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城遺址挖掘者講述故宮良渚文化大展:玉器見證五千年歷史

關於良渚遺址的發掘過程,劉斌是30年來的見證者。

從1986年開始參與反山墓地的發掘,到1987年參與瑤山遺址的發掘。直到2007年,他發現了真正的良渚古城。

“從發現古城到現在,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良渚申遺成功,對我來說確實是件非常榮幸的事情”,30多年前,剛剛從吉林大學考古系畢業的劉斌到了杭州,開始參與浙江的考古工作。如今,他已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從4個故宮大的良渚內城,到6.3平方公里的成片城址、糧食倉儲倉庫、14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利系統,多方面見證著5000年前的這片遺址進入了文明——古方國時代。

劉斌說,12年來,關於良渚古城遺址的發掘可能還不到十分之一,但這並沒有阻礙5000年的文明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2019年7月6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5項世界遺產。

“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武英殿展覽現場

良渚為何受到如此廣泛關注?

劉斌介紹,良渚的重要性,首先是從考古的角度,對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界定。

“人類歷史文明距今5000年歷史,最早的有埃及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在5000年左右開始進入國家社會。從我國史書記載來看,我們有4000年歷史,但從考古角度能夠看到的,殷墟的歷史是3600年左右,這一直是國際學術界對中國東方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的歷史印象。”劉斌由此闡釋,良渚遺址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也因為它確確實實證明了5300-4500年前,在長江下遊地區存在的國家社會組織,而且這樣的國家組織不亞於古埃及文明。

“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展覽開篇以5000年的良渚王國、3600年的商周、2200年的秦漢、1400年的秦漢等時間線索,說明良渚對於中國文明歷史的重要性

良渚在今天得以被世界認識,不得不提及的,是已經故去的考古界泰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先生。對於考古界來說,古文明的尋找是考古最為重要的,從蘇秉琦到張忠培,考古學家們都在不斷尋找著中華文明的起源。

而良渚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使得張忠培不斷在學術界強調良渚的重要性,他一直認為良渚文化和仰韶文化都對中國歷史影響很大,而在城址被發現之前,這在學術界並沒有得以證實。如今,良渚文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同時,良渚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長江流域在5000年前存在的獨立文化起源。良渚玉文化在陝北出土也證實,文化的傳播能夠推測出當時在長江、黃河流域,中國的文明起源像“滿天星鬥”一樣,散布在中國的各個地方。

張忠培先生生前與劉斌

如今,國家文物局組織了“考古中國”的課題,其中長三角的課題就是以良渚為代表的文明模式的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60多個人的團隊有40多個團隊在考古一線,參與良渚相關考古的團隊則有十幾人。

良渚古城,代表著古代文明的一個都城,而圍繞著良渚古城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在如今的上海、江蘇、浙江等地都有很多高級的墓葬,它們與良渚古城組成的統治模式依然有諸多疑問等待揭開。

良渚遺址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古城?

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的中廳位置,展覽現場用沙盤和衛星地圖的方式呈現了良渚古城遺址的全貌。

“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展覽現場以沙盤的方式呈現良渚古城遺址

劉斌介紹,80年代挖掘反山墓的時候並不知道墓葬是在城裡,1992年發現了宮殿區,2007年才發現城,也就是良渚最為核心的區域,被稱作“內城”。

內城南北長1900米,東西長1700米長,相當於四個故宮的大小。2010年,又找到了良渚的外城,圍繞著內城擴寬一周,共6.3公里,也就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的範圍。

內城的設計利用了兩座山的拐角,城內則是以水陸結合。中心是宮殿,宮殿外住的是製玉、製漆器的工匠。

這片6.3平方公里的遺址,很像北京城的格局。其結構的設計跟後來的都城格局都是一脈相承的,在城外,有11條水壩組成了一個很大的水利工程。

良渚古城糧食倉儲區域和被燒掉的糧食

宮殿區域一側還發現了糧倉,雖然糧倉是三面環水的防火設計,但是考古發現,早期糧倉依然有曾經失火的跡象,燒掉了很多糧食。經過精細的測算,糧倉應該可以儲存20萬公斤糧食。

