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失利後,小米電視再遭華為猛攻

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羅麗娟

在智能手機市場激烈對戰後,小米與華為的戰火已經蔓延到了智能電視。

“友商賣多少錢,我們就賣一樣的價錢,配置全面高於友商。”5月26日下午,Redmi10X發布會上,在公布Redmi智能電視X系列價格時,小米集團副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火藥味十足。

而所謂的友商,不是別人,就是華為旗下的榮耀品牌。一周之前,在榮耀智慧生活新品發布會上,榮耀總裁趙明發布了榮耀智慧屏X1系列。

兩個系列的智能電視產品定價確實完全一致:65寸均定價3299元,首銷優惠價均為2999元;而55寸定價2299元,首銷優惠價均為1699元。

在產品命名和配置上,雙方也出現了多項“撞車”:榮耀是智慧屏X1系列,Redmi是Redmi智能電視X系列;雙方均擁有65英寸、55英寸、50英寸三個版本;都搭載四核高端電視芯片,採用A73*2+A53*2架構高性能CPU;二者均支持MEMC視頻運動補償技術。

但對於產品層面的“撞車”,盧偉冰稱,"這一切真的是很湊巧,沒有任何故意為之的成分在裡面。"

只是,在市場定價和50寸電視的發售時間上,小米已直接放話:“友商什麽時候發售,我們什麽時候發售,友商什麽價錢,我們什麽價錢”。

雙方的價格戰瞬間激發了用戶的熱情,尤其是55寸的價格讓很多用戶都覺得“真香”。對於一台售價僅1699元的55寸智能電視來說,榮耀智慧屏X1和Redmi智能電視X的很多配置都是過去不敢想象的,這正是用戶感到興奮的原因。

比如MEMC運動補償技術,它是通過對運動軌跡的預估,對畫面進行插幀增強,消除低幀率資源在高幀率螢幕播放時的畫面拖尾與虛影,可以讓顯示畫面更加流暢。對於電影、體育賽事來說,是提升觀看體驗的利器。

過去這項技術通常只在中高端電視上出現。盧偉冰認為,MEMC運動補償技術作為中高端電視的分水嶺,是最直觀辨別高、中端電視的標誌技術之一。

在網絡上,榮耀智慧屏X1和Redmi智能電視X的熱度都在快速提升,越來越多比較“哪個產品更好”的提問開始迅速出現。

這是國內智能電視霸主小米遭遇的最激烈的挑戰,畢竟在過去幾年,小米打著性價比的標簽,在國內智能電視領域幾乎沒有敵手。

隨著華為的入局和主動出擊,形勢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1

小米電視漸失性價比

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榮耀新品,Redmi這次看起來拚了全力。

在新品發布會上,盧偉冰重點介紹了Redmi智能電視X系列對比榮耀智慧屏X1系列的優勢——邊框更高端,Redmi是金屬邊框而榮耀是塑料邊框;音響更好,Redmi是4x12.5W揚聲器而榮耀是4x10w揚聲器;記憶體更大,Redmi是32GB而榮耀是16GB;Redmi還有遠場語音+aiot而榮耀只有遠場語音。

在發布會上,盧偉冰沒有再提“性價比”,他創造了一個新詞匯,“同價高配”,他稱這個詞的意思是“產品比你好,價錢跟你一樣。”

對於這個新表述,小米集團公關部門給出了進一步的解讀,認為“同價高配”是比“極致性價比”、“性價比之王”更好的表述,“避免部分人對‘性價比’的誤解,又把性價比的本質說得更清楚了。”

但是,對於Redmi智能電視X是不是真的“同價高配”,外界卻存在爭議。

有一些觀點認為,Redmi智能電視X系列並沒有體現出“同價高配”的特性,比如網絡上流傳的一張榮耀和Redmi的對比圖中,總結了很多兩款系列的差異。按照這份表格的說法,Redmi在芯片、色域、畫質增強技術以及一碰投屏、熄屏音箱等軟體互動方面都要弱於榮耀。更重要的是,相對於榮耀重點提到的“無廣告”,Redmi無法做到。

