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邊塞詩,那些生死離別的肝腸寸斷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唐代漢族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像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

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作。參與人數之多,詩作數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其創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的格調,藝術性最強。內容不僅涵蓋了盛唐邊塞詩的大多領域,而且格調高亢。

此後其他著名詩人如:楊炯、陳子昂、杜審言、陸遊等人也創作邊塞詩。邊塞詩創作一時蔚為風氣。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幾首邊塞詩。

《出塞》

王昌齡·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涼州詞》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給人的是一種激動和嚮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千百年來,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從軍行》

王昌齡·唐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是一首抒發邊關將士豪情壯志的邊塞詩。前兩句抒寫駐守邊關的將士們思念家鄉的愁苦,後兩句是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概括了邊疆戰事的頻繁艱苦、敵軍的強悍和戎邊時間的漫長。「不破樓蘭終不還」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們的豪言壯語,表現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豪邁氣概。全詩意境開闊,風格壯美。

《漁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范仲淹的《漁家傲》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 ,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可謂大手筆。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首詩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的是在長安自己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回頭一望,隻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

這首詩的好處就在於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於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裡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清人劉熙載曾說:「詩能於易處見工,便覺親切味。」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盧綸·唐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型機車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這六首詩通過寫將軍發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懾敵、慶功宴舞、狩獵等場面,表現了邊塞真實生動的軍旅生活與將士們英勇無畏的性格,將邊關將士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磅礴氣勢描繪得生靈活現,躍然紙上。這組詩每一首都能獨立成章,內容豐滿,寓意雋永,氣勢雄闊。

《涼州詞·二首》

王之渙·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於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第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第二首詩反映的是唐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詩歌以漢代唐,寫一位邊地首領到唐朝來求和親而未能如願,通過描寫其行動與心理,從側面烘托唐朝國勢的強盛。

《雁門太守行》

李賀·唐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後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不宜使用表現穠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穠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

《塞下曲四首》

李益·唐

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秦築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於台。

古來征戰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黃河東流流九折,沙場埋恨何時絕。

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

為報如今都護雄,匈奴且莫下雲中。

請書塞北陰山石,願比燕然車騎功。

唐代邊塞詩不乏雄渾之作,然而畢竟以表現征戍生活的艱險和將士思鄉的哀怨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夾雜危苦之詞或悲涼的情緒。當讀者翻到李益這篇塞上之作,感覺便很不同,一下子就會被那天地空闊、人歡馬叫的壯麗圖景吸引住。它在表現將士生活的滿懷豪情和反映西北風光的壯麗動人方面,是比較突出的。

《從軍行》

李白·唐

百戰沙場碎鐵衣,

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

獨領殘兵千騎歸。

詩所要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

《塞下曲四首》

常建·唐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龍鬥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

黃河直北千餘裡,冤氣蒼茫成黑雲。

因嫁單於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

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塚常無草木煙。

《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詩人常建的組詩作品。這組詩獨闢蹊徑,立足於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乾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唐玄宗晚年實施黷武政策,這組詩裡卻稱頌和親政策與弭兵理想,著力對團結友好的關係加以熱情的讚頌,讓明媚的春風驅散瀰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燕歌行》

高適·唐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高適的《燕歌行》是寫

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其實,這是不符史實的。此詩所刺對象應是受張守珪派遣、前往征討奚、契丹的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