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對韓出口管制,誰勸都不好使?

“史無前例的危機。”

7月10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總統府與韓國30家大企業集團總裁和經濟團體相關人士會面時,描述了日韓兩國當前緊張的貿易局勢。

7月4日,日本政府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正式開始生效,同時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名單外。

這是日韓兩國自1965年恢復邦交以來,日本政府首次對韓國施加“經濟製裁”。

隨後,日韓雙方多次隔空對話,韓國在世貿組織(WTO)等多個場合要求日本撤回出口管制措施,但日本態度堅決、強硬。

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7月12日下午2點左右,日韓兩國政府在東京就日本對韓國強化出口管制舉行工作磋商。應韓國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將對實施出口管制的目的和過程進行說明。韓方強烈要求日方撤回強化管制的措施,但日本政府無意應答。

有分析指出,這次會談只是停留在確認事實的層面,雙方難以彌合分歧,對立將陷入長期化。這是7月4日,日本強化對韓國出口管制以來,雙方首次舉行的工作磋商。

1

緣起勞工賠償糾紛

二戰期間,韓國曾是日本殖民地,而“慰安婦”、強征勞工、獨島(日稱“竹島”)之爭等歷史遺留問題,也成為日韓關係一直以來嫌隙不斷的重要歷史原因。

本次日韓危機的導火索是關於強征勞工案和《日韓請求權協定》的爭論。2018年10月,韓國最高法院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強征勞工案作出終審判決,裁定新日本製鐵公司向4名原告每人支付賠償金1億韓元(大約人民幣61萬元)。

而日本方面堅持認為,按照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兩國及國民之間的賠償請求權已徹底解決,拒絕支付賠償金。

在民族主義壓力下,日韓兩國政府都難以妥協,使得歷史問題的解決與兩國關係陷入尷尬境地。2018年年末以來,雖然日韓兩國通過政府高層互訪,進行了多次會談,但很快又再次回到相互指責的“老路”上。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限制對韓國出口用於製造電視機和智能手機的三種半導體材料,其中包括氟聚酰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

根據公告,目前,日本政府已經修改了對韓國的出口管理條例,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名單之外。

此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出用於出口高科技產品及武器的安全保障貿易友好對象國清單,亦稱“白名單”,日本可以通過相對簡化的手續向“白名單”中的對象國出口產品。

路透社稱,日本停止對韓國這三種材料的優惠待遇將意味著,日本出口商每次將產品運往韓國都需要申請“出口許可”,這需要大約90天的時間。

2

對韓實施“精準打擊”

此次日方限制向韓國出口的半導體材料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中重要的原材料。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產能在全球氟聚酰亞胺總產量的佔比為90%,高純度氟化氫佔比為70%,目前,韓國超過90%的氟聚酰亞胺和抗蝕劑以及40%以上的高純度氟化氫均從日本進口。

半導體產業是韓國出口支柱產業。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半導體出口額為231.99億美元,即使同比減少了21.3%,但仍佔總出口額的17.5%,排名第一,是出口額排名第二的機械(9.7%)的近兩倍。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日本此次舉措可謂精準打擊韓國產業的生命線。

業內人士預計,若日本政府正常進行審批許可,韓國所持有的庫存數量可充分應對;但若日本政府在審批上進行拖延,韓國的半導體和面板業界生產將受到打擊,出貨減產。

民間研究機構“韓國經濟研究院”7月10日發布的估算數據顯示,由於日本加強出口管制,半導體材料將出現30%的缺口,若對生產造成影響,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2.2%。

據韓聯社報導,7月9日,韓國中小企業中央會針對日本管制措施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的269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59%的半導體相關中小企業表示,如果日本政府持續出口管制,企業將難以撐過6個月。至於如何應對,近一半(46.8%)中小企業的答案是沒有應對策略。

韓國專家表示,韓國企業不僅是日本半導體材料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全球存儲芯片和顯示器面板的核心提供者,如果因為材料進口受限導致生產受阻,將對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

日本《東京新聞》報導稱,此次日本政府限制對韓出口的決定可能將再次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

《日本經濟新聞》發表評論稱,近年來,全球通商方面的製裁與反製裁措施不斷增多,嚴重威脅世界經濟前景。在這種“打擊與還擊”的連鎖反應中,沒有真正的勝者。

3

美國出面調停

7月9日,韓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WTO商品貿易理事會上,向各成員強調了日本的出口限制規定違背了自由貿易原則。

當天,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表示,即便把韓國移出白名單,也不違反WTO原則。他認為,日方行為符合GATT(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21條“安全保障例外措施”中的內容,即日方的行為是因為國家安全受影響才作出的。

7月10日,文在寅在總統府與韓國30家大企業集團總裁和經濟團體相關人士等就應對措施舉行了磋商。財團高層對韓國政府加強零組件產業競爭力及推進國產化的方針表示讚同,同時要求政府提供長期支援等。

陳子雷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日方稱此次實施出口管制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但為什麽這三個品類會影響到國家安全,日本政府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不過,對出口進行管制並不代表不出口,只是在審查流程上設障,所以這並不違反WTO的相關規則。從目前來看,若訴諸WTO,申訴如果得到受理,流程較長,韓國並沒有勝訴的把握。

“日本在歷史上用這種手段的次數並不多。事實上,日本在國際社會,特別在WTO中是比較優秀的‘三好學生’,主張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而這次對韓出口限制顯示出日本的兩面性,背後有它的戰略考量。除了解決雙方的歷史遺留問題,日本國內正進行參議院選舉,日韓關係與日本國內政治掛鉤,由於日本經濟難有起色,安倍目前支持率有所下降,所以希望通過對韓強硬的態度渲染國內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的情緒,有利於鞏固政權。”陳子雷說。

此外,陳子雷認為,文在寅在歷史問題上打日本牌也是為了支持率,目前來看要取得政策層面的突破較難。而日韓貿易摩擦將不利於中日韓三方合作,將對亞太自貿圈和東亞經濟一體化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不過,事態或迎來改觀。7月11日,青瓦台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金鉉宗在訪美期間稱,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大衛·史迪威於11至14日訪問日本,想借此機會舉行韓美日三國高級別會談,韓國和美國態度積極,但日本至今尚未回應。

金鉉宗稱,美國已提議與韓國和日本舉行三方高層會談,以解決這兩個亞洲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貿易爭端,但東京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記者 李曦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