總體看來,良渚遺址的整個城市規劃是非常先進。

早於大禹治水千年:申遺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都說“大禹治水之後定九州”,意味著水利工程對於國家文明產生的重要性,而良渚遺址的水利系統,也是其能成功申遺的重要標準。

劉斌介紹:“良渚的治水比大禹要早1000年,這也是我們目前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個古代水利系統,它有11條水壩組成,水庫面積有14平方公里。”

城裡的水源來源於山上引下來的河道,上遊距古城大概14公里的位置,規劃了一座水庫,水庫可以蓄水,也有大壩。河道引進城內,既可以使用水,又形成水陸交通,能把上遊山區的木材運到城內修宮殿。

良渚古城水利布局圖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兼具防洪、防潮、航運、灌溉和灘塗圍墾等綜合功能。在考古角度來看,治水體系其實跟國家的產生、文明的產生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成為國家和文明產生的有力證據。

良渚古城治水體系的工程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村莊級的量級。“據估算,整個古城水利系統的土石方量加起來有七千多萬方,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年組織實施這樣一個超大工程,其背後的社會組織一定是一個國家級的。”

這樣的超大工程,往往涉及複雜的組織機構、人員管理和社會動員, 同時對於水工建築物的牢固可靠程度也有較高的標準要求。

當然,這樣的工程還要有指揮的人,有一種社會組織和凝聚力,這也是社會文明和國家產生的重要條件。而良渚水利工程遺址中被發現的土壩, 就足夠符合當時的技術要求。據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專家通過GIS軟體,對良渚古壩系統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 發現其可有效阻擋該流域短期內960mm的連續降水, 即可抵擋該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

良渚玉器與古代中國

成功申遺後的第10天,2019年7月16日,“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匯集了全國9個省市17家文博部門的260件(組)館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後首次亮相。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10月20日,不單獨售票。

其實此次展覽早已籌備多年,是張忠培先生生前與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探討的展覽,此次恰好在良渚遺址申遺成功之際正式推出,也是機緣巧合。

展覽通過四個部分,完整、系統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國家特徵和對後世文化的影響,科學、全面地詮釋良渚文明在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中的重要貢獻和獨特作用。同時,武英殿東、西配殿展出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研究和保護申遺歷程,讓觀眾走近五千年前的中國早期文明,並了解今人在保護和研究工作中所做的努力。

作為此次展覽的策展人,複旦大學教授高蒙河向藝術頭條介紹,此次展覽可謂是“前無古人”的一次展覽,這是良渚申遺成功之後,集結了17家文物機構收藏的良渚玉器,首次大規模展出。同時也是良渚文化裡最重要的兩件玉器“琮王”和“鉞王”同時展出。

玉琮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12:98 浙江省博物館藏

其中展覽中最重要的兩件玉器“琮王”“鉞王”共同出土於反山12號墓。“琮王”是至今發現的最大的一件玉琮,重6.5公斤,通高8.9厘米,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所以被譽為“琮王”。

琮體四面由中間的直槽一分為二,又由橫槽分為兩節,每節上下兩部分,每部分各琢刻一神人獸面紋圖像,共八個圖像,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兩種技法雕琢而成。在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線每兩節琢刻一組簡化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紋圖案,左右對稱。這一種人與獸的組合圖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展覽現場展開的玉琮神人獸面圖案

展覽將這件玉琮表面雕刻的神人獸面紋展開放大呈現於展覽現場,呈現了良渚早年完整的神像的圖形,自上而下為神人、獸面、獠牙、鳥爪等圖案。劉斌介紹,此前對於玉琮紋飾的研究更多的是認為饕餮,這件玉琮出土之後,研究對於良渚的信仰有了真正的認識,是一種國家形態的神權和王權的壟斷。

