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著名川劇作曲家王文訓自學二胡、板胡 享有“王板胡”美譽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報導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便有“蜀戲冠天下”的美譽。作為融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等藝術為一身的戲曲藝術,川劇音樂的五種聲腔: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可謂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一個縮影,甚至一些文化學、戲曲學專家們將其視為“國寶”,認為川劇是中國戲曲聲腔藝術的“活化石”。音樂在川劇中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的條件下,能決定一個劇目的成功與失敗。

王文訓

在四川,王文訓是赫赫有名的川劇作曲家,蜚聲海內外。劉芸、陳巧茹、孫勇波、李沙、孫普協、王超、王玉梅等不少梅花獎演員的衝梅劇目,音樂作曲都出自王文訓之手。剛剛過去的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青年演員虞佳摘得“梅花獎”的表演劇目《目連之母》,作曲也是王文訓。

王文訓是如何結緣川劇音樂的?他與川劇作曲有怎樣的不解之緣?4月初,封面新聞《口述歷史》欄目走進王文訓的家,聽他娓娓道來。

王文訓

王文訓是四川崇慶縣(崇州)人,許是母親曾是鋼琴手的原因,王文訓自小對音樂天然敏感。有一天,他看到街上賣醬油的小夥子拉奏二胡,“看他手指這樣往下一按,音樂就變高了。”王文訓恍然大悟:原來二胡的音階是這樣來的。回到家王文訓找到了姐姐給自己的零花錢,“花了三塊錢就買了一把二胡。”

有了“兵器”,王文訓開始摸索、練功。“聽著琴弦鐺鐺鐺鐺,它的定弦是五度的,再聽空弦,知道了。”為了更好的練習,王文訓又買了一本關於二胡的書,“那本書就是我的老師了。”

雖然當時只有15歲,但王文訓的自學能力很強,而且非常勤奮,練習起來簡直就是拚命三郎。學了二胡再練板胡,王文訓很快成為縣宣傳隊的文藝佼佼者。“我們到處演出,經常獨奏二胡、板胡。”漸漸的,憑著高超的板胡造詣,王文訓在溫江一帶走紅,並有了“王板胡”的美譽。

川劇《薛寶釵》排練

1973年,王文訓被縣裡保送到四川音樂學院在雙流舉辦的“音訓班”,在民樂系譚民才教授門下學習板胡專業。雖然只有45天學習,但有了名師指點,一直自學的王文訓萬分珍惜,“自學那麽多年,突然有老師了,如饑似渴。”對於他來說,一天24小時實在太短太短。於是,當其他人晚上休息時,他就把鉛筆夾在琴弦上練,整個屋子都是嗡嗡聲。從此,每周一次、風雨無阻、由崇慶縣騎自行車到四川音樂學院上課,直到1977年高考。

今天,王文訓早已蜚聲海內外,隨時可就川劇音樂侃侃而談,但這成功的背後,他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勤汗水,可想而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