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往丨朱元璋幫清朝皇帝“背了鍋”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伸長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這首題為《野臥》的詩據說出自朱元璋之手,當時他還是名小和尚,遊食四方,常露宿山野,筆下卻天氣不凡。

朱元璋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出身最底層,靠個人才能與努力取得成功,被認為是“得位最正”的皇帝。登基後,他重視制度建設,所控疆域之廣,“遠邁漢唐”;文治武功,被康熙讚為“治隆唐宋”。然而,朱元璋殺伐過苛,通過嚴刑峻法,強化封建專製中央集權的統治,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

朱元璋究竟是平民英雄,還是暴君,歷來評價不一。

著名學者吳晗先生曾四寫《朱元璋傳》,他認為“元璋生性潑辣陰狠,從小貪玩撒野,愛出主意,好支使人”“又最會作壞事”。後雖承認朱元璋登基後,較重視農民吃飯、穿衣問題,卻將其歸為“讓步政策”(即認為元末農民起義教訓了新統治者朱元璋,迫使他對農民作出一些讓步)。種種來自“影射史學”的認知,構成了讀者對朱元璋的刻板印象。

自吳晗先生之後,研究朱元璋最深入的學者當推陳梧桐先生。陳先生積三十年之功,完成了《朱元璋大傳》(面向學術讀者)、《朱元璋傳》(面向普通讀者)。他所寫的朱元璋傳記,被著名學者王春瑜先生讚為:“無論是在對朱元璋研究的廣度還是深度上,尤其是史料的掌握上,都超越了吳晗,是時下出版的幾本朱元璋傳中最有學術價值的一本。陳著與吳著,在朱元璋的研究史上,堪稱‘雙峰對峙,兩水分流’。”

翻開陳梧桐先生的著作,其中創見頗多,如:

元末群雄並起,朱元璋能最後取勝,因他始終堅持反元旗號;

殺胡惟庸、藍玉等,因淮西舊臣嚴重腐敗;

朱元璋雖大搞統治專製,卻未推行文字獄;

朱元璋亦有溫情一面;

朱元璋一改對待少數民族的“恩威並施”政策,更側重於“以德服之”;

通過自學,朱元璋中年時已能詩善賦,並非只是一介武夫……

《朱元璋大傳》引書500余種,許多是前人未曾征引的史料,呈現出一個複雜、多面、生動的朱元璋。為深入解讀《朱元璋大傳》,特專訪了著名歷史學者、84歲的陳梧桐先生。

搞明史,因材料較為豐富而空白點多

問:您早年從事世界史方面的工作,為何轉到明史研究領域?

陳梧桐:非常偶然。

1958年,我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分配到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史組,參與大學文科教材的編輯工作。後來這個組撤銷了,因為出版社發現,我們出版的教材,剛出第一冊、第二冊,如果反響不錯,第三冊、第四冊就立刻被別的出版社拿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晚,名氣沒別的社那麽大。社長決定:以後隻出理工科教材,不出文科教材了。

我編不了理工科的教材,被調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時,文史哲經的稿都要看,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大社,歷史編輯室分工較細,我隻負責編世界古代史的稿。

1969年,教育部及其所轄部門的人員被下放到安徽鳳陽“五七乾校”勞動鍛煉,那是朱元璋老家。我們的駐地離朱元璋出家的龍興寺、朱元璋父母的墳不遠,此外,朱元璋曾想將鳳陽建成中都,整個皇城都建好了,只剩三大殿沒建,也在附近。

因為是朱元璋老家,當地老鄉常給我們講起朱元璋的故事。我此前一直編世界史教材,所以聽聽就過去了,也沒想過研究朱元璋。

“乾校”結束後,我被分配到廣西大學。廣西大學是1958年才成立的,當時還是一所理工科大學,因全國正在搞“大批判”,自治區領導感到廣西缺“筆杆子”,便籌辦中文系,我參與了這項工作。中文系辦起來後,文學之類的課我教不了,我是學歷史的,只好教公共課——世界近代史。

我夫人在北京工作,我們兩地分居,廣西方面想調我夫人去廣西,可她的部門不放人,我只好想辦法調回北京。當時教育部及人教社還沒恢復,我找到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問要不要人。當時高考還沒恢復,各大學已停課多年,中國人民大學連校園都交給別人了。但中央民族大學還在,雖然不上課了,可研究工作還在做,要人。

就這樣,我調到了中央民族大學。第二年,“四人幫”就被粉碎了,中央民族大學恢復了正常教學。當時世界史教研室要我,但我回絕了,因為做世界史,國內看不到一手資料。系書記問我想做什麽,我說我要教中國史,而且要教後半段中國史,便選擇了明史。

選擇明史,因為它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二長的王朝,資料相對豐富,空白點較多,有搞頭,所以我選擇明史作為主攻的方向。

大傳就是一個不斷發現新材料、不斷改寫的過程

問:與朱元璋相關的史料太多,該如何去研究呢?

陳梧桐:我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兩點:

首先,要做好材料收集的工作,盡可能全面掌握相關史料,做到竭澤而漁。朱元璋的史料除了《明實錄》《明史》外,還零散地出現在各種文集中,數量非常多,要不斷收集。資料收集不可能一次完成,特別是撰寫大傳,是一個不斷發現新材料、不斷修改的過程。

比如寫藍玉案,看沒看過到藍玉黨案中案犯的口供《逆臣錄》,寫法就不一樣。

再比如俞本撰的《紀事錄》,其中內容被多書引用,但原書已失傳。上世紀末,美籍華裔學者陳學霖教授在台灣找到明代書商刊刻的《明興野記》,通過與引書一一比對,發現它就是《紀事錄》,有了這一新材料,《朱元璋傳》中的一些內容就會有改動。

其次,要做好研究的基本工作,就是將朱元璋人生每個階段的幾個重大問題研究透徹,這樣才能得心應手。我先後寫了四五十篇關於朱元璋的論文,對他一生中各個階段的所有關鍵問題都進行過專題研究。有了這個積累,寫出的東西就能經得起推敲。在遇到兩個問題互相交叉之處,就能通盤地加以考慮,不至於出現前後說法不一,互相“打架”的問題。

周有光先生說錯了

問:在網上,許多網友說朱元璋是回民,這是真的嗎?