網絡上流傳的榮耀智慧屏X1和Redmi智能電視X的對比圖

儘管Redmi和榮耀的產品價格一樣,但是在一些社交網站和第三方導購社區中,榮耀似乎更受歡迎。

以知乎為例,榮耀智慧屏X1系列受到了82%的用戶推薦,這一比例高於Redmi智能電視X65的59%。在“什麽值得買”app中,同樣是1699的價格,認為“榮耀智慧屏值得”的用戶高達95%,而認為Redmi值得的用戶只有46%。

在實際的銷售表現上,榮耀智慧屏X1迎來了不錯的開頭。按照榮耀方面發布的數據,5月25日,65英寸新品首銷,僅2小時銷量就破萬台,最終取得了京東、天貓電視品類單品銷量&銷售額雙第一的成績。不過小米的65寸以及這次外界最為矚目的雙方55寸智能電視,目前京東、天貓平台都沒有顯示榮耀和Redmi的預定數據。

在榮耀的猛攻面前,小米電視引以為傲的性價比開始受到了衝擊。

在一個業內人士看來,1699元是讓小米很難受的價格。Redmi智能電視X比不少此前小米其它的55寸電視配置更高,但價格卻更低,從而讓小米電視產品陷入了兩難——不降價影響銷量,降價損失很大。

對於小米電視來說,性價比一直是其主打的王牌,也是其崛起的法寶。2013年9月,小米公司推出智能電視產品,經過六年的發展,電視已經是小米除手機之外最重要的一塊業務。

小米財報所示,2019年小米電視全球出貨量達到1280萬台,其中國內出貨量達到1046萬台,成為首個年出貨量突破1000萬台的電視品牌。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隨著小米電視的國內市場份額的穩固,小米電視懈怠、失去性價比的聲音也偶有出現。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最近兩年小米電視在產品更新上有所減慢。從時間間隔來看,從小米電視4到小米電視5是小米電視間隔時間最長的一代,2017年3月21日在2017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小米公司發布小米電視4,而直到兩年後的2019年11月5日,小米電視5才發布。而之前從小米電視一代到二代間隔7個月,二代到三代間隔一年五個月,三代到四代也是間隔了一年五個月。

在產品質量上,小米電視近年來也受到了同行的挑戰和用戶的質疑。

2019年6月,酷開電視舉行了一場酷開65C60與小米E65A兩款售價相近的電視進行拆機比較,通過工藝材質、配置與安全性能三個方面展示了酷開電視和小米電視的質量,結果按照酷開電視的說法,小米電視在組裝工藝、安裝配件、內部構造方面都不如自家的產品。

在榮耀電視發布後,微博數位博主@搞機鴨、@笪屹超人、@釗哥科普、@李沛超等人將小米電視不同機型和榮耀智慧屏做過五次直播拆機對比,但拆機的結果都不利於小米電視。

從銷量來看,小米電視已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近日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一季度全球電視出貨量數據(預估),其中顯示,在全球前五大電視品牌出貨排名中,小米出貨量環比降幅最大,超過50%,降幅不僅大於三星、海信、TCL等,也遠超過行業平均水準。

2

華為攻,小米守

多年以來,在多個行業,小米都扮演著“鯰魚”的角色——入局則攪和及激活整個行業。

2013年9月,小米公司推出智能電視產品。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之所以做電視是希望對電視的定位進行調整,將電視視為放大版的手機,手機則是電視的遙控器,“終有一天會把電視螢幕變成手機顯示屏,電視屏是無所不在的,我們到辦公室、會議室,把手機放到桌子上,我們的手機就跟螢幕聯繫上了,你可以無所不在的使用大屏。”

多年以後,當小米逐漸成長為國內電視行業龍頭的時候,華為成為了新的“鯰魚”。2019年,經過長時間的謀劃,華為以及旗下榮耀品牌分別推出了“智慧屏”。

和當年小米一樣,華為也提出了新的理念,他們沒有單純的把智慧屏看成是電視。按照榮耀總裁趙明的說法,智慧屏是電視的下一代,一個新的產業發展方向。

華為之所以要進軍電視行業,看中的是AIoT的入口價值。2018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MWC大會上更新了5G時代華為"1+8+N"全場景戰略,電視首次成為8個品類中的一環。

