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了省錢和環保,微軟居然把數據中心丟進了海裡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6月8日報導 (編譯:檸萌)

日前,微軟公司已在水下部署了一個數據中心。該項目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向沿海城市提供互聯網服務,提升上網速度的可行性是否存在。

作為其Project Natick項目的一部分,微軟把該數據中心部署在了蘇格蘭奧克尼群島附近水域的海底。

該數據中心位於海面以下36米(117英尺)的地方,由從奧克尼運行的海底電纜進行供電。微軟之所以選擇奧克尼群島作為部署場所,是因為他們希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來驅動數據中心,而奧克尼正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

下面通過一組圖片來了解一下Project Natick項目的發展過程。

一位微軟員工首先在公司內部提出了構建水下數據中心的想法。2014年,微軟人工智能與研究部門開始著手實施該項目。數據中心作為互聯網的支柱,能夠存儲大量資訊。

Project Natick項目的總體目標是90天內在世界任何地方大規模部署數據中心,從其計劃決策到開通運行。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數據中心可能需要一至兩年時間才能部署完成。但隨著互聯網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普及開來,加速這一過程,使時間縮短也變得簡單方便。

去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處海域,微軟首次創造了一個水下數據中心的樣品容器進行概念驗證。該容器在海底運行了105天。微軟以Xbox電子遊戲《光環》中的角色Leona Philpot對它進行了命名。

經過測試之後,該項目的可行性得到驗證。微軟於是著手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部署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將運行長達5年時間。

微軟選擇奧克尼群島作為研究場所的部分原因在於那裡有著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同時那裡也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中心。

微軟與法國公司海軍集團攜手合作,共同建造Northern Isles水下數據中心。

海軍集團在潛艇製造方面經驗豐富,他們採用了通常用於冷卻潛艇的熱交換過程來給該數據中心的12個伺服器機架冷卻降溫。

該水下數據中心還配備了864台伺服器和冷卻系統基礎設施。在法國組裝完成後,運往蘇格蘭進行部署。

該數據中心整體結構有40英尺長。這似乎聽起來很大,但實際上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比大多數數據中心都要小得多。有的數據中心甚至大到可以容納80000台伺服器。

這個特別的水下數據中心可以存儲500萬部電影。

從左至右依次為:高級研發工程師Mike Shepperd、高級軟體工程師Sam Ogden、高級技術人員Spencer Fowers、研究人員Eric Peterson和項目經理Ben Cutler。

將該數據中心投放入海時,工作人員把它與一個壓載滿的基地相連,通過基地把數據中心拖到水裡。

到達指定位置,部分結構沒入水中後,一輛遠程遙控的車輛將它連接到從奧克尼運行的電源線和光纜上,數據中心就啟動了。

現在可以看到,該數據中心完全入水了。

接著,它要移動下降到海平面以下36米(117英尺)深的地方。萬幸的是,過程順利,沒有發生任何滲漏現象。整個過程需要使用10輛絞車,一架起重機,一艘門式駁船和一輛遠程操作的車輛。

微軟團隊將在未來一年內持續密切關注該數據中心,把重點放在監測能耗、內部濕度、聲音以及溫度等方面。

該數據中心僅是微軟公司的一個研究項目,因為未必能遍地開花。

“要發射一個月球探測器,你可能都不需要親自到月球上。”微軟研究院副總裁Peter Lee說道。“能成功是最好的結果。但是,就算失敗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能學到很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