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砍樹賣錢到養林護綠

3年,不過歷史一瞬間。但在國有林場幹部職工看來,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啟動國有林場改革。2016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發《湖北省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成立國有林場改革長官小組,標誌著我省國有林場改革全面啟動。

兩年多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長官下,各成員部門通力協作,全省國有林場改革順利推進,主體改革任務完成,取得階段性成效。


明確公益屬性

“生態國家隊”站穩腳跟

盛夏,荊門市彭場林場,濕地松的海洋。

濕地松,抗旱、耐勞、耐瘠,適應性和抗逆力強,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既是一種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也是俏銷的經濟樹種。

林場經營面積1.8萬畝,濕地松純林約1.45萬畝,但林場早已不靠此創收。“我們現在是全額撥款事業部門,吃‘財政飯’,安心護林和繁育良種。”林場場長塗俊傑告訴記者。

從砍樹賣錢到一心護林、育種,塗俊傑的心中無限感慨。

林場最風光的時候是上世紀90年代,一年伐木2000多立方米,效益100多萬元,職工收入可觀。慢慢地,可砍伐的濕地松資源越來越少,雖有林業補貼,依然陷入虧損。2000年,林場近6000畝松林被劃為省級生態公益林,采伐量開始調減。這也意味著砍樹賣錢的日子即將走到盡頭。

迫於生計,職工們只得紛紛離場務工,人心渙散。令人擔憂的是,由於長期采伐,林場裡的大樹和天然林越來越少,剩下的林木多長勢弱、材質差,植被蓄水能力在下降。

荊門市林業局和林場班子成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少老職工同樣無奈又痛心。“人都管不了,還管樹?”“我們這的濕地松,是湖北林業的一塊招牌。難道就這麽倒下了?”

彭場林場的兩難困境,是當時全省大多數國有林場的現實縮影。

唯有改革,才能破局。

通過改革,國有林場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複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實現管理職能的全面轉變。

全省224個國有林場中,有216個經優化整合重組,被定性為公益性事業部門,由財政撥款,功能定位為保護培育森林資源、提供生態公益服務、維護森林生態安全。

國有林場所辦的學校、醫療機構(衛生室)和代管村,全部移交屬地政府管理,剝離林場辦社會職能,專心“養林護綠”。

國有林場,作為“生態國家隊”,腳跟開始站穩了。

落實民生保障

不必再羨慕外面的世界

改革對國有林場的屬性進行了再定位,也對國有林場職工的利益進行了再調整。全省國有林場改革涉及近2.6萬職工,他們何去何從,成為改革的焦點。“原本以為自己快一無所有了,沒想到場裡為我辦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談起改革,57歲的崇陽縣桂花林場南山分場職工劉長勝不禁紅了眼圈。

根據改革政策,216個公益性國有林場共核定事業編制數5419個、核定“以錢養事”等公益性崗位1644個。其他富餘人員按照“內部消化為主、多管道解決就業”和“以人為本、確保穩定”的原則妥善安置。同時,做好社會保險應保盡保。

桂花林場爭取到104個事業編制。在尊重個人意願的前提下,104人競崗定位事業編制內人員,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75人實行離崗退養,80人承包林場楠竹基地實行自主經營,3人買斷年資辭去公職,353名編外歷史自聘人員依照法律法規終止勞動關係,各得其所。

劉長勝是林場的生產能手,楠竹種植經驗豐富。改革中,他主動接受分流,承包經營30畝竹林。

當前,全省已安置國有林場富余職工6982人,其中政府購買服務1642人,按政策提前退休退養609人、內部退養553人,通過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形式轉崗就業1652人,通過自願買斷勞動關係和其他管道安置2526人,安置率達到93.3%。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均超96%。

同時,各地積極將國有林場路線、通訊、供電、安全飲水、森林防火、管護站點用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政府建設規劃,比照周邊農村同等水準,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荊門市還將連接京山、鍾祥和屈家嶺管理區等地4個林場的主乾道,建成荊門最美公路。

有保障,能就業,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所安。國有林場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就業、社會保障等利益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了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

探索長效機制

實現生態與民生共贏

國有林場改革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套有利於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有利於改善生態和民生,有利於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的新機制。

省國有林場改革工作長官小組辦公室主任、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新池介紹,目前,改革成效初顯,下一步將在生態功能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管理體制全面創新上繼續發力。

當前,我省正在醞釀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有林場管理工作的意見》,將建立促進國有林場健康長效發展的管理體制。

一批國有林場也已踏上創新管理體制的探索之路。宜昌市大老嶺林場科學編制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方案,先後爭取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完成人工造林近30萬株,撫育3.5萬畝,林場森林覆蓋率、森林總蓄積分別達到98%、59萬立方米,實現了森林數量和品質雙提升目標。

黃梅縣五祖寺風景旅遊林場成立綠源界子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下屬的獨立核算企業部門,通過承租、聯營、合作等方式開展場外造林,拓展經營面積。公司基地種植規模達1500余畝,苗木市值達5000多萬元,同時承接綠化景觀工程851萬元,預計年終可獲利潤200餘萬元,實現了林場增收和改善生態雙贏。

鍾祥市大口林場在保持林場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與匯源集團簽約建設匯源生態產業園,通過租賃、入股、合作、特許經營等方式,有償使用林場內除禁止開發區域以外的森林資源,用於發展苗木花卉、林下經濟、林產品開發、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產業,盤活了森林資源,將生態效益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

國有林場改革,滌蕩了全省林業人的思想和觀念,也激活了一度沉睡的林場資源。“生態國家隊”重振雄風的曙光已在前方。(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