陳梧桐:這是胡說八道,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即《朱元璋民族成分考辨》)批駁過。

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的呢?回族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在1946年寫成的《中國伊斯蘭史剛要》的一條腳注中提到:“父老相傳,明太祖原是回回。”但白先生對此說似存疑議,在其它專著中,從未將朱元璋列為回族人物。

後來《中華讀書報》發表《百歲老人周有光答客問》一文,著名文字改革專家周有光先生說:“現在新的考證說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漢族而是回族,這已經證明了。”

我問了很多研究明史的專業學者,都不知道周有光先生所說的“新的考證”依據的是什麽。

上世紀90年代,有個回族研究生給我看過一本繁體豎排小冊子,是中國文化大學一位回民教授馬明道寫的(小冊子上未署名),裡面提出了一些“論據”,但沒一條站得住腳。這個小冊子不是正式的公開出版物,是自行印刷散發的。

駁斥這一觀點很簡單,只需翻翻《大明會典》,日常供應皇家的肉食是什麽,包括皇家祭祖用什麽肉,就明白了。按回族習俗,人死後應當天下葬,最遲不超三天,且用白布裹屍、不用棺槨。但明朝皇帝的陵墓並沒有採用這種。已發掘的明神宗陵墓,裡面既有棺,又有槨。此外,朱元璋在吳元年(1367年)十月派兵北伐時,發布《諭中原檄》中,明確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如果朱元璋是回民,怎能提出這樣的口號呢?

如果朱元璋是回民,則他兒子朱棣也是回民,他主持修建的故宮應該是伊斯蘭式建築,今天故宮仍在,主體是明代修建的,是完全的漢式建築。

朱元璋幫清朝皇帝“背了鍋”

問:不少讀者厭惡朱元璋,覺得他過於狠戾,不值得為這種人寫傳,您怎麽看?

陳梧桐:關於朱元璋殘忍,民間傳說較多。他是從下層一步步上來的,與從小在宮廷中成長的人不一樣。

明朝高度強化君主專製中央集權,高於此前任何朝代,但不如清朝那麽厲害,因為明朝中後期思想禁錮不那麽嚴苛,人們什麽都能說,而且可以開已故皇帝玩笑,在清朝就不行。

朱元璋為抬高儒學地位,下令全國通祀孔子,科舉必須從四書五經出題,還搞神道設教,強化了文化專製,但這和後來的文字獄不是一回事。從目前的史料看,明初並無文字獄,相關記載多不確鑿。

我們都知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只因出了個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但這個鳳陽歌是清代才出現的,人民對清朝統治者不滿,又不敢罵清朝,只好罵明朝。這就把明朝妖魔化了。

在明朝,思想禁錮不那麽嚴,人們對朱元璋並非畢恭畢敬,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連朱元璋的畫像都有很多種,有的給他畫得很醜。

明代與清代絕不是一回事

問:不是都在說“清承明製”嗎?

陳梧桐:很多人說“清承明製”,但事實上,明代與清代絕不是一回事,只是清代幾個皇帝在訓示和清修《明史》,反覆標榜“清承明製”,讓很多人信以為真。其實清代沒有繼承多少明代的好東西,倒是把明代的壞東西全給繼承了。

明代後期,中國從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這是一次從裡到外的大變革,但清朝入關,社會轉型遂告中止。此後,清朝經濟再逐漸發展,達到晚明水準,再繼續往前發展,這在時間上就整整花了一百年。

如今對清朝的統治大唱讚歌,各種電視劇讚美康熙、雍正、乾隆,卻忽視了明朝的開放性要強於清朝。

晚明處在社會轉型的時代,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依然居於世界前列,西方人幾次來騷擾,沒一個能成功,清代卻是屢戰屢敗。

從文化建設上說,明代的《農政全書》《本草綱目》《天工開物》,乃至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都是領先世界的成果,清朝能拿出什麽世界第一的科技成果來?

明末已在大規模學習西方,而清代的相關交流直到乾隆時才恢復到明末的水準,等於坐等了一百年。這一百年是關鍵的一百年,世界發生了巨變,等清代發現落後了,再想追,已經晚了。

歷史研究不應碎片化

問:在今天,研究者很少關注宏大話題,更願意做細節研究,您怎樣看?

陳梧桐:過去片面強調馬克思主義史學觀,什麽都往裡面套,走向僵化,現在一些人又反其道而行之,處處回避,這也是一種極端,雖然避免教條主義了,但歷史研究變得碎片化,大家都在做具體問題的考證,宏觀趨勢研究沒人做,可我們總要追問:一個個歷史案例的背後,究竟什麽在起作用。

歷史是智慧的寶庫,可以給人以啟迪,學史讀史,可以幫助人民更好地總結過去,改造現實,開創未來。但它無法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必須通過長期積累,才能看到效果。

在今天,行政幹部進修中,都設有歷史課,當然,讀歷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問題的,但學了總會有收獲。

文/唐山

陳梧桐:明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雙一流”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朱元璋研究會顧問。從事朱元璋研究四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明史和中國民族關係史。代表作有《洪武皇帝大傳》《朱元璋傳》《朱元璋研究》《明史十講》(第一作者)《古代民族關係論稿》《萬裡入胸懷:黃河史傳》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