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茶文化,茶的學問,您知道嗎?

中國人好以茶會客,看似簡單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許多學問,除了泡茶講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講究。

品茶人都知道: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因此把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剛沏泡的頭道茶水的渾濁來形容,應該屏棄泡沫,沖洗茶具,才能讓後敘的茶湯清澈見底,韻味有神!把人生青壯年時期比作二道茶,是因為二道茶才開始飲用,而二道茶水含茶鹼和茶多酚最多,同時還並夾有或多或少的其它雜味,所以喝起來有帶有較濃的青澀苦味,所以用這種二道茶水的青澀苦味,來形容人生青壯時的打拚艱辛期。品茶時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葉好壞的韻味體現,這道茶湯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韻味的,所以用這道茶來形容人生中年後的成果收穫期是最恰當不過的。茶葉沖泡到第四道茶湯時,茶水清淡韻暇,會讓人回味留戀前一道的神韻清爽。因此,用第四道的茶水來形容人生步入老年時期的生活清淡,泛味,也正因為這樣,所以老年人常會跟人分享青壯年時期的拚打經歷,和收穫成果的喜悅!這就是人們常用「人生如茶」這個詞來形容人生的由來。

人生如茶,茶只有兩種姿態,沉,浮。飲茶人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沉時坦然,浮時淡然。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 ,爭個什麼! 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人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人生如茶,頭苦,二甜,三回味,人生發展也不過如此。

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二、先尊後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三、先客後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五、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 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後倒掉不可喝。因為早時做茶用腳踩,怕茶葉有臟不宜喝飲,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九、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沖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很多地方尤其是是南方人習慣於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於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