華為將智慧屏和手機放到了同樣的高度:兩者將形成用戶智慧生活的雙中心,手機是用戶個人中心,智慧屏則會成為家庭智慧中心,不僅是家庭的影音娛樂中心,還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和多設備互動中心。

為了拿下足夠的市場份額,早在2019年3月,智慧屏還未發布時,就有來自供應鏈行業的消息指出,華為電視的目標是一年銷售1000萬台,衝擊電視行業第一名。

這意味著華為要向佔領第一位置多年的小米發動猛攻。

但是從過程來看,華為的進展並不順利。2019年,華為和榮耀分別發布了智慧屏產品,產品定位於中高端,價格最低的產品是榮耀智慧屏標準版,售價3799 元,而華為的65寸智慧屏價格高達6999元。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認為,華為和榮耀較高的價格並沒有直接對市場老大小米造成多少衝擊,“自上市以來,榮耀智慧屏遲遲打不開銷售局面。”

近來,榮耀智慧屏開始放下身段開打價格戰,尤其在55寸的電視產品上。這被外界看作是華為的破局之戰。

值得注意的是,榮耀選擇55寸作為突破口非常巧妙,這是目前市場上銷量最高的尺寸。

按照奧維雲網的數據,2020年2月中國彩色電視市場產品尺寸結構中,第一尺寸為55英寸,佔比高達29.3%;中怡康數據也顯示,2020年五一促銷期間,55英寸成為線上電視零售量佔比最高的尺寸,零售量份額達28.2%。

“目前看,榮耀智慧屏調整了打法,通過降價獲取市場,當市場份額穩定下來之後,再通過推新產品的方式把價格逐步拉上去。”劉步塵認為。

作為進攻者,華為除了主動開打價格戰,在技術方面也有一些優勢,比如芯片,而這恰恰是小米所缺乏的。

趙明曾經表示,早在2014年海思就推出了首顆4K電視芯片,從2016年開始,眾多電視廠商均採用了華為海思芯片。相關數據顯示,海思在國內電視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0%,為康佳、海信、夏普等品牌供貨。

相比之下,小米使用的還是晶晨半導體的芯片。按照業內的一些看法,搭載芯片不同也導致了小米電視在開機速度、視頻加載速度、應用加載速度等方面都落後於榮耀智慧屏。

不過對於已經連續五個季度獲國內銷量第一的小米電視來說,作為防守方,小米電視也並非無牌可打。

相較華為,小米電視擁有從32寸到98寸的龐大產品線,覆蓋了各種用戶的需求,而華為目前只有50寸、55寸、65寸、75寸四種尺寸的產品。

龐大的產品線加上長期奠定的市場基礎給小米贏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按照劉步塵的說法,2021年底之前,華為智慧屏+榮耀智慧屏,銷量不可能超越小米+Redmi電視,“但是,三年之後會不會超越?不好講。”

長遠來看,小米電視會不會重蹈之前小米手機從中國市場第一到被華為超越的覆轍,這是外界頗為關注的話題。

近期,小米也開始對電視部門進行人事調整。5月9日,小米發布新的人事任命,原暴風TV CEO劉耀平出任小米電視部總經理,而原小米電視部總經理李肖爽“讓位”,出任大家電部總經理。

劉耀平執掌小米電視引發外界關注,事實上,劉耀平最引人矚目的履歷不是其掌舵暴風TV,而是劉耀平在傳統電視企業任職多年的經歷。

在掌舵暴風TV前,劉耀平曾在創維工作13年,歷任創維集團市場總監、行銷總經理、創維集團彩色電視事業本部副總裁。百度百科顯示,劉耀平在2007年打造“酷開”品牌,被譽為“互聯網電視第一人”。

除了線上的經歷,劉耀平在線下也有著多年的磨練。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創維銷售渠道管理非常的嚴苛,而且敢打敢拚。

