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推薦意見

1 定義與術語

推薦意見1(A-Ⅰ):HBV-ACLF,指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礎上,各種誘因引起以急性黃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綜合征,可出現肝性腦病、腹水、電解質紊亂、感染、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等併發症,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黃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10×ULN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有出血表現,PTA≤40%(或INR≥1.5)。

2 原發病與急性誘因

2.1 原發基礎病

推薦意見2(A-Ⅰ):HBV-ACLF的原發基礎病包括代償性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失代償性肝硬化。按基礎肝病不同,世界胃腸病組織將ACLF為A、B、C三種類型,A型以慢性肝炎為基礎;B型以代償期肝硬化為基礎;C型以失代償期肝硬化為基礎。

2.2 急性誘因

推薦意見3(A-Ⅰ):HBV-ACLF的急性誘因包括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類。弄清急性誘因,對本病診斷和治療有重要價值。

3 發病機制與病機演變

4 分期與分級

4.1 分期

推薦意見4(A-Ⅲ):根據臨床表現,HBV-ACLF可分為壞死期、平台期、終末期或恢復期四個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學特點。通過分期,可以明確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有利於採取針對性乾預策略。

4.2 分級

推薦意見5(A-Ⅱ):根據病情輕重,HBV-ACLF可分Ⅰ級、Ⅱ級和Ⅲ級。Ⅰ級為單純肝衰竭(總膽紅素≥12 mg/dl)合併INR≥1.5;Ⅱ級為肝衰竭基礎上合併1~2個臟器衰竭;Ⅲ級為多臟器功能衰竭。

5 診斷與鑒別診斷

推薦意見6(A-Ⅲ):HBV-ACLF診斷標準為:(1)黃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2)出血傾向,PTA≤40%(或INR≥1.5),並排除其他原因者;(3)失代償性腹水;(4)伴或不伴有肝性腦病;(5)極度乏力,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

為了獲得統一的CLIF診斷標準,可以考慮與APASL標準、EASL-CLIF聯盟標準、世界胃腸病組織標準進行對照研究,最近國內提出了COSSH-ACLF診斷標準:(1)肝功能衰竭合併INR≥1.5或單腎衰竭或其他單個非腎臟臟器衰竭合併腎功能不全或Ⅰ~Ⅱ度肝性腦病。(2)六大臟器中出現兩個或以上臟器衰竭。該標準基於多中心大樣本數據,彌補了EASL-CLIF標準不適用於乙型肝炎人群的不足。

推薦意見7(A-Ⅲ):本病應與A-ACLF、CLIF、急性肝衰竭相鑒別。

6 西醫治療

6.1 一般處理

推薦意見8(A-Ⅲ):病情監護與營養療法是提高HBV-ACLF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減少感染,在診療過程中至關重要。

6.2 病因學治療

推薦意見9(A-Ⅰ):導致HBV-ACLF發生的急性誘因是病因學治療的關鍵環節。對於HBV複製活躍者,控制病毒為首選;對於合併細菌感染者,控制感染和消除內毒素非常重要;對於藥物或化學毒物導致者,以人工肝等支持治療為主,有待肝細胞再生。

6.3 免疫調節治療

推薦意見10(B-Ⅱ):針對過激免疫反應,在壞死期早期(Pre-ACLF)推薦免疫抑製療法;針對免疫低下狀態,平台期和恢復期HBV-ACLF患者應該考慮免疫增強療法。

6.4 人工肝支持治療

推薦意見11(B-Ⅱ):各種人工肝支持療法可能對清除肝衰竭時產生的毒素,降低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0和IL-6的水準,減輕進一步肝損傷和全身炎症反應,改善肝性腦病有一定作用。應根據HBV-ACLF患者不同時期、不同病情恰當地選擇相應的人工肝支持療法。

6.5 肝移植治療

推薦意見12(B-Ⅱ):肝移植是目前公認治療ACLF的最有效方法,可參照《中國肝移植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6版)》、《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年)》和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識》,根據適應證、禁忌證等恰當地選擇肝移植治療。

