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於血小板破壞過多伴有巨核細胞成熟障礙引起的,以血小板減少,皮膚黏膜、腎臟出血為主要表現引起的獲得性出血疾病,即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發病率為1/20000,臨床主要分為急性或慢性,兒童和青壯年多發,死亡率較小,多死於內臟或者顱內出血。

中醫認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因是感受風熱暑濕或溫毒,邪熱入裡;或者飲食偏嗜,過食辛辣燥熱醇酒等品,或者食葯食物,濕毒內生;或七情過極,五志化火,都可導致邪熱內灼傷血絡,迫血妄行;或濕熱交蒸,氣血沸騰,脈絡受傷,血溢脈外而成本病。

或感受燥暑風熱之邪;或熱病傷陰,或過食辛辣煎炸之食,耗傷陰液;或勞欲傷腎,陰精虧耗;或稟賦不足,素體陰虛,復因煩勞而陽氣鴟張,均可致虛火內盛,灼傷血絡,血溢脈外而為本病。

本病發病機理主要有五點:熱入營血,血熱妄行;陰虛火旺,絡傷血溢;氣虛不攝,血溢脈外;瘀血阻絡,血不歸經;濕熱交蒸,脈絡受損。

中醫治療

1、血熱妄行

本證多因外感邪熱引動實火,臨床以火盛動血,灼傷脈絡,導致各種出血為辨證要點,故選方側重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2、陰虛火旺

皮膚散在性瘀斑瘀點,色鮮紅,或青紫,時輕時重,夜間出血更多,或伴鼻衄、齒衄,或月經過多,崩漏,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午後及夜間尤甚,或腰膝酸軟,口乾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3、氣虛不攝

癥狀常見於慢性患者,治療所需周期長,起效較緩,也可兼見他證,臨床應注意辨證施治。

4、瘀血阻絡

皮下紫斑,色暗青紫,或皮下或肌層下血腫,或脅下症塊,大便色黑,或面色黎黑,眼眶暗黑,唇甲色暗,月經瘀黑成塊或棕黑如咖啡,舌質紫暗或瘀斑瘀點,或舌下脈絡粗張瘀黑,脈弦澀或細澀。

5、肝膽火旺

皮膚紫癜,伴寒熱往來,口苦,咽乾,尿黃。急躁易怒,齒鼻衄血。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中醫辯證施治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對人體還是有很不錯的效果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用合適的療法,患者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留言進行顧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