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 納斯達克上市當天漲163%

記者 | 婁曉晶

編輯 |

1

人造肉第一股、來自美國加州、製造100%全植物成分的肉類替代品的製造商 Beyond Meat 在5月2日登陸納斯達克,大受歡迎,其股價在當天暴漲了163%,創下了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2億美元及以上最佳 IPO 首日表現。

截止發稿時,Beyond Meat 繼續上漲,股價已從發行價25美元上漲至80美元又回落至66美元左右,總市值達38億美元。

Beyond Meat 創立於2009年,是一家有10年歷史的初創公司,主要生產植物人造肉,產品包括素香腸、素肉末、素漢堡肉餅等。他們的代表性產品“Beyond Burgers”漢堡肉餅已經售出了 2500 萬份。

你可以在 Kroger、Target 和 Whole Foods 買到一盒和真牛肉放在一起的「人造牛肉」,也可以在漢堡店 TGI Friday 買到一個 Beyond Burger 漢堡。

一隻暴漲的「妖股」、一種聽起來非常特別的概念,帶來了好多疑問:到底什麽是人造肉?為什麽要吃人造肉?它好吃嗎?以及,人造肉真的是一種未來趨勢,還是另一個以科技之名撈錢的概念?

我們這次準備用一些問題來和你分享,Beyond Meat 上市的背後都在發生什麽。

人造肉是什麽?

簡單地說,人造肉有兩個流派,一個是利用植物蛋白來製作出模擬肉的外觀和口味的「植物肉」,另一種是提取真正的「動物幹細胞」然後培養出一塊「試管肉」的實驗室流派。

而本次上市的 Beyond Meat,屬於前一個流派:讓你以為自己吃的是真肉,然而其實是用豌豆蛋白模擬出來的「植物肉」。

Beyond Meat 的代表性產品是「 Beyond Burgers 肉餅」 ,其中的「牛肉餅」與普通的漢堡牛肉餅看起來外觀已經很類似,而它是用水、豌豆蛋白分離物和可以模擬牛肉纖維感的竹纖維製成的全素牛肉替代品,再加上紅色的甜菜上色,讓「假肉」看起來和吃起來都盡量和真肉一樣。

Beyond Meat 由一位來自密蘇裡的「牛仔」伊森·布朗(Ethan Brown )創辦,來自密蘇裡大農場的他,因為從小和農場裡的雞、鴨、牛一起長大,不忍再吃肉類,從而成為了一個素食主義者,後來因為一篇論文受到了啟發,創辦了 Beyond Meat。一開始從事冷凍雞肉替代品的研發,2016年開始研發「植物牛肉餅」。

除了 Beyond Meat 這家搶先上市的吃素螃蟹者,其實還有若乾家從事「植物肉」業務的公司,其中一個更大的玩家、也是 Beyond Meat 主要的競爭者 Impossible Foods。

和 Beyond Meat 採用豌豆蛋白不同的是,Impossible Foods 的牛肉餅是用大豆蛋白製作的,造肉過程中的關鍵元素是「血紅素」,它含有鐵元素,給大豆蛋白肉增添真肉的顏色和味道,在你切開肉餅的時候,它甚至真的會「流血」。

而相比「植物肉」,另一種製造人造肉的方法更加硬核一些。

這種「試管肉」,是通過提取真正的「動物幹細胞」然後培養出一塊「真肉」的實驗室流派,其中的代表性公司是 Memphis Meats。

Memphis Meats 類的「試管肉」流派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把細胞變成漢堡總共分三步:

提取一些動物幹細胞

培養細胞 ,此處省略10篇論文

Boom!細胞長成了一塊肉,好的,把它放到漢堡裡

這一類的“硬核人造肉”,實際上是一場從2005年開始,已經在實驗室裡進行了十數年的持久研究。而就在2018年,一磅「試管肉」的價格才從 1.8 萬美元降到 2400 美元,但這個價格對比普通肉類依然非常昂貴。

總的來說,選擇了硬核造肉的這類公司的商業化突破還要很久時間,不過在資本和技術的加持下,他們可能是接下來5年乃至10年人造肉戰役的後起之秀。

Memphis Meats 計劃在2021年在超市上架他們研發的「試管雞肉和鴨肉」,不知道到那時,我們吃著「幾顆細胞培育的肉」,會不會感覺去火星生活也近在眼前了。

人造肉好吃嗎?

