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和華語音樂黃金時代同步的姚謙,你還好嗎?

童年神曲《魯冰花》的詞作者,對像我一樣聽歌不關注詞曲作者的人來說,這個頭銜依然很能鎮場,以及王菲的《我願意》、辛曉琪的《味道》、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沒聽過姚謙的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掐指一算,和華語音樂黃金時代同步的他,還好嗎?

姚謙新書《我們都是有歌的人》將於4月上市,出版方的宣傳語是“歌詞創作教科書”。書裡談繪畫對歌詞創作的啟發,談一首歌如何讓聽者覺得是在唱自己,談自己的歌,也談別人的歌。“退休”5年的姚謙,似乎到了總結“我的前半生”的階段。

在北京的初春,姚謙隻穿了T恤加外套。作為文藝圈的前輩,他自然是潮的,比如外套的扣子是藍色和粉色的水晶,牛仔褲的邊緣不太整齊,還興致勃勃地說,“今天中午剛裝了一個App叫小紅書。”只是讓他略感遺憾的是:“中午和書的責編吃飯,我以為現在大家都關注《都挺好》,結果年輕小姑娘談的是《東宮》。”

“世代的差異永遠存在,但我沒有年齡認同感,更願意跳出習慣的生活圈,我出國旅行從不找中國菜吃!”《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不是姚謙的第一本書,卻是他第一本談流行音樂的書,“音樂是我的工作,寫作是我的生活,我以前不願意工作是音樂,生活還躲不掉。”

2017年,豆瓣時間上線了北島講詩歌、白先勇講《紅樓夢》等內容產品,其中一期是姚謙講歌詞。“我選了50多首歌,時間跨度從我剛進這個產業到今天。我從文學的角度去閱讀歌詞,把歌詞當成獨立作品來尊重,這也是我新書的來由”。

在姚謙看來,文學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把流行音樂當作嚴肅作品來討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十幾年前,‘精英’說起流行音樂一臉不屑,‘那個唱歌的’,連名字都不願意提;多年以後,回憶年輕時候影響自己的作品,卻發現有一些是流行歌曲——關鍵只在於,你的作品能否撐起嚴肅的名聲”。

音樂從唱片時代到數字時代,歌無限量供應,00後已經無法體驗等待一張唱片上架是怎樣的心情,把一首歌當一件作品仔細閱讀的時代過去了。但姚謙在書中找到了另一種方式,他把一首歌從時代背景、創作手法到情感表達都做了完整解讀,“這個年代,專心是很稀缺很珍貴的東西,專注於一件事,它會給你加倍的回報”。

閱讀一首歌,姚謙的經驗是,如果願意放棄習慣的審美,會有更多樂趣。

姚謙曾經很喜歡文學類的歌,電視劇《人間四月天》的音樂原聲出自他手;30多年前,他就嘗試過用古詩詞寫流行歌曲,但後來發現,“創作要表達思考,不然只是模擬情境,古詩詞不是我的思維語言”。

姚謙發現,現在有的年輕人寫歌喜歡用流行詞,用不對稱的形容,寫一句“我的氣球在海中”,字面上美則美矣,卻是毫無靈魂,“寫歌一定是你想和別人溝通什麽,而不是湊活標簽。可以酷,但一定要有內核”。

在網絡歌曲剛興起時,一個論壇邀請姚謙作為唱片公司代表,談談對《香水有毒》《愛情買賣》一類歌曲的看法。姚謙沒有立刻否定,而是認真思考了這些歌曲產生的社會背景。時至今日,滿街都在“我們一起學貓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姚謙也覺得和20多年前《健康歌》的流行沒有本質區別。

“流行音樂符合當下人們的思維、價值、審美,過10年再去看,也會觀察到它在當時的意義。”在姚謙看來,《學貓叫》的歌詞是一種童言童語,童語的成年化使用,能喚起我們的共同記憶和趣味,這是有價值的。

“這個時代也有嚴肅的歌詞,只是在網絡平台不容易凸顯。《學貓叫》有存在的意義,但也不能只有這一種。”姚謙說,“我希望自己能脫離主流審美。如果我是主流,我就要聽到下一撥主流的東西,才能準確地給予建議與支持。”

有人對姚謙幾十年來的歌詞做了大數據分析,發現這位被稱為“最懂女人心”的詞壇聖手,作品中出現最多的並不是情愛相關,卻是“藍天”“白雲”。“我對開闊是有嚮往的。”姚謙說,下周就要啟程去墨西哥旅行,看我聽得一臉羨慕,他又安慰我年輕時候還是先掙錢。

年輕時總喜歡去紐約倫敦東京巴黎這樣的繁華都市,50歲之後,到了“有錢有閑”的人生階段,姚謙迫不及待地開始策劃“有難度”的旅行。“必須在65歲之前走遠一點,南美洲、非洲,有多遠走多遠”,他已經在4年前去了南極,又預定了2021年的新線路。

“音樂的面向是開闊的,你和一首歌的緣分需要自己爭取。”姚謙現在的聽歌方式特別浪漫,生活中、旅途中,聽到哪裡飄來音樂,他就打開手機App,自動識別,往往有意外之喜。邊走邊聽,“音樂是我閱讀世界的方法,但永遠不要在你的習慣裡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