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志龍:穩消費將對穩增長髮揮基礎作用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黃志龍

  《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的主要表現是2019年赤字率為2.8%,比2018年高出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總規模達2.76兆元,比2018年增加3800億元。

  每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都是萬眾矚目的存在。

  因為,《報告》不僅會給企業和普通家庭送上“減稅降費”的大禮包,還能讓投資者從中觀察到金融市場、各產業的投資機會,更深一步思考,還能窺見中國經濟在關鍵領域的重大改革方向。

  那麽,今年的《報告》給企業和百姓送來了哪些禮包?投資者又有哪些機會?哪些領域將發生重大改革?請看下文分解。

  以區間形式呈現經濟增長目標

  在經歷2017年短暫回升後,2018年中國經濟再度回落,全年增速6.6%,主要原因是結構性去杠杆、金融強監管、基建投資疲軟、房地產調控和外部經濟環境複雜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在此大環境下,《報告》在時隔兩年之後再度以區間的形式提出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而前兩年的經濟增速都是明確在“6.5%左右”。

  之所以出現這一重大變化,主要原因和政策考量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影響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各種因素的變化前景也不明朗。《報告》指出,“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

  二是在複雜的內外環境下,區間增長的目標將給宏觀調控和中央決策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操作空間。

  三是2020年人均GDP翻兩番的目標,這一目標要求2019年和2020年的經濟增速大約在6.2%-6.3%左右。

  四是《報告》提出的1100萬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對2019年經濟工作的目標導向性更明顯。《報告》多次提到“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和“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充分顯示了就業目標的重要性。

  總體來看,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上有頂、下有底”,6%作為經濟增速的下限,預示著經濟大幅滑坡和失速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全年呈現“前低後穩”走勢,實現6.3%左右的經濟增速。

  減稅降費的力度空前

  《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的主要表現是2019年赤字率為2.8%,比2018年高出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總規模達2.76兆元,比2018年增加3800億元。

  從整體來看,2019年安排財政赤字規模雖然不如市場預期,但《報告》認為這是“為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風險留出政策空間”。

  當然,市場不應僅僅關注赤字的規模,更應注意到以“提效”為目標的“減收增支”方向。其中,減收方向是“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具體的舉措主要有:

  一是大幅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的增值稅稅率,“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

  二是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確保所有行業稅負隻減不增”;

  三是明確了增值稅改革的方向——“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稅制簡化”;

  四是加快已頒布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實”,這是結構性減稅政策的主要方向。

  在加大減稅力度的同時,財政擴大支出的方向也十分明確,即“有效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報告》不僅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更提出要“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使用範圍”。可以預見,地方政府專項債將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透明、規範的財政支出渠道。

  除了減稅和增支之外,社會廣泛關注的社保繳費負擔,2019年也有望明顯降低。《報告》要求“穩定現行征繳方式”、“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並承諾“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這些舉措或政策目標將消除了企業對社保繳費大幅上升的擔憂。同時,《報告》還提出通過降低電價10%、降低過橋過路費等方式降低企業負擔。

  整體來看,《報告》提出2019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兆元”的目標,這一減負力度可謂超出預期,對比2012年-2017年“營改增”等政策五年累計減稅規模3兆元,2018年減稅降費規模是1.3兆元。2019年減稅降費的規模接近過去六年的一半,減稅降費的力度空前。

  貨幣信貸政策寬鬆趨勢基本定了

  為了“發揮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2019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同時發力的可能性較大。

  《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相對2018年不僅刪除了“中性”,同時提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據此可以大體推算2019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將穩步提升到8.5%-9%左右。

  今年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體政策的發力方向主要有:

  一是“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這預示著2019年將延續前期定向降準甚至降息的貨幣政策。

  二是“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各大商業銀行通過永續債、可轉債、定向增發、城商行IPO等補充資本金工具,將為今年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提供充足的彈藥。

  三是民企、小微企業融資將得到優待。政策目標是“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體的做法主要有:中小銀行定向降準的資金,必須全部用於民企和小微貸款;六家國有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30%)將遠高於貸款整體增速;通過清理規範各種銀行和中介各種收費,使得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穩消費將對穩增長髮揮基礎作用

  《報告》提出,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可見居民消費在穩增長和穩需求中的關鍵地位。特別是2018年居民消費水準和能力的持續下滑,成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重要原因。

  為此,《報告》對於穩定消費提出了一系列切實有效政策:

  首先是為消費減負,新修訂個人所得稅法落地,使得8000萬個稅納稅人的負擔切實降低,增強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費能力。

  其次是挖掘“一老一小”的消費潛力。一方面,我國老齡化社會正在來臨,但養老服務的供給水準和質量,卻與老齡社會養老需求差距較大,《報告》提出要對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稅、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方面進行扶持;另一方面,“二孩”政策實施後,過去兩年我國迎來了生育小高峰,但相關的嬰幼兒護理、教育服務卻遲遲未能跟上,《報告》也提出將“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

  最後是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可以預見,兩會之後,相關部門將頒布一系列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費優惠退出節奏也可能放緩。

  首提“競爭中性原則”,支持民企發展

  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信心和產權保護問題,是2018年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的關鍵因素。為此,《報告》提出“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政策目標,不僅繼續強調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更是提出“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製企業平等對待”。

  其中,“競爭中性原則”這一來自OECD國際組織、並得到全球廣泛認可的規則,首次出現在中央政府重大文件《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充分說明中央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代表著監管部門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領域的改革中,將給予民企和國企同等的待遇。

  對於民營企業發展,《報告》還提出“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健全政企溝通機制”,這將有利於構建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領域的改革可期

  《報告》對國資國企改革有幾點值得重點關注:

  一是“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這預示著在完成以“限”為主的薪酬制度改革之後,國企管理層的激勵機制將逐步建立;

  二是“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這些關鍵領域的網運分開、國企國資退出競爭性業務的改革方向基本確立。

  財稅金融的改革,以下幾點改革方向值得期待:

  一是“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這將對中央和地方關係產生全局性的影響;

  二是“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可見,房地產稅將成為地方稅的主要稅種;

  三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改革優化金融體系結構,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普惠性特徵將更加突出。

  在擴大開放方面,《報告》要求“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同時強調“更加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執行一致性”和“加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

  同時,《報告》賦予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更大的改革創新自主權,這些政策將在“穩外貿”和“穩外資”目標中發揮關鍵作用。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