玉鉞(組件)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12:100、105 浙江省博物館藏

同樣出土於反山十二號墓的玉鉞,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的玉鉞,堪稱“鉞王”,通長17.9、上端寬14.4厘米、刃部寬16.8厘米、最厚0.9厘米。這種豪華型玉鉞是王的權杖,象徵著權力與威嚴,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裝配玉瑁和玉鐓。玉瑁造型取自於神徽的冠帽,體現了王權神授。

武英殿後廳以“琮王”和“鉞王”為中心,展廳右側單元展出國王的“反山十二號墓”,左側單元展出王后的“瑤山十一號墓”(圖片來源於故宮官方)

兩個墓葬單元均以出土玉器成組集體展出(圖片來源於故宮官方)

展覽的另一大亮點是:將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墓“反山十二號墓”與“瑤山十一號墓”出土玉器以整個單元的方式展出。這兩座墓分別代表良渚最高統治者國王的男性墓葬與代表王后的女性墓葬,其出土文物價值皆屬良渚遺址最高規格。

其中,反山12號墓是已經發掘的24座墓中等級最高的王族墓地,“琮王”和“鉞王”都出土於此,表現了良渚社會神權、王權集中於一人的統治形態。這也是早期的國家形態,展覽稱之為“神王之王”,也就是王就是神的階段。

瑤山11號墓出土情況

整個墓葬規模中,女性貴族墓為8座。位於瑤山墓地北排中部的11號墓隨葬玉器以璜、成組的圓牌、鐲、各類飾品和紡織器具為主,無論從數量、種類還是品級上都屬於良渚文化女性墓之最,也超過了多數男性貴族的族墓。

良渚墓葬隨葬級別呈現出來的社會階層

在兩個墓葬單元之外,展覽對於良渚出土的玉器進行了總體分類介紹。從良渚墓葬出土的玉器中,能夠反映出來社會等級主要分四個以上:王和王族、貴族、工匠和武士、平民。從考古的角度來說,這種社會等級的複雜程度代表了一種國家形態。

毫無疑問,良渚玉器令人最深刻的即為玉琮,展覽除了展出“琮王”之外,還展出了跨越良渚文明千年的玉琮,玉琮首創就是良渚文化,琮屬當時社會的高等級貴族所有,是溝通天地人神的禮器。琮大多內圓外方,中部貫穿,四角刻畫神人獸面像,蘊含著良渚先民的宇宙觀和精神信仰。

良渚出土早期的圓形玉琮 出土於浙江余杭觀山遺址 杭州市余杭博物館藏

神人獸面紋玉琮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上海 上海博物館藏

玉琮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江蘇 常州博物館藏

十二節玉琮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江蘇 常州博物館藏

展覽中展出多件玉琮,從玉琮的形製可以追溯良渚時期玉琮從早期的圓形逐漸演變成後來出土中常見的方形,並不斷立體化、加高,加工切割更加精細化,裝飾紋樣也越來越簡單。

玉璧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2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左側為埃及古文化中鳥的符號,右側為良渚某玉璧刻畫的符號

玉琮之外,玉璧是另一種禮器,體現了貴族對財富的佔有。玉璧大多通體素面,少數玉璧刻畫有鳥立高台的符號。

劉斌介紹,良渚文明早期玉璧並不是十分重要。良渚晚期,受到天圓地方的思想影響,良渚晚期的玉璧大多用來祭神,並且晚期的玉璧上會刻畫一些紋飾,例如鳥的符號,甚至跟埃及某些器物上的刻畫非常相似。再到後來,玉璧成為國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權力象徵。

