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講堂】高溫中暑怎麼辦?急診科醫生來支招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崔元苑)夏至之後,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就要來臨。各地將陸續迎來「火爐」城市和「燒烤」模式。需要警惕的是,長時間暴露於高溫、高濕的氣象或者環境中,人除了體感不適,一旦護理不當,就會發生中暑,嚴重可致熱射病、危及生命。近日,人民健康採訪了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達,為公眾科普一些防暑常識以及急救知識。

哪些人最容易中暑?

炎炎夏日裡最常見的就是中暑和感冒,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北京朝陽醫院急症科張達教授解釋說,感冒一般是受涼之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中暑一般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導致的發病。感冒在西醫上認為是一個叫細菌或者病毒等病原體侵入身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個感染性疾病。而中暑屬於理化性質疾病,是非感染性疾病。

「在30度以上的高溫,濕度達到73%以上,就特別容易發生中暑了。」張達提醒說。

那麼,哪些人最容易中暑?張達稱,一般在高溫、高濕、不通風的環境下工作容易發生中暑。比如環衛、建築工人,或者在封閉環境下工作的餐飲場所人員容易發生中暑。另外,車廂也是一個高溫、高濕,不通風的環境,也容易發生中暑。

「情緒」也會中暑!

除了身體中暑,夏季還要注意「情緒」中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路怒症」。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上車以後,脾氣就要大三分。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容易發火、暴怒。

對此,張達說,人在夏季容易煩燥,特別是在高溫、悶熱的環境裡,更容易發生這種所謂的路怒症,即情緒中暑。

避免情緒中暑,張達建議,首先,保持車廂內溫度適宜,避免高溫。可以放一些輕音樂,或者和同事朋友進行交流,讓情緒保持平穩或者舒適。還可以喝一些飲料,防暑降溫的同時,也能讓煩燥得到抑製。

想要吵架的時候,如何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張達支招稱:「當你想罵人或者想動拳頭的時候,停一下,停三秒鐘,如果你不知道三秒鐘是多少,就數12345,一般數五或者十下,就會發現,剛才的怒火好象下去了一半。」

防中暑有哪些方法?

張達建議,在停車或者駐紮的時候,盡量避免陽光直曬。在行車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打開空調,把窗戶開個小縫,讓車內的空氣能夠流通起來。還可以在車載冰箱裡放一些冰涼的礦物質飲料,這樣在補充水分降溫的同時還能補充有益的電解質。

「那麼為了預防中暑,我們可以準備一些有益的良藥,比如藿香正氣、人丹、十滴水等。發生輕度中暑或者有中暑癥狀的時候,這些藥物都可以改善。還可以泡一些菊花或者金銀花,都能夠起到消暑、清熱的作用。」張達補充說,可以在車內可以放一些涼飲料,不但能讓車內降溫,在發生中暑的時候,飲用一些可讓人體快速降溫。還可以把冰水塗抹在全身,也能起到一個體表降溫的作用。在高熱的時候,可以把冰飲料或者冰棒、冰糕放在額頭、腋下、大腿根部,都能起到快速降低體溫的作用。

談到藥物,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液都是常用的防暑降溫藥物,需要注意的是,一字之別,適用人群有所不同。「兩個葯主要原料藥材相同,但是提取工藝完全不同,藿香正氣水成品中含有40-50%的乙醇,就是咱們所熟知的酒精,司機或者對酒精過敏的患者不太適合使用藿香正氣水,而藿香正氣液成品中則完全不含有乙醇,適合司機使用。」張達特別指出。

發生中暑如何正確急救?

張達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先兆中暑的時候往往是患者在高熱、高濕環境下待一段時間後,出現頭暈、心慌、出汗,感覺噁心、不舒服。這個時候,如果迅速把人挪到陰涼通風環境中,把外衣解開,給他補充一些水分和電解質,休息大概15-30分鐘就能夠改善了。先兆中暑一般是比較輕微,不需要送醫。

輕症中暑。輕症中暑的患者往往出現大汗,脈搏快,噁心、嘔吐比較明顯,或者渾身乏力,眼前發黑等。這個時候需要迅速把患者挪到陰涼通風處,把外衣解開儘可能通風降溫。可以用冰水進行全身擦浴,或者把冰塊、冰的礦泉水、冷飲等等,放在額頭、腋下和大腿根,這樣也能夠起到快速物理降溫作用。同時可以使用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等類似的藥物,都能起到一個緩解中暑癥狀的效果。

重症中暑。如果患者出現手足抽搐或者體溫升高超過38.5度以上,同時伴有意識障礙,可能已經發展到了重症中暑,這個時候建議立刻把患者送往醫院。在送醫途中也一定要注意通風、降溫。

沒熱著也要警惕「凍出病」

和中暑相對,夏天有很多人會得「空調病」。

「在一個陰冷的空調房間裡待時間長了以後,會感覺頭痛頭暈、關節會發僵發硬,這是空調病的典型表現。」張達說,在乾、冷的環境中待一段時間,全身包括皮膚、消化道、呼吸道以及關節都會發生相應的病理性改變,而這種環境如果長時間不更換的話,身體往往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舒服。

「其實,空調病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它往往是一個長時間待在吹空調的乾冷環境中,引起的一系列的疾病的總稱。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頭痛、噁心,不想吃東西,關節疼、乏力,或者皮膚刺癢、過敏。這一系列癥狀都是因為長期待在乾冷的環境中產生的。」 張達解釋說。

要想避免也很簡單,張達建議,一定要按時通風,比如在空調的環境中待了兩三個、三四個小時以後,要換一換環境,到一個相對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待一會兒。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一般來說不超過6度最好,室內溫度空調一般是在26度以上。盡量避免空氣太乾燥,開空調的時候,可以適當地使用加濕器提高室內的濕度。

高溫消暑吃什麼?

夏季消暑,大家都會吃一些冷飲,「涼爽」立竿見影。 「但是,冷飲要少量。」 張達提醒說,夏天喝冷飲的時候特別是開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少量多次,保護胃腸道。

還有,盡量不要喝白水,可以喝一些清熱解毒中藥泡的飲料,或者喝一些電解質飲料。「因為中暑的發生往往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同時出現,汗液的流失會帶走大量的電解質,所以喝一些運動飲料或者功能飲料、礦物質飲料,補水的同時能夠補充一些有益於身體的電解質。」張達建議,還可以喝一些糖鹽水,補充水分、熱量的同時,也能補充電解質。

「製作簡易的糖鹽水可以拿一個大碗,放一碗水之後,加一杓糖、半杓鹽。」張達補充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