雖然同時投資了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 和Memphis Meats(是的同時,三家都投了)的比爾蓋茨曾經表示壓根吃不出人造雞肉和真雞肉的區別。而漢堡王的首席行銷官 Fernando Machado 也曾表示,在公司前期的測試中,客戶甚至員工都無法區分出他們和 impossible Meat 合作的傳統的漢堡肉和人造漢堡肉。

但是出過一本《美國漢堡指南》、在過去的20年吃了14000個漢堡的「漢堡專家 」George Motz 曾經試吃過 impossible food 的牛肉漢堡,他的反應是:“這看著很像樣,但是吃起來真的不是動物的肉的感覺。”在吃完人造肉漢堡之後,他又出門去買了一個真的牛肉漢堡。

我也有個朋友在美國試吃了 impossible food的一款人造雞肉漢堡,他的形容是“有一種放過期的紅燒豆腐的韌勁和口感”。反正在一個有2000多年食用豆腐的歷史、能把素齋做出花來的國家,人造肉征服我們的味蕾可能目前還不能實現。

B站上也有一位叫“郭傑瑞”的美國小哥,攜貓試吃了 Beyond Meat 的漢堡肉餅,他的貓毅然決然地在試吃中把真肉都吃光了,剩下了幾塊孤零零的人造肉……

怎麽說呢,吃的是一種信仰。

另外, 在美國,人造肉餅的售價將近6美元,幾乎是普通碎牛肉肉餅售價的兩倍。Beyond Meat 的伊森·布朗表示,他希望最終降低該公司產品的價格,在未來五年內以低於動物蛋白的價格銷售其產品。

總而言之,更便宜、更好吃的人造肉,目前看還在路上。

「人造肉」為什麽這麽受歡迎

作為一家食品公司,Beyond Meat 在去年獲得了傳統食品公司難以想象的高速增長:2018 年,Beyond Meat 營收為 8790 萬美元,營收同比增長 170%,毛利率為 20%。

而放眼未來,人造肉公司能夠佔領的領地更為龐大,根據尼爾森此前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超市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達到了8.78億美元,增長了19.2%。有分析師甚至預測稱,未來5年“人造肉”行業的規模將增長至100億美元。

作為行業內的二號玩家,Beyond Meat 上市所受到的追捧證明了「人造肉」概念在資本市場上的暢銷,這對於在融資金額、銷售渠道等都更佔優勢的行業大哥 Impossible Food 來說,應該是值得下場肉搏的利好消息。

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Impossible Food 也會申請上市。

畢竟,在對手公司上市當日,Impossible Foods 的CFO David Lee 便發了一則推特,恭喜對手上市,並暗示「市場已經為我們兩個做好了準備」。

素食風潮是未來所向,還是矽谷的圈錢新概念?

在矽谷,一類健康飲食的公司在2015年之後相繼收到熱捧,這其中有人造雞蛋、植物蛋白飲料、人造乳製品、人造蛋清……

這些「健康飲食」公司無不宣稱自己的黑科技食品能緩解環境負擔、提高產能、造福動物……

比如,Beyond Burger 公司宣稱,與普通的牛肉漢堡相比,其製作的人造肉漢堡能在生產過程中節約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排放以及46%的能量。

這一素食風潮,看來不僅可以減少人的心理負擔,似乎還都是非常好的生意。

說起來,素食主義者的市場有這麽大嗎?

Beyond Meat 對此看得倒是很清楚 ,伊森·布朗此前曾說,公司的目標客戶並非隻佔人群5%的素食主義者,而是更廣泛的肉類食用人群。它的上市招股書也用數據再次重申了這個觀點:93% 的 Beyond 漢堡顧客會同時購買動物蛋白產品,也就是說,Beyond Meat 的主要客戶並不是素食者們,而是「時不時也會買一塊人造肉」的肉食顧客們。

不過,想要徹底捕獲「時不時地購買一塊人造肉」的大眾人群,人造肉在外觀、口味和目前比普通肉貴上一倍的價格上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不然,消費者為什麽要用更多的錢,吃一塊更不好吃的肉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