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體植入芯片究竟是怎麽回事兒?

首先我對我的朋友圈和文章給李學凌總和張大磊先生帶來的麻煩再次表示抱歉,是我個人不妥當的言論給你們造成了困擾,也感謝二位的諒解。

今天很多媒體聯繫到了我,問我究竟怎麽回事兒,怎麽說法那麽多那麽亂?“人體植入”設備的團隊Airdoc創始人張大磊先生也聯繫到了我,同時我聯繫到了李學凌總,以及參與該產品前期研發的一名專家。

應多方要求,我根據我了解到的資訊回應一下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問題。

首先聲明,我的朋友圈言論以及公眾號言論與公職部門無關,如果引述,請標注身份“糖尿病人”或“自媒體人”,如果起訴,訴訟對象是作者本人。

1、探頭究竟是不是雅培的?

是。

以上是我自己拍攝的雅培瞬感輔理善動態血糖儀傳感器組件包(也就是探頭)的照片,以及李學凌總朋友圈拍攝的產品照片的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是同一個產品。

所以李學凌總朋友圈發的確實是雅培的產品。

2、那麽Airdoc扮演什麽角色呢?

不知道。

根據張大磊先生昨天在我文章底部的回應,這個產品是這樣的: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學凌戴的是我們研發的防痛風和三高產品”

但是正如第1小節所述,這個是雅培的產品,只能測血糖,怎麽就變成“防痛風和三高”了呢?

就這個問題我多方谘詢,最後結論是這樣的:

Airdoc提供的是數據分析以及解決方案供應,數據采集都是第三方廠商的產品。

不明白嗎?我給你們畫個示意圖。

能明白嗎?就是采集設備是各家自己做,Airdoc就負責讀數據-分析-生成方案。

根據張大磊先生自己的說法,他們提供的是“算法”。

說白了跟硬體沒啥關係,他們是做算法的,在此我澄清一下,他們不是山寨的雅培,我對我昨天的胡亂猜測向Airdoc道歉,是我說話不負責任了。

但是我為什麽說不知道呢,因為現在用於讀取數據的藍色小方塊也是Airdoc的產品,也就是硬體+算法,而張大磊先生又說李學凌總“戴”他們的產品,既然是算法,怎麽“戴”呢?

所以張大磊先生的“學凌戴的是我們研發的防痛風和三高產品”這一說法我認為不準確,會對用戶產生比較嚴重的誤導,讓用戶誤以為是他們研發的傳感器,我建議張大磊先生對此說法進行調整。

3、到底是誰說的“在身體裡植入芯片”?

究竟是李學凌總認為這是植入的,還是有人向他故意這樣描述的,我不確定。

畢竟沒在場,我不敢打包票,我聽說了一個說法,但是說出來得罪人,離間二人關係,就不說了。

也有可能是李學凌總用比較“互聯網”的語言向大家形容這個產品,畢竟朋友圈有時候很隨意,也正常。

4、究竟侵不侵權?

昨天我在文中提到了侵權,那是一種假設,也就是假設這個產品是號稱自主品牌的前提下構成侵權,既然Airdoc承認了是雅培產品,這就在產品上不構成侵權了。

但是有沒有疑問?有。

我谘詢了雅培的朋友,目前市面上有自主研發設備讀取雅培傳感器(探頭)血糖數據的公司,大多經過授權,不過Airdoc與他們並沒有接觸,讀取數據並沒有經過雅培授權和認證,讀取的數據準確性可能存疑。

這個侵不侵權我就不說了。

另外畢竟要“讀取”數據,讀取數據就需要有個設備,不能純靠算法讀取,這個設備也屬於醫療器械。

5、究竟是不是醫療器械?過沒過臨床?

這個問題分兩塊:

1、Airdoc讀取數據的設備(比如雅培血糖儀)是醫療器械,是過了臨床的,且CFDA批了可以上市銷售的,這塊沒問題。

2、Airdoc自己研發的那個用於讀取數據的藍色小方塊,應當屬於2類醫療器械,過沒過臨床,獲沒獲批我不知道。

3、Airdoc的算法算不算醫療器械?算(據食藥監總局《醫療器械分類目錄》2017年8月版,屬於21.03類數據處理軟體或決策支持軟體),張大磊先生表示正在過三類(三類醫療器械審批)。

醫療器械的分類是等級越高越危險,1類最不危險,比如手術刀,2類其次,比如血壓計和血糖儀,3類最高,比如核磁共振設備。

還沒有獲批的產品,尤其是3類醫療器械按說是不應該給普通患者使用的,這是醫學倫理問題,不過因為李學凌總用的雅培傳感器是過了臨床的,所以本身風險不大,至於Airdoc的算法,技術細節我不清楚,不評價。

6、是不是黑科技?能不能防痛風和三高

黑不黑我不知道,科技是科技,按照Airdoc的產品邏輯,只要能采集到數據,就可以通過AI算出一套飲食指導方案,來幫助痛風和三高人群控制相關指標

但是采集數據是有第三方廠商完成的,比如雅培出了個血糖儀,他們就讀雅培的血糖數據,XX出了個血壓計,他們就出了個血壓計數據,如果按照前文所說“我們研發的防痛風和三高產品”,那麽可能意味著身上同時要佩戴4-5個來自不同廠商的傳感器產品。

至於Airdoc的算法能否真正提出有效的飲食指導方案幫助患者降低血壓血糖,我不做揣測,也有專家表示他們的方案“行”。不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無論通過什麽樣的方式管理身體指標,一定不要擅自停藥。

7、是不是為了融資?

張大磊先生回應稱產品研發費用已經投入了上億,目前不缺錢,產品是給李學凌總試用的,不為融資。

主要疑問都在這了。

最後近幾年受益於互聯網和硬體的發展,醫療領域也加快了創新步伐,越來越多的硬核黑科技上市,對患者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不過也要注意,任何醫療產品都不應該違背疾病的基本治療原則,在享受科技福利的同時也希望大家注意安全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