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育”教育不應隻停留在課堂,學校該從這件事入手

近兩年中國校服設計趨勢中,呈現出的鮮明特徵就是過於西化,盲目模仿日韓、英美校服,反觀亞洲其他國家的校服則體現出了本國文化特色。作為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中國孩子更應該穿著體現出傳統服飾美學元素的校服。

來自哈芙琳的校服設計師對美育課程設計和美育形式創新進行了積極探索,他們充分考慮校服穿著群體的特殊年齡階段和產品特徵,以及需要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從3個維度來體現校服的美育功能。

文 | 哈芙琳

編 | 田菁

德國著名作家席勒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他強調,教育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孩子認識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中國式審美是教育的缺失嗎?

從目前中國的大環境來看,很多學校往往會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內在修養,會容易忽視孩子的外表及審美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關鍵是在童年。央視新聞中心評論員白岩松曾在2018年GES未來教育大會上做了題為《教育與更全面的人》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白岩松談到了他所理解的現代社會的“德智體美勞情”,他認為每一個字在現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發生著新變化。

談到“美”時,白岩松提到中國校服的例子,他調侃稱,“校服好不好看可真透露了一個民族的內心。我們校服的特點就是:想找比它難看的太不容易了。而且我們的家長給孩子定的校服都要大一號,學校也要大一號,所以我們從小到大就沒穿過合身的衣服。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審美,恰恰發生在校園之內。”

平和校長萬瑋先生曾說過:“如果把學生比喻成魚,學校就是水,養魚先養水。”

學生是浸潤在校園中的,校園中的一切,包括校園環境、校園文化、校園穿著、規章制度等,無一不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影響。要想培養出美的學生,先要問一問,校園美嗎?文化美嗎?校服美嗎?如果都不,美育終究還是一場空談。

美育教育之於校服的重要性

頂思調研了眾多國際學校,發現國際學校的校服款式整體統一,既美觀得體,又有學校特色。它們大多以英倫風格為主,經典的製式西服,彰顯精英氣質的領帶,一改往日我們對中國校服的傳統印象。

01

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倫敦德威學校由愛德華·艾倫(Edward Allen)於1619年創立,以其學術卓越、體育超群以及音樂、藝術表演和辯論方面的活躍表現而聞名。

在德威,校服是學校的一種符號,也是德威學生的身份象徵。當學生穿著這樣一身校服走進校園時,會對校園產生一種強烈的心理認同,自豪感油然而生。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校服是成長教育的重要元素,漂亮且有學校特色的校服可以帶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02

惠靈頓國際學校

英國惠靈頓公學(Wellington College)於1859年宣告成立,是維多利亞女王為紀念大不列顛軍事家並曾兩度任英國首相的惠靈頓公爵而命名。惠靈頓的校服極具國際化特色,兼具設計感和品質感。學生在不同的穿著場景下,有著相適應的校服搭配,除製式裝、運動裝外,還有泳裝以及豐富的配飾配件,例如:發圈、書包、帽子等,校服品類非常多樣化。

由於惠靈頓是全日製寄宿學校,機洗烘乾是校服日常清洗保養的主要方式。像我們日常穿的很多線衣,都建議手洗的護理方式,為了能讓學生更加專注於學業和課程,惠靈頓的線衣選用精紡美利奴羊毛,具有穩定的抗起球、防靜電性能,高溫烘乾不變形,打理起來也省事。

在注重校服美感的同時,對內在品質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校服的面料不僅要具備免燙易打理的性能,細節工藝上也蘊含著人文關懷,例如一件普通的襯衫,還採用適合系領帶的立體領型,學校對校服的細節性注重可見一斑。

很多國際學校認為,對細節的忽視最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品質,因此,他們盡可能讓孩子穿得精致,穿得有品質。精致、高品質的生活習慣也早已成為國際化學生的一項基本素質。

03

南外國王國際學校

美,不僅是外在的形象與裝飾,更是內在的生命氣質。美國教育學家Lilian Katz教授認為,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在三個層面進行:知識、能力與氣質,而氣質,是最重要的目標,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中國與西方基礎教育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對學生的氣質培養,同樣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和西方孩子站在一起,氣質差得太遠。當然要是論解題能力,我們的孩子可能高不止一個層次。

南外國王國際學校秉承南外“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汲取英國國王學院學校“全人教育”的精粹,從南外國王學校走出去的學生,氣質上就區別於其他學校的學生。

美育是一種綜合素養的提升,是全人教育。氣質不是一種確定的技能,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需要堅實的人文底蘊。事實上,學校之間的不同,更體現在氣質的不同。學校不能改變孩子的基因,但可以改變孩子的氣質。

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個氣質出眾的人,必然具備很高的審美素養。而一個懂得審美的人,更可能過幸福的一生。幸福不是物質層面的享受,而是精神層面的追求,能感受到美,懂得欣賞美,精神才不會空虛,才能有更多的心靈愉悅。

校服如何體現美育功能?

據頂思數據調查顯示,惠靈頓、德威、南外國王國際學校是由哈芙琳為其提供校園服飾系統化解決方案。哈芙琳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用心服務了海亮教育、中銳教育、青鳥同文、上海世外、平和雙語等國際化名校,已成為數百所知名學府的信賴首選。

哈芙琳是源自上海的高端校服定製品牌,專注校服18年,為中國學校提供校服產品的專屬設計及服務解決方案,多次被頂思列入“國際學校優質服務商”名錄。

那麽,哈芙琳是如何通過校服的專屬設計來體現其美育功能的呢?校服設計師對美育課程設計和美育形式創新進行了積極探索,他們充分考慮校服穿著群體的特殊年齡階段和產品特徵,以及需要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從以下幾個維度來體現校服的美育功能:

01

示範正確的審美標準

美育的重要途徑包涵了各種直觀、具象的欣賞和感受,對於美的感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對生活中的點滴進行觀察和吸收,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在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用校服給學生帶來美觀得體的穿著效果和視覺體驗,對學生進行鮮明具體的美學熏陶,是校服與生俱來的美育功能。

02

既尊重天性又正向塑造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的天性中也包含了對美的追尋和探索,教育是要順應天性。我們既不能忽視這種天性的存在,也要看到當前社會流行文化中的負面因素對校園的侵襲,設計者需要在校服設計中尊重學生愛美的天性,同時用正向、陽光的美學文化內容對學生進行吸引、影響和規範。這既是校服中美育功能的體現,亦承載著設計者對青少年成長的呵護。

03

提煉傳統服飾元素,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近兩年中國校服設計趨勢中,呈現出的鮮明特徵就是過於西化,盲目模仿日韓、英美校服,反觀亞洲其他國家的校服則體現出了本國文化特色。

文化自信和中華複興是國家近兩年在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德育、美育工作中強調的方向。作為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中國孩子更應該穿著體現出傳統服飾美學元素的校服。哈芙琳認為,傳統文化的魅力需要提煉和展示在學生面前,才能對青少年產生吸引力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哈芙琳堅信,校園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美在校服由內而外的品質,美在學生由表及裡的氣質,也美在文而化之的氛圍。哈芙琳將攜手中國更多學校,打造具有美育教育承載意義的高品質校服。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