6.6 其他療法

推薦意見13(C-Ⅲ):根據HBV-ACLF患者不同時期、不同病情恰當地選擇相應的改善凝血功能、抗炎保肝、微生態調節等相關療法。

6.7 併發症治療

推薦意見14(B-Ⅲ):根據平台期、終末期HBV-ACLF患者的不同併發症,如腦水腫、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出血等,參考《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年)》和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識》採用相應治療。

7 中醫藥治療

7.1 辨證治療思路

採取分期辨證

推薦意見15(A-Ⅲ):鑒於分型辨證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邏輯學缺陷,本推薦意見推出分期辨證診療方案。其治療學價值體現在:壞死期以過度炎症反應(或稱細胞因子風暴)為特徵,採取免疫抑製的中西藥物相互配合,如壞死前期使用短程激素,配合涼血解毒化瘀中藥,可減少HBV-ACLF的發生率和降低炎症反應的程度。平台期以免疫低下、器官功能紊亂為特徵,通過益氣溫陽中藥振奮正氣,配合免疫增強劑可減少感染或提高其炎症乾預效應,減少患者進展到終末期的比例。

推薦意見16(A-Ⅲ):根據臨床表現和疾病演變過程,將患者病情區分為壞死期、平台期、終末期、恢復期4個不同的疾病階段,採取證候學調查手段,統計本病各期的癥狀、特徵出現的頻率,確定主症、次症、兼夾症;根據「證素」理論確定本病各期的主要病機、次要病機、兼夾病機(與主症、次症、兼夾症對應);根據主要病機(主症)遣葯組方(基本方),根據次要病機(次症)、兼夾病機(兼夾症)辨證加減[33-34,77]。在此基礎上,構建中醫藥特色的分期辨證臨床模式。

▲ 早期截斷病勢

推薦意見17(A-Ⅲ):本病的治療關鍵在壞死期,截斷「過度炎症反應」為重中之重,也是本病療效突破的著眼點。薑春華教授「早用清熱解毒、早用涼血活血、早用通腑攻下」,汪承柏教授重用赤芍,錢英、諶寧生教授的「截斷逆挽法」,是早期截斷病勢的經驗總結。因此,早期重用清熱利濕、涼血化瘀解毒方葯,對減少HBV-ACLF發生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也是近年來多家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和 「十一五」、「十二五」 國家重大專項的經驗總結[78-86]。

▲ 中西取長補短

推薦意見18(A-Ⅲ):對於疾病早期的細胞因子風暴、凝血功能衰竭,以及平台期、終末期的耐葯菌感染、內毒素血症、中毒性鼓腸等方面,西醫尚無特效療法。臨床上,積極按中醫理法方葯角度遣葯組方,並借鑒西醫病理生理學指標,探討涼血、解毒、通腑、扶正、溫陽、通竅等中醫藥療法的乾預效應。

7.2 辨證論治

壞死期

(1)臨床表現:身目俱黃,迅速加深,極度乏力,脘腹脹滿,納呆嘔惡,小便短赤,大便溏稀或秘結,或鼻齒衄血、皮膚瘀斑、狂譫、脅下痞塊,舌質絳紅,瘀斑瘀點,脈弦數。

(2)基本病機:正邪交爭,氣血兩燔(過度免疫反應、肝細胞壞死、凝血功能障礙)。

(3)基本治法:涼血解毒,蕩滌濕熱。

(4)基本方葯:赤芍30~90 g,茵陳30~45 g,大黃10~15 g,土茯苓30 g,生地15 g,鬱金10 g,梔子10 g,厚樸15 g。

(5)加減:如已用西醫激素治療,加石斛、砂仁、川芎、酸棗仁等以預防其消化道、血液、精神系統副作用;如大便秘結,加枳實、芒硝增添通腑之力;如納差、腹脹,加神曲、佛手,以消食行氣;如有精神亢奮、昏狂譫妄之態,加大黃、蒲公英、烏梅等煎液保留灌腸,或結腸透析,以增加排毒之功。

