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航天領域將成為下一個投資風口?

當地時間4月29日,CNN報導稱,一些業內人士和華爾街專業人士認為,接下來新的投資增長點將出現在航天領域,並且他們認為新的航天技術可以重塑全球經濟,是時候開始投資了。

根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的統計數據,目前航天領域的投資格局已經出現了轉變,政府與市場的投資比例已經由此前的1:3轉變為了1:4,整個太空經濟的規模也由2857億元增長到了3831億元。這也就意味著,航天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投資者開始湧入。

CNN表示,當下的航天產業已經在遵循互聯網革命的路線。瑞銀(UBS)長期分析師Laura Kane認為,當下航天產業的技術正在進步,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這意味著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的回報。

1

衛星應用產業才是實質增長點

你以為,航天產業、太空產業就是靠發射火箭和衛星來賺錢嗎?錯!其真正的增長點在陸地上。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空間工程部部長張兆勇在2019年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中表示,太空經濟及產業發展氛圍良好。美國統計數據顯示,80多家依靠天使投資的新型航天企業成立,大量資本正在湧向太空領域。太空產業近期的盈利點主要源自太空運輸與衛星應用。

但據CNN的消息,這些新的航天公司發射的火箭和衛星僅僅隻佔公司收入的一小部分。其地面設備聯合衛星所帶來的服務卻是多樣化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據澎湃新聞消息,在整個太空產業中,增長貢獻最大的是衛星應用產業。2007年至2017年,衛星應用產業的增長超過2倍,全球衛星產業收入達2690億美元,佔太空經濟規模的70%以上。衛星產業包括天基電視、網絡服務以及地球觀測等服務,這些在地上的服務才是能為企業創造收益的真正增長點。

不少商業巨頭早就已經瞄準了太空領域這塊肥肉,比如埃隆?馬斯克的SpaceX。SpaceX最初的計劃是發射4425顆衛星組成一個低地球軌道網絡。去年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準了在SpaceX再增加7518顆衛星,其衛星總數將達到11943顆。這也就意味著SpaceX在太空領域佔有著絕大多數的份額,將為SpaceX帶去無法預估的利潤。

今年4月初,亞馬遜也加入了太空爭奪賽,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宣布了一項名為“柯伊伯”(Kuiper)衛星項目。這一次,亞馬遜將向太空發射3236顆衛星。事實上,亞馬遜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建設地面基建服務站ASW的計劃。據CNBC預計,亞馬遜的衛星加上地面服務將使得亞馬遜的收益翻倍。

不光如此,普通投資者現在也可以加入太空領域的投資中。一隻交易代碼為UFO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4月開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高增長板市場(NYSE Arca)交易。這隻ETF倉位中共有30隻成份股,在全球範圍內跟蹤與太空密切相關的公司,它們的主營業務包括衛星相關的消費品和服務、火箭和衛星製造、空間技術相關硬體研發以及衛星圖像和情報服務等。這些公司有80%的收入都來源於太空。開發該指數的Micah Walter Range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他希望知道“普通人是如何投資太空的”。

2

超越互聯網為時尚早?

在不少華爾街分析人士的眼中,航天產業將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產業”,並將重塑全球經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航天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相提並論還為時尚早,並且這個行業還沒有達到徹底改變世界經濟或產業結構的能力。

美國券商北國資本市場(Northland Capital Markets)高級研究分析師保羅·彭尼(Paul Penney)認為,航天產業會超過互聯網產業的這一想法還“有點誇張”。但他也在採訪中透露,現在不少資金充足的公司都在尋求新方式將太空領域貨幣化,並且航天領域的爭奪將觸發一場大規模的商戰。

種子投資者、衛星技術創業公司約克(York)董事長查克?比姆斯(Chuck Beames)最近在富比士(Forbes)專欄中寫到:世界正在發生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正“走上了一條類似於台式計算機早期的軌道”,預示著不僅將改變當今經濟的命運,還將最終改變人類的進程。

見習記者 張者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