樣?看完以後,大家是不是和小編想的一樣:一天利用得如此有效率,還用得著每天苦哈哈地學習到凌晨4點半嗎?

  同樣是24小時,為什麽總有人比自己優秀?有目標、會規劃,超自律,早睡早起!就“休息是做線性代數”這一點,網友直呼:我、做、不、到、呀!

  而很多大學生能做到且擅長的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周而複始地翹課、打遊戲、看手機、刷劇、熬夜······哈佛學子John的一天,對他們而言,簡直是自虐!

  名校和非名校的差別是老師、學科水準、環境差距嗎?其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做事的標準不同。正是這個不同,讓名校和非名校悄悄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優秀是一種習慣,平庸也是一種習慣,可我每次總是選擇那條最好走的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