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縱鄰人之妻美而賢,亦不可貪戀

《愛與恨的邊緣

[英]哈尼夫·庫雷西 著 沈河西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8-6

上個世紀40年代,哈尼夫·庫雷西的父輩以巴基斯坦移民身份進入英國,在他年少時,英國國會議員的伊諾克·鮑威爾要求英國停止有色移民湧入、遣返並鼓勵有色移民向外移出、認為不同族裔之間不可能融合,這促使庫雷西對種種社會問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思考。因此,他的早期作品時常以移民作為主角,展現文化衝突,其間往往蘊含著濃重的幽默反諷氣息。而在後期作品中,庫雷西不再局限於展現文化衝突,轉而開始探索人際關係的複雜與混亂,對情欲與兩性衝突進行了探討。如今,庫雷西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亞裔作家之一,以幽默、脫俗、前衛的風格獲得了世界文壇的認可。

《愛與恨的邊緣》並非庫雷西的代表作,卻是他唯一一本小說與隨筆集,其中有三篇關於移民問題、種族問題的文章,更有不少內容處理的是愛與恨的複雜關係。《這扇門關上了》講的是一個巴基斯坦女人在巴黎開始新生活的故事,《周末與永遠》《賽跑的人》則涉及老年人的婚姻問題。在《他父親的排泄物:弗朗茲·卡夫卡和螻蟻的權力》一文中,作者又以相反的方式閱讀了卡夫卡的名篇《變形記》,探討了卡夫卡與他父親的關係。而最後一篇《與賊共舞》則是一篇介乎虛構與非虛構之間的長文,講的是庫雷西被一個騙子騙光存款的真實經歷,他對這個騙子的情感十分複雜——既欽慕又反感,既迷戀又厭惡。讀者不僅可以從這本短篇小說與散文集中感受到庫雷西對現實政治的關注、對愛與恨的感受,更能夠看到作家本人有趣的自呈,仿佛一次泄密、一次便裝出行。

《一葉秋》

張大春 著

九州出版社·華文天下 2018-7

在市井豪俠快意恩仇的《春燈公子》、古代官場科場怪狀醜態的《戰夏陽》之後,張大春的中國傳奇筆記材料小說“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三本《一葉秋》在大陸出版了。“一葉秋”意為憑一葉而知秋。這是因為,張大春通過閱讀古詩詞發現,在諸如“一川煙草”、“滿城風絮”這樣的輕描淡寫當中,卻暗含著現代小說結束時慣用的“發現”和頓悟。他進而指出,小說的趣味並不完全包裹在長著小說外殼的文類之中,在推敲詩詞的時候,讀者也許也能夠體會到小說的種種發現、巧合、伏筆、呼應、結構——其實,它們的諸多本質,是可以融通如一的。

《一葉秋》是張大春祖居山東濟南懋德堂老張家一部家傳“書鈔”故事。說書人一張嘴,道盡了市井民間的傳奇故事,妖魔鬼怪、神仙凡人無所不包。本書包含了十二個彼此無關的短篇故事,而穿插於這十二篇故事之間的“榫頭”其實是一篇首尾俱全(而只是切分成十一段)的小說。他嘗試這種做法,但心中還存有疑惑:十一段“榫頭”是否會打斷十二篇“正文”的閱讀趣味?“內文互相干擾”會不會廣泛地浮現在《一葉秋》這本書的閱讀經驗之中?人們會不會像讀一首古老生僻的詩歌那樣,時時回味字裡行間穿插藏閃的種種意象?張大春認為,無論最後讀者感受如何,於他本人而言,這交織,就是詩。

《掃地出門:

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美]馬修·德斯蒙德 著 胡?諄 鄭煥升 譯

理想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7

從前,即使是在美國城市裡最荒涼的區域,驅逐房客也非常罕見,這種行為往往會引起眾怒,法警也不認為身上的警章和槍該用來對付老百姓。但是,到了今天,一個個治安官小組的全職工作就是執行驅逐和發布止贖令,有的搬家公司專接驅逐案子,還有上百個公司製作房客篩選報告,將資料出售給房東。本書記錄了八個家庭的身影與足跡——有黑人家庭,有白人家庭,有人攜家帶口,有人獨自居住——所有人都被卷入驅逐的風暴當中。本書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馬修·德斯蒙德出身貧寒,父母曾經有被驅逐的經歷,作為社會學學者的他臥底貧困社區,認識了不少被驅逐以及不得不自己動手蓋房子的遊民。他發現,被驅逐之後,人們會越來越窮,許多家庭只能走進收容所、廢棄的空屋,甚至流落街頭,抑鬱和疾病隨之而來,年幼的孩子成為了無辜的受害者。