推薦意見19(B-Ⅲ):對HBV-ACLF壞死期採取大劑涼血、解毒、通腑中藥抑製過度肝細胞炎症反應,並根據患者個體體質、病情、急性誘因差異遣方用藥,嚴格觀察各種炎症因子變化情況。

平台期

(1)臨床表現:身目黃染,色澤晦暗,腰膝酸軟,神疲形衰,脅肋隱痛,失眠多夢,尿色深黃,或形寒肢冷,腹脹納呆,但欲寐。舌質暗紅,苔少,或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脈細澀,或沉遲。

(2)基本病機:正虧邪盛、毒瘀互結。

(3)基本治法:益氣溫陽,利濕退黃。

(4)基本方葯:製附子20~60 g,西洋參15~45 g,茵陳30~60 g,黃芪30 g,白朮20 g,桂枝15 g,赤芍30 g,茯苓15 g。

(5)加減:合併感染的患者,在抗生素等應用之時,如陰虛明顯,根據「肝腎同源」、「肝體陰用陽」理論,加熟地黃、桑寄生、五味子等滋養肝腎藥物調動機體生機和潛能;如脾腎陽虛明顯,加菟絲子、淫羊霍等,以促進機體應激反應能力、改善細胞再生環境、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預防由免疫抑製或低下而導致的感染。對感染患者,配合中藥大黃、大青葉、土茯苓高位保留灌腸,以排除內毒素,減少其二次打擊的可能性。

推薦意見20(B-Ⅲ):在HBV-ACLF平台期,根據患者體質及免疫低下狀況,以益氣健脾、溫陽扶元、養血柔肝、調達氣機中藥恢復機體正氣和臟腑功能,預防院內感染,並密切觀察臨床癥狀體征及各種免疫學指標變化情況。

終末期

本病終末期,以毒瘀交阻,陰竭陽亡為主要病機,中西醫乾預療效有限,主要是針對多臟器功能衰竭,各種併發症的處理。

(1)肝性腦病:①大黃煎劑(醋製大黃、烏梅)保留灌腸;②清開顆粒(製大黃、敗醬草、石菖蒲)口服;③安宮牛黃丸鼻飼,痰濕蒙塞清竅者可灌服蘇合香丸。

(2)腹水:參考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肝硬化腹水中醫診療規範專家共識意見》辨證論治。

(3)中毒性臌脹:①小承氣東加減(大黃、厚樸、枳實、萊菔子)灌腸;②溫陽解毒化瘀方(茵陳、薏苡仁、白朮、丹參、製附片、赤芍)口服;③清毒湯(黃連、大黃、厚樸、枳實、生地、玄參、烏梅、小薊、茜草、血餘炭)1劑/d,早晚分服,有助於協助清理腸源性內毒素。

(4)上消化道出血:①三七粉:6 g/次,胃腸道給葯;②龍膽瀉肝東加減:龍膽草、黃芩、柴胡、當歸、五倍子、白及、紫珠草、田三七、法半夏、烏賊骨、製大黃,每日1劑。

推薦意見21(B-Ⅲ):根據標本主次、先後,按中醫理法方葯以及民間療法應對各種急症,減少患者痛苦。

恢復期

(1)臨床表現:黃疸下降,尿色漸淡,食慾好轉,氣力漸增,有時寐差,有時口苦,有時肝區不適,舌質紅,苔白或薄膩,脈和緩。

(2)基本病機:氣陰兩虛、余邪殘留。

(3)基本治法:益氣養陰,兼清余邪。

(4)基本方葯:黃芪20 g,白朮15 g,茵陳15 g,太子參15 g,澤瀉15 g,茯神15 g。

(5)加減:如睡眠欠佳,加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如口苦、心煩,加梔子、豆清心除煩。

推薦意見22(B-Ⅲ):以益氣健脾、溫陽扶元、養血柔肝、調達氣機中藥恢復機體正氣和臟腑功能,預防病情反覆。

引證本文Infectious Disease Committee, China Socie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iver Disease Committee, China Socie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ranch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s,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J]. J Clin Hepatol, 2019, 35(6): 1215-1221. (in Chinese)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 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推薦意見[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9, 35(6): 1215-122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