因此,劉耀平的加盟,在外界看來意味著小米也將拓展線下的銷售渠道。據奧維雲網調研統計,2019年中國電視零售分布情況為:線上佔比53.9%,線下佔比46.1%,幾乎是1比1的關係。

早在2018年,時任小米電視負責人的王川就表示,要將重點放在線下渠道,但進展一直不樂觀。

時任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

數據顯示,小米電視的主要銷售渠道來自線上,線上、線下零售佔比為8:2,線下常年進不了市場前十。渠道分布失衡,對於小米電視而言意味著難以下沉,在傳統品牌能夠異塵餘生到的低線城市和農村,小米電視或許還有很大的空間。

3

傳統電視的兩難:價格戰還是出海?

在華為和小米在電視領域展開激烈爭奪的時候,其它電視廠家甚至處於失聲的尷尬狀態。

“比較尷尬的是傳統電視企業,榮耀和Redmi在那兒‘唱二人轉’,有意無意間把傳統大佬們放在了可有可無的監視者位置上。”劉步塵稱。

為了應對市場衝擊,一些傳統電視品牌加入了價格戰,比如酷開。在榮耀和Redmi打出1699元的低價後,酷開電視官方微博發文宣布旗下兩款55英寸的產品也將降價出售。

但是價格戰意味著對利潤的侵蝕。劉步塵透露,目前電視行業平均毛利率大約在20%,淨利率好的在2.5%,差的大約在-1%。

對於小米而言,硬體利潤的下降還可以用廣告來彌補,雖然面臨榮耀的挑戰,但小米不太可能放棄廣告方面的收入。

小米電視部前總經理李肖爽曾表過的一種觀點是,消費者討厭的其實不是廣告本身,而是劣質的廣告,“廣告跟用戶沒關係的就是純廣告,跟用戶有關係時,廣告可能就是及時雨。”

不過對於其它家電廠商來說,由於生態體系和黏著力不及小米,廣告變現能力也較弱。華星光電副總裁廖騫曾透露,小米電視的 ARPU值( 每用戶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基本能做到 70 — 80 元人民幣,而TCL、創維、海信等大約僅有 25— 35元 。

面對激烈的競爭,傳統電商廠商還有一路條就是選擇出海。事實上,隨著互聯網電視在國內的興起,過去幾年,創維、TCL、海信等電視廠商摸索出的避開低價競爭的路子,就是開拓海外市場。

海外收入已經成為TCL、海信等廠商主要的收入來源。TCL電子公布2019年全年財報顯示,其全球電視機銷售量達3200萬台,居全球第二;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曾表示,TCL海外收入佔比已超過一半,增長速度超過國內市場。

而海信在2019年全球電視銷量超過2000萬台,其中美國海信品牌業務增長超過50%,另外,隨著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95%股權的逐步完成,海外市場的銷售比例或將會更大。

電視廠商熱衷於出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相對國內市場,海外市場普遍競爭不太激烈,是利潤相對豐厚的市場。

以美國為例,電視價格普遍要高於國內。以TCL 在美國銷售的一款55英寸5系列電視為例,售價為529.99美元(大約人民幣3781元),幾乎是國內普通55寸電視價格的兩倍。

除美國外,印度也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近期智能手機新品牌Realme在印度發布了32英寸和42英寸兩款全新智能電視,32英寸的售價為12999盧比(大約人民幣1200元),42英寸售價為21999盧比(大約人民幣2000元),均遠高於高內。

有意思的是,不僅傳統的電視廠商在出海,近年來小米也開始探索海外市場。2018年2月,小米電視登陸印度市場,並在該年成為印度第一大智能電視品牌。

按照IDC監測數據,小米電視連續6個季度蟬聯印度第一大智能電視品牌,市場份額相當於三星、LG、索尼的總和。

除了印度市場,小米電視也陸續開拓了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以色列等海外市場。

無論是為了開拓更大的市場,還是其中有“避戰”的原因,對於這些品牌來說,前方有路,但身後仍有追兵——對於出海經驗豐富的華為來說,出海同樣駕輕就熟。

智能電視行業更激烈的決戰還沒到來。

點“在看”,變好看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