《掃地出門》描寫了美國被驅逐者的生存狀態,也對驅逐現象進行了反思。作者認為,強行驅逐是將一些人的貧困轉化成另一些人的超額利潤的關鍵環節,房東指著房租獲得收益,為保證不再被驅逐,窮人們需要節衣縮食,生活在極大的壓力之下。“住房是家庭和社區的穩定的根本。驅逐可以被看做貧困的原因,而不是結果。驅逐的惡果無所不包,從健康問題到學校或工作上的大問題。”

或許,有的中國讀者會從這本書中看到買房的必要性:買了房才不會被驅逐,房產證意味著安全、尊嚴和意義。但是,為本書作序的人類學家項飆看到,家居(home)並不應當成為生活意義的載體。“家天堂”意識比較盛行的時代,也正是無家可歸者數量激增的時代。在“家天堂”的意識之下,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和享受的、生命基本活動所需的起居太空成為了需要拚搏佔有的財產,本來自然的人際關係和不成問題的人的存在價值也成為了問題,成為了要通過奮鬥去證明和追求的對象。和馬修一樣,項飆也認為,人人都有居住權,就是人人要有個地方住、有碗飯吃,可是,如果把家上升為人性的依托、終極價值的載體,把家絕對化為私人的祭壇,那麽人的基本需求(住所)就會成為全力拚搏的目標,實現人之為人的基本手段(工作、學習、在街上與人交流)就成為了負擔,佔有者也會成為被驅逐者,從安詳、得體、自洽的生存狀態中被驅逐。

《偉大的海:地中海人類史》

[英]大衛?阿布拉菲亞 著 徐家玲 譯

甲骨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7-1

在大衛·阿布拉菲亞之前,年鑒學派代表人物、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創作的《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曾被視為地中海史最負盛名之作。布羅代爾認為,地理環境因素在地中海海域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人類活動並不具有決定性影響。大衛·卻以我們眼前這部地中海人類史,對布羅代爾的說法提出了挑戰。他將地中海歷史分為五個階段,時間跨度從公元前3500年前後馬耳他神殿的建立開始,一直講述到當今旅遊業的發展。他並不否定風與洋流的重要性,但更希望讓讀者關注到人類穿越地中海的歷程,或者以海為生的各港口城鎮與島嶼生活的經歷。

地中海是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海域;這裡有城邦類型的共和國,也有領土型的帝國;這裡有航海經商的商人、以打劫維生的海盜、有虔誠的朝聖者與騎士團、冒險深入異域的旅行家……如作者所說,《偉大的海》是一部“穿行於大海之上、居住在沿海港口和海上諸島之民族的歷史”,這本書探索了地中海在不同程度上被整合為單一的商貿、文化以及(在羅馬人統治時期)政治區域的過程,以及各個整合時期是如何因戰爭或瘟疫等劇烈動蕩而瓦解和結束的。作者用一千頁的篇幅試圖向讀者說明:是人的力量在推動著歷史車輪向前滾動。

《劫掠歐羅巴:

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

[美] 林恩·H·尼古拉斯 著 劉子信 譯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8-8

納粹上台之後,判斷希特勒的偏好成為了文化界人士的重要工作,關於“日耳曼藝術的典型”的討論讓很多博物館長栽了跟頭。納粹對希特勒反感的“墮落藝術品”進行清洗,梵高、蒙克、畢加索、馬蒂斯等大量現代藝術家的作品被移出了德國的博物館,接著,納粹又開始在其佔領國銷毀現代藝術作品,或者用現代藝術品去交換古典藝術作品,試圖在本國設定單一的美學秩序。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少博物館和個人都幫助進行了藝術品的隱藏和撤離工作。除了這段敲詐和掠奪、藏匿和保護的故事,本書還專門講述了盟軍為救護珍寶而作出的努力,這一過程在羅伯特·M·埃德塞所著的《盟軍奪寶隊》一書當中也多有涉及。這些旨在在戰爭期間盡可能拯救歐洲文化的盟國救護官們,對意、法、德以及北歐的古跡進行了保護,並苦苦追尋那些被劫掠的藝術品的下落。

