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觀眾為中心——阿爾金山體驗展研討會

在第十二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期間,由《中國攝影》雜誌社主辦的“阿爾金山——中國新疆無人區映像”體驗展(以下簡稱“阿爾金山體驗展”),以富有特色的場景布置及豐富的互動體驗環節,吸引大量觀眾踴躍觀展,使之成為藝術節上的一大亮點,也成為三門峽市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雖然藝術節已結束,但阿爾金山體驗展在策展理念、布展構思、互動體驗等方面的突破創新,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相關話題,依舊值得業內總結和探討。12月11日下午,中國攝影界部分專家、學者相聚在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研討阿爾金山體驗展的成功與得失,並對將來攝影展的呈現方式建言獻策。

研討會由中國攝協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鄭更生主持。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中國攝協主席李舸,中國攝協副主席陳小波、柳軍,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中國攝協策展委員會委員張國田,理論委員會委員藏策,攝影家於雲天、梁達明,中央電視台編導裴斐,今日頭條圖片總監嚴志剛,中國攝協理論研究室主任陳瑾,《中國攝影》雜誌社主編徐豔娟,《中國攝影報》社副總編柴選、總編助理車萬坤,特想光影(北京)總經理何志高郎,中國攝協各部室及媒體界代表等40餘人出席了研討會。

研討會旨在以阿爾金山體驗展為案例,圍繞風光攝影、自然生態攝影的社會價值、展覽的視覺化呈現和互動化傳播等話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從而為中國攝影界積累一些學術研究成果,也為今後的攝影創作、攝影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李前光作了主旨發言,他充分肯定了阿爾金山體驗展團隊的積極探索和嘗試,認為這次展覽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專業的學術性和探索的創新性,是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具體實踐,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的有益嘗試,同時展覽在專業學術上積極探索觀看的科學方式並設定了最佳觀看距離,是對風光攝影的一次再認識,也是對攝影傳播形式和方式的探索。他也非常中肯地指出了展覽的不足,並結合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年展覽這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剖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運用個性化製作,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的方式開展宣傳”這一要求,認真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將來舉辦攝影展覽等活動時,要真正地把自己放在觀眾的角度和位置來籌劃,用更加靈活的方式,開辟更多的管道,讓更多的觀眾參與進來,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點擊影片,全方位了解阿爾金山體驗展

與會者一致認為,阿爾金山體驗展給人以驚喜,以此為起點,對今後的攝影創作、展覽呈現以及影像傳播都很有啟發。這次展覽在場景布置上別出心裁,加入了豐富的互動體驗環節,如將巨幅照片與真實的沙子和石頭、水面融為一體,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設有“推薦觀賞距離”標識,讓觀眾從中學習到欣賞照片的專業知識;根據相機和手機的不同特點,分別設定了最佳拍攝機位,並配以樣張,方便觀眾拍攝出滿意的留影;設定了數位列印體驗區,讓觀眾即刻就能將在“阿爾金山”的留影現場列印出來,從而體驗到數位列印的快樂與便捷。

作為一名從西北走出來的攝影家,柳軍曾有過前往無人區拍攝的經歷,他認為這次展覽很重要的一點是跨界性,從美學和觀賞的角度,從策展、布展、觀看的距離設定等,以及聲光電和實景相結合等跨界元素的綜合運用,拉近了展覽與觀眾的距離。於雲天表示展覽中攝影家的艱辛付出,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的創作經歷令他感同身受:“回顧40年的攝影征程,我有過三次翻車的經歷,但自然的偉力和性靈是如此震攝人心,為探尋自然深境中的那種“真善美”甚至讓人將生死度之身外。”梁達明認為通過阿爾金山的作品,使觀眾看到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氣魄和無人區的震撼景象,這體現了攝影人的責任和義務。

與會者從策展的角度對阿爾金山體驗展進行了解讀。陳小波認為這次展覽再次證實了好的策展人是藝術家,是文化的研究者和學者,他要對當下文化和藝術有全面的判斷,要了解攝影領域的生存狀況,具備空間把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把一個展覽帶向一個高度。張國田為阿爾金山體驗展的創意點讚,他所理解的“體驗”就是要在實踐中認識,親身經歷,以人為本去創新:展覽中的那片水、那堆沙子,還有天上的雲,讓觀眾能夠自然流暢地融入到整個展覽去,得到享受。

與會者就展覽的進一步傳播提出了看法和建議。阿爾金山體驗展因其互動性、創新性成為了此次央視新媒體直播的亮點,在新媒體傳播成為宣傳攝影展覽重要途徑之一的背景下,裴斐建議在傳播過程中要注意提煉焦點影像和採訪話題,設身處地地為目標觀眾提供他們想要看到的現場。嚴志剛認為只有把傳播推動起來,才能最終完成一個展覽所能起到的公共教育的作用。他希望中國攝協可以培養一批自帶流量的“網紅攝影家”,通過他們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帶動攝影展等活動取得更熱烈的社會反響。

由阿爾金山體驗展也引發了對風光攝影重新認識的討論。通過這一展覽,改變了不少人對風光攝影的認識誤區:風光攝影作為攝影的重要題材,絕非僅是風花雪月的柔情,它是對生命謳歌的一種方式,也是對自然與人類關係的深沉思考和表達。藏策認為展覽對今後探索中國風光攝影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展覽強調了科學的觀看,某種程度上也從學術角度提出影像的觀看與影像的解讀等話題。李舸為研討會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展覽在個性化製作、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同時提出應該從大的文化視角去看待風光攝影,他認為優秀的風光攝影既需要攝影人內心的無聲力量,也離不開學養支撐,中國風光攝影或當代語境下的風景攝影值得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梳理。

三個小時的研討時間,大家談興甚濃。理論、策展、創作、傳播等各方面精彩觀點相互激發,相應相和,讓與會人員都感到此次研討活動視野廣闊,準備充分,收獲頗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