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數九寒天 小兒推拿

原標題:數九寒天 小兒推拿

專家介紹:

張凱,太原市中醫院主治中醫師。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太原市醫學重點學科兒科備份人才,太原市名老中醫藥專家李玉蘭傳承工作室、董曉麗傳承工作室及太原市張剛中醫兒科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成員。曾至青島進修小兒推拿。擅長中醫配合推拿治療小兒發熱、咽痹、乳蛾、咳嗽、厭食、便秘、泄瀉、夜啼、小兒生長髮育遲緩等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主張合理餵養、適當乾預以達防病治病目的。

山西今冬的氣候乾燥而寒冷,尤其會給老人、孩子等體質較弱人群帶來健康隱患。尤其是冬至過後,新一輪冷空氣如約而至,各醫院門診部裡的小兒病患較前一段時間,更是有了明顯的上升。如何在寒冷的冬季保護孩子健康,太原市中醫院主治中醫師張凱介紹,冬日陽氣弱,風寒容易侵襲肺臟,又加上多霧霾,易感易咳,肺為嬌臟,運用小兒推拿的手法,可以有效強肺禦邪,增強孩子們的防病、抗病能力。

據介紹,小兒推拿是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從而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張凱告訴記者,通過穴位點按推拿、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推拿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保健、治療方式,可替代部分化學藥品,增強孩子機體的自然抗病能力,預防病毒侵蝕和滋生,達到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目的。

綠色推拿適用病症

小兒推拿的適用對象一般是指6歲以下的孩子,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張凱介紹,在臨床中,一般會將小兒推拿的人群擴大至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只要運用得當,一樣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小兒按摩法屬中醫外治法的範疇。相較常見的治療疾病方法,推拿因其無毒副作用、無痛苦、效果好、費用低,被人們稱之為「綠色診療法」。張凱介紹說,推拿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優勢,就是提高孩子的身體機能。「因為穴位是人身體上經絡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條件下,可以調陰陽、益氣補血。尤其是對於體質偏弱的孩子來說,還能夠增強免疫能力,保證他們的飲食均衡、正常成長。」之所以會被稱為「綠色療法」,是因為推拿還能夠有效緩解小兒病痛。孩子在生病期間,通過按摩與病處對應的穴位,能夠緩解病痛,並且還能夠有效減少用藥的毒副作用。

接下來,張凱向大家例舉了以下常見的適宜採用推拿治療的疾病:

呼吸系統:感冒咳嗽、發燒、支氣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竇炎、鼻出血、扁桃體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扁桃體炎等。

消化系統:疳積(積滯、奶癆、奶積、食積)、腸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鵝口瘡、口腔炎、厭食、嘔吐、腹瀉、便泌、腸痙攣、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脹等。

張凱介紹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是採用推拿治療的基本法則。小兒推拿需要體察病症,使陰陽調和中正,達到祛除邪氣的目的。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推拿醫師會根據孩子的病情,以不同的推拿手法,作用於小兒體表的特定部位,通過穴位補瀉以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調節小兒胃腸蠕動、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和淋巴迴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進炎症消散等癥狀。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孩子患病後,一定要經專業的醫生檢查後,根據情況需要而選擇治療方法。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比如說孩子還屬於急症期間,尤其應該以醫院的治療方案為主,並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配合小兒推拿的治療。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

無論是運用推拿手法防病強身,還是治療疾病,都應該是方法得當、有的放矢。張凱提示說,孩子過飢或過飽的時候,均不利於按摩療效的發揮。尤其是在小兒哭鬧之時,首先要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一次總的時間為10-20分鐘。但是由於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在推拿次數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年齡大、病情重,推拿次數多,時間相對長。反之,次數少,時間短。」張凱說,如果家長是在家裡為孩子推拿,身體有不適癥狀,或是癥狀較輕的,一般每日1次就可。如果做保健性按摩,針對不同的系統,可以進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規律性按摩。推拿時穴位可以相對治療時少取,刺激程度應略低,時間可以保持在15分鐘左右。

小兒推拿因為手法相對簡單,易於操作,所以非常適合家長平時給孩子自己按摩。張凱提醒說,家長們在給孩子進行推拿按摩的時候,手法要盡量均勻、柔和、輕快、持久。同時,對於骨折,創傷性出血、皮膚破損、皮膚潰瘍,燒傷、燙傷,急性、烈性傳染病期間,以及危重病症時,都不能私自在家進行推拿。「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兒推拿治療前,必須要有明確的醫生診斷。」張凱特彆強調說,如果家長並不能夠非常知曉孩子的病情,一定要先送患兒到醫院就診,切莫因為疏忽延誤了病情。

TIPS:小兒推拿的穴位及手法

1.脾經

【位置】在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線。或拇指羅紋面。

【操作】醫者用左手握患兒之左手,同時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兒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兒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稱為補脾經;將患兒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脾經;來回推之,稱為清補脾經。

【次數】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濕熱、消食積、化痰涎。

【主治】體質虛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嘔吐、泄瀉、傷食、痢疾、便秘、黃疸、痰濕、咳嗽、便血及斑、疹隱而不透等症。

【臨床應用】補脾經能健脾胃、補氣血。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消瘦等症多與推三關、捏脊、運八卦等合用。

2.胃經

【位置】在大魚際橈側,赤白肉際處。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稱為清胃經;反之為補,稱補胃經。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中焦濕熱、消食和胃、降逆止嘔、除煩止咳。

【主治】噁心嘔吐、煩渴善飢、呃逆、噯氣、吐血衄血、食欲不振、腹脹、口臭、便秘等症。

【臨床應用】清胃經能清中焦脾胃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咳。用於治療噁心嘔吐、呃逆、噯氣、吐血衄血、煩渴善飢、食欲不振等,多與清脾經、揉板門等合用。補胃經能健脾胃、助運化,常與補脾經、揉中脘、摩腹等配伍。

3.肺經

【位置】無名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用推法,自無名指掌面末節指紋起推至指尖為清。稱清肺經;反之為補,稱補肺經。

【次數】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熱、補益肺氣、止咳化痰。

【主治】感冒、咳嗽、氣喘痰鳴、自汗、盜汗、面白、脫肛、遺尿、大便秘結、麻疹不透。

【臨床應用】清肺經能宣肺清熱、疏風解表、止咳化痰。主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痰鳴、鼻乾、鼻流濁涕等症。多與清天河水、退六腑、運八卦等合用。補肺經能補益肺氣,主治肺氣虛損、少氣懶言、面白、自汗、盜汗、遺尿、脫肛、大便秘結等,配伍補脾經、推三關、揉二馬等。

本報記者 劉玲/文 實習記者姚晉麗/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