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醫講堂|簡單五步,國醫大師教您預防中風!


大量臨床統計資料表明,70%以上的中風病例發生在秋末和冬季。為什麼在秋冬季易發中風呢?專家認為,秋末,特別是在霜降之後,氣象由涼轉寒,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引起血壓升高。此時,血小板也易於凝集而形成血栓。為了更好地在秋冬季節預防中風,小編特意採訪了國醫大師石學敏,給大家介紹中風的高危人群和 預防方法!



中風的高危人群


中醫認為中風是風邪中人。如果身體濕氣比較重,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就會形成內風。還有一種就是腎虛,肝火旺盛,也會容易被中風找上門。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還有平時過度勞累、熬夜、吸煙、飲酒的人都屬於中風的高危人群,以上人群,平時更要多注意。





如何預防中風?


因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還有平時過度勞累、熬夜、吸煙、飲酒都是讓中風高發的危險因素。所以為了預防中風,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避免過度勞累,改掉熬夜等不良嗜好。尤其在飲食上要多注意,避免血脂、體重和血壓的升高。



這其中,控制好血壓尤為關鍵,因為高血壓主要是破壞靶器官,就是心腦腎。所以臨床上治療中風病的上遊,就是控制高血壓病。



控制血壓,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降壓藥以外,中醫也有簡單的綠色療法——針灸。針刺降壓,只要取一個穴位——人迎穴,就可以起到降血壓的效果。而且通過針刺降下來的血壓,還可以避免高血壓對心腦血管的破壞作用。所以建議已經有高血壓的朋友,可是嘗試一下針刺降壓法。





指針五步法預防中風


除了在正規醫院做相應的針灸治療外,在家還可以通過用手指代替針灸,來按摩穴位的指針五步法,來達到預防中風的效果。

第一步,指針首先選擇的穴位是翳風穴,它位於頸部耳垂後方凹陷處,按壓此穴為三分鐘,直到微微發熱,能夠起到預防中風,高血壓等癥狀。




第二步,要選擇的穴位是風池穴,它位於頭部枕骨下方與頸部上方的連接處,風指的是外來的風邪。而池,古代專指護城河,此穴,意為防禦外來風險的作用。按壓此穴三分鐘直到微微發熱,能夠預防中風引發的口眼歪斜。




第三步,要選擇的穴位是天柱穴,它位於後頭骨正下方的凹陷處,按壓此穴三分鐘,直到微微發熱,能夠預防和治療神經類疾病。



第四步,依次循環按壓翳風穴,風池穴,天柱穴一分鐘來鞏固之前的療效。


第五步要選擇的穴位是足三裡,它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四橫指的位置,因此穴位對於治療脾胃腎有效,故名三裡。用大拇指按壓幾分鐘,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通過這樣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在家自我預防中風的發生了。





微信公眾號關注「悅來閱健康」,我們將為您提供有效的、專業的、權威的健康養生及腫瘤預防、治療等知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中風 的健康資訊:

TAG:中風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