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詩畫山水看浙江

我國有9500多處森林旅遊地,森林美景遍布每一個角落。面對數量龐大的森林旅遊地,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為了尋找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地,充分挖掘森林旅遊資源內涵,推動森林旅遊產業發展,中國綠色時報社推出大型全媒體宣傳推廣行動——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

11月12日-15日,“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首站走進浙江,主題為“詩畫山水看浙江”。由人民網、新浪網、《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綠色時報》《錢江晚報》等媒體的10餘位記者及旅遊專家組成的全媒體採訪團,深入寧波、新昌等地採訪,宣傳浙江森林旅遊發展經驗,推廣浙江美麗的自然山水。

森林旅 遊浙江

推廣活動成社會關注熱點

日出而行,日暮而歸。在為期近一周的時間裡,採訪團通過實地走訪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霞客古道、前吳鄉森林人家、馬嶺古道和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收獲了一個個關於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森林旅遊的美麗故事。

這些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以消息、通訊、體驗式報導、遊記等多種宣傳形式,在人民網、新浪網、中國林業新聞網、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浙江林業》以及《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平台實時發布後,進入更多公眾視野,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截至發稿前,在百度上搜索“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浙江”能得到相關資訊95.4萬條。

通過實地採訪,《錢江晚報》記者施雯連續推出3篇報導:《浙江最大候鳥棲息地,杭州灣濕地即將進入冬季保育期》《浙江這片李白、徐霞客、謝靈運愛死的山頭,到了最美時節》《從婺州到杭州,古人走的這條千年古道今安在》。這些報導在“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移動新聞客戶端推出後,反饋良好,每篇閱讀量均破萬次。其中,關於霞客古道的報導,融入“惆悵溪”“司馬悔橋”“謝公開山”“李白夢遊天姥”等典故,深入展示了霞客古道的歷史、文化與發展成就,受到廣泛關注,報導推出第二日,閱讀量已達5.8萬人次。

“舊時的驛道,穿過竹林,穿過茶園,連接著千年時光。”這是資深旅遊專家覺非體驗完浦江馬嶺古道後的感歎。

覺非是採訪團中唯一一位旅遊專家,她說自己走過很多地方,去過海島,去過沙漠,去過草原,也到過許多森林,卻是頭一回參加以“森林旅遊”為主題的活動。“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森林古道、森林人家……活動帶來的豐富體驗,刷新了我對旅遊的理解,讓我認識到有一種美景叫‘森林大美’。”

森林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生態扶貧是採訪團關注的重點話題,也是浙江森林旅遊的亮點。

採訪團了解到,2014年之前,前吳村環境差,水質差,並無特色產業,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近年來,前吳通過實施“五水共治”“美麗庭院”等生態工程,使得全村面貌煥然一新。白牆黛瓦馬頭牆的江南民居風格,門前詩情畫意的山水,吸引著一波波慕名而來的遊客。因優美的自然環境,前吳還成了“愛情的見證地”,平均每天有15對情侶在此拍攝婚紗照。看到家鄉的發展潛力,不少村民重回故裡,開民宿、興旅遊,也為家鄉帶來更好發展。

在馬嶺古道,浦江縣林業局局長方向陽向記者講述了馬嶺古道的興衰故事。2015年之前,馬嶺古道還是斷斷續續的,荒蕪得毫無生氣。近年來,當地實行古道修複,修舊如舊,古道得以重新串聯,成為溝通聯繫自然、歷史、人文的載體,也成了森林旅遊的重要推動力。當地以馬嶺古道為異塵餘生中心,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特”以及“村村有項目、村村有景觀”的綜合生態旅遊圈。以民宿為例,當地成功打造了以“不捨·野馬嶺中國村”為代表的日漸成熟的民宿產業集群。今年“十一”長假期間,浦江虞宅全域旅遊非常火爆,7天共接待遊客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46.01萬元。

森林旅遊反哺生態建設

生態保護和旅遊發展如何共榮共生?浙江利用森林旅遊反哺生態建設的經驗,或許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方案。

寧波杭州灣濕地是世界瀕危物種黑嘴鷗和黑臉琵鷺的重要越冬地與遷徙停歇地,也是我國東部大陸海岸冬季水鳥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在保護濕地鳥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因時製宜地開辟水上特色觀鳥線路,通過觀鳥活動喚起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為減少對生態區冬候鳥的干擾,在冬季候鳥保育期,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70%左右的區域將會封閉,待來年4月重新開放。

杭州灣濕地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咪咪告訴記者,杭州灣濕地公園於2010年6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第一年開園,遊客數量僅3萬餘人次,到2017年,全年遊客量已經超過40萬人次。目前,濕地吸引了220余種鳥類在此棲息、停留,較2011年試點前169種增加了51種。杭州灣濕地公園走出了一條集濕地恢復與保護、濕地研究、環境教育、公眾體驗於一體的濕地保護和發展之路。

森林康養、森林民宿、森林文化、森林美食……浙江森林旅遊的美麗故事仍在繼續,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也將從浙江站開始,繼續走進森林、濕地、草原等自然美景,發現更多美好,挖掘更多精彩(圖片來源於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覺非)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