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磅!養生科研組創編了一套養生操法引全國關注

作者:百草益壽堂

周文王姬昌曾在《周易》中記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人體也應像天體運行那樣氣血晝夜流行不息,則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因而固本扶元成為人生存的根本。

《易經》、《黃帝內經》等古代經典醫學典籍中也多次提及溫陽、固陽的作用及效果。「扶陽五式」就是由北京岐黃醫易養生學院及三陽開泰養生法科研組根據古法共同創編而成,與少林真傳金剛樁內功有異曲同工之妙,形似而神不同,其神意在強身健體、扶陽固本,有益精、補氣、提神之效。共含有五個動作:站樁、抱球、和合、歸真、打圈。

第一式:站樁

適合人群:腿腳無力、骨關節、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

具體作用:解決現代人普遍陽虛的現象。(下蹲片刻後感覺身體虛弱,出汗明顯,雙腿不自覺發顫,說明陽氣虛弱,尤其下焦陽氣虧虛)

動作解析:身體直立,兩手自然扶住腰部的腎腧穴。沉肩挺胸,閉目自然呼吸。舌頂上鄂口微閉,下頜微收。左腳緩慢抬起,向左側邁一步,與肩同寬,兩腳間自然呈內八字,兩膝微屈,同時彙集意念至頭頂百會穴。靜站10分鐘。

第二式:抱球

適合人群:心陽和脾陽不足的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具體作用:全身的力量和氣流彙集在兩掌之間的「勞宮穴」,氣血集中到手掌,等於是對心臟的按摩,所以氣虛,心臟不好的朋友,可勤聯繫。

動作解析:承接上式,兩手緩緩上提抱於胸前,兩手距離胸30厘米,手指似彎非彎、似夾非夾,勞宮穴相對呈抱球狀,兩手相距5厘米為宜。身軀正直,做到松而不軟、緊而不僵。靜站5分鐘。

第三式:和合

適合人群:脾陽不足、肺陽不足之人

具體作用:多做這個動作就能促進氣血循環,實現陰陽交濟。

動作解析:承接上式,兩手慢慢同時外拉,拉至10厘米左右再緩緩內合,合到3厘米左右時,再同時向外拉,開時吸氣合時呼氣。如此反覆練習,但動作一定要放慢,不可用僵力開合,要體會兩手之間有一種無形的牽引力,令雙掌合不攏拉不。修鍊5分鐘。

第四式:歸真

適合人群:脾胃不好、腎虛的人群

具體作用:通過日積月累的不懈練功,當下丹田的能量充盛至極時,丹田之氣就會自滿四溢。此時,就可以通經活絡,促進人體的氣血運行,從而實現保健強身的作用。

動作解析:承接上式,兩手於胸前抱住不動,將掌中內力分成兩股熱流,各自從雙掌勞宮穴吸入,並沿兩臂上行至頭頂百會穴,自百會將熱流下行輸布全身百脈,最後下沉歸入至小腹下丹田,雙掌疊放於下丹田。意守丹田10分鐘!

第五式:打圈

適合人群:肝陽、腎陽不足之人

具體作用:打圈運動暗合體內臟腑的氣機的運轉,引導安扶臟腑之氣升降出入歸於正常運轉。將外界引入的陽氣和體內陽氣歸於命門中,使氣機歸於圓滿。

動作解析:承接上式,兩手打開慢慢抬起,與胸相距30厘米,雙掌勞宮穴向下,身體下沉、上提做蹲樁動作,蹲時呼氣提時吸氣,如此反覆五次,起身踢腿慢走5圈同時雙手在掌心劃「8」字,多人一起修鍊為宜。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