在戰爭和法西斯運動當中,大量的藝術品遭到了永久的銷毀,至今還有眾多藝術品被藏在某個我們不知道的角落。作者討論了戰後美國對德國藝術品處理當中產生的爭議,還講述了二戰以後對劫掠藝術品的追討工作。《劫掠歐羅巴》是藝術品返還審判和美國國會專家證人林恩·H·尼古拉斯(Lynn H. Nicholas)的處女作,它是一部學術作品,使用了豐富的檔案資料和大量的採訪內容,涉及數量眾多的藝術品和經手人物,更充滿了陰謀、背叛、逃亡與犧牲的故事,展現了藝術愛好者們在邪惡納粹面前的勇氣與品格,為作者贏得了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不過,因為這本書最初出版於上世紀90年代而直到今年才譯介至國內,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其缺憾或許在於對近年來的藝術品追討進展欠缺記錄。

《超自然變形動物圖鑒》

[法]讓-巴普蒂斯特·德·帕納菲厄 文

[法]卡米耶·讓維薩德 圖 樊豔梅 譯

未讀·探索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7-1

一天早晨,格裡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在文學愛好者的眼中,人變成甲蟲意味著人類精神世界遭致扭曲、異化。而在《超自然動物變形圖鑒》的作者看來,這意味著:一夜之間,格裡高爾全身的骨骼在皮膚硬化過程中逐漸分解;消化系統、血管、呼吸系統與神經系統也發生了徹底變化;臉部長出顎與節狀的觸須,替代了之前的嘴唇與牙齒。從奧維德《變形記》中諸神各種或短暫或持續的神奇變形,到童話中的青蛙王子、卡夫卡小說主角變成的大甲蟲,再到《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和狼人……《超自然動物變形圖鑒》從奇幻動物插畫集當中得到靈感,構建出了符合生物解剖的怪誕動物百科全書,從而揭示了39種神奇物種在“變形”過程中身體蛻變的各個階段——正如卡夫卡所說,“越是虛構的故事,細節處越要真實。”

有關動物變形學最早的藝術表現之一,是來自法國肖維岩洞壁畫中的女人-野牛像,描繪了被追捕的野牛將神力轉移給人類的故事。可以說,神話和變形故事早在3萬多年前就出現在人類歷史中了。雖然沒有人真的會變成另一種生物,可是,今天的我們依然像古希臘、古羅馬人一樣,對文學與電影中各種各樣不同的變形故事癡迷不已。在本書中,我們不但可以深入探究“變形”這一在全時空通行的夢想,也可以通過它來理解我們的祖先對於人體、動物的好奇與恐懼,並展望未來人類的發展變化。

《害怕陌生人》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法]帕特裡克·萊熱隆 著

聶雲梅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7

每一次社交都如同作戰,每一次對視都讓人焦灼不安,害怕表現、害怕失敗、害怕被人觀察、害怕被人揭穿……膽怯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障礙。膽怯的人在社交、職場生活中常常錯失良機,他們的工作起步較晚,似乎結婚也較晚,生孩子也很晚。他們培養出在社交場合以壓抑為特點的生存方式,並盡可能地逃避這些場合。雖然他們非常害怕“第一次”,可是焦慮感會慢慢減緩。社交焦慮症患者卻與之相反,由於在這些場合自己會置身於他人偶然的專注目光下,他們的焦慮感會漸漸上升,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做出讓人不齒或尷尬的行為來。這種逃避的傾向既影響了工作又干擾了熟悉的人際關係,雖然他們也承認,這樣的懼怕實在是不合情理。

你為什麽會害怕他人?你對他人的懼怕到達了什麽樣的程度?必須要治愈社交恐懼症嗎?我們該如何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恐懼症?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及暢銷書作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與巴黎聖安娜精神院醫生帕特裡克·萊熱隆合著的《害怕陌生人》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害怕陌生人》是三聯生活書店推出的心理自助圖書“知心書”系列中的最新一本,幫助天生敏感的讀者提供心理撫慰與解決之道。作者看到,社交焦慮症行為的發生常常伴隨著別人對自身的評價:當個人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卻又難以企及時,這種症狀便悄然來臨。而要應對這一症狀,需要人們在社交關係中變得更誠實、更坦率,更充分地表達自己。而且,在使用行為認知療法以外,藥物治療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幫助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幫助人們在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更好地表達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