玉鉞組件 良渚文化時期 出土於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14 良渚博物院藏

象牙權杖(複製品) 良渚文化時期 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出土 上海博物館藏

象牙權杖(複製品)局部

鉞是斧演變而來,象徵權力與威嚴。在良渚文明中,鉞首先是一個權杖,從打仗的過程中演變而來,同樣也代表神權、王權,所以良渚出土的豪華型玉鉞,是國王的權杖,上下多配玉瑁和玉鐓,玉瑁是指權杖的上端,像是國王的帽子,形製像是神人獸面像的冠帽。可想而知,這樣的設計理念就意味著在向社會宣告,我的權力是誰給的?代表著神聖,所以鉞的造型就是甲骨文“鉞”字的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就是根據鉞的形象畫的。

象徵著王權的國之禮器之後,良渚玉器出土的另一門類是貴族配飾。良渚時期的墓葬出土的配飾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就像是軍人戴肩章看級別。

貴族配飾主要包括三叉形器,成組的錐形器,成組的半圓形器,冠狀器等頭飾和璜組配件以及各類串飾等,裝飾紋樣均以神人獸面像為主,佩戴者多成為神的扮演者。也包括女性貴族的項鏈、胸飾、鐲、串系管珠等,還有象徵身份的以璜、圓牌的組合,還有鳥、龜、魚、蟬等動物造型的玉器。

神人獸面紋玉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時期 浙江余杭瑤山遺址M7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玉三叉僅出土於男性貴族大墓,放置在墓主人頭部的位置,一般每個墓葬僅一件,中間會鑽孔,可能是用來穿其他物件。

成組的玉錐形器 良渚文化時期 浙江余杭瑤山遺址M2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成組的玉錐形器也是男性的頭飾,分布僅限於良渚古城和周邊區域,件數多以3、5、7、9、等單一數字為主,數量的多少與墓地主人的等級高低密切相關。

成組的半圓形器 良渚文化時期 浙江余杭瑤山遺址M14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成組的半圓形器一般是由4件組成一組,多分布於墓主人的頭部,半圓朝下放置,推測是縫製在帽子上的,一般出土這種玉器的墓主等級和身份都比較高。

玉冠狀器 良渚文化時期 浙江余杭瑤山遺址M15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瑤山11號王后墓出土冠裝飾 浙江省博物館藏

良渚玉器出土比較多見的是冠狀飾,冠狀飾的設計就像是神像的帽子,通過一個梳子把它插在頭上,在反山、瑤山的貴族墓地裡,每一個墓葬都出土了冠裝飾,也是代表神的象徵,就像是把神的帽子戴在墓主人的頭上,他就是神的代言人。除了貴族,普通墓地裡大約在數量幾百個墓地中會有兩三個巫師也會戴冠狀器。

玉璜管組佩 良渚文化時期 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2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瑤山11號墓玉璜出土情況

瑤山11號墓出土玉璜

瑤山11號墓出土玉璜與圓形器組合

瑤山11號墓出土玉璜,一般女性墓葬多隨葬一件玉璜,但此墓出土數件,可見墓主人等級之高

玉璜多是女性首領最重要的配飾,多放置於女性貴族的重要位置,多是掛在脖子上,放置在胸前。紋飾也多是良渚人信仰的紋飾。

瑤山11號墓出土玉鐲

瑤山11號墓出土串形玉器

以上便是本文對於展覽中展出的主要玉器進行解讀。張忠培先生認為,良渚遺址是中華文明當之無愧的見證。良渚文化是中國史前時期最為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以玉器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遺產價值的重要承載要素。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數量之多,品類之豐,雕琢之精,達到了中國史前玉器文化的巔峰。

良渚國王和權貴通過一整套標識身份的成組玉禮器及其背後的禮儀制度,達到對神權的控制,從而完成對王權、軍權和財權的壟斷,以大量玉禮器隨葬的良渚文化大墓,集中體現了王者的高貴以及男女貴族的分工,良渚文化所創造的玉禮器系統以及君權神授的統治理念,也被後世的中華文明吸收與發展。

此次展覽的參展部門包括良渚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館、杭州市余杭博物館、桐鄉市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海豐縣博物館、封開縣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17家文博部門。

該展覽不單獨收費,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入院後可免費參觀。

THE

END

本文作者:劉倩

攝影:陳耀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