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到寺院拜佛,這三種念頭一定不要有!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寺院也有寺院的清規戒律。在家信眾若要到寺院禮佛,一定要嚴守寺院的規矩,做到如理如法,才有助於培植福報。反之,若對佛菩薩不恭敬,冒犯了佛菩薩的威儀,則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到寺院拜佛,這三種念頭一定不要有!

一、所求太多,貪念重

毋庸置疑,社會上許多人到寺院禮佛都是抱著有所求的目的,心想著到佛菩薩面前許願,只要自己心誠,佛菩薩慈悲為懷,一定會加持自己所求皆成。甚至有時候,一個願望還不行,什麽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財源滾滾等等,只要是對自己好的,都向佛菩薩祈求,這是一種迷信和愚癡,不是正信佛法。

做人切忌貪心、貪得無厭。佛教不是避風港,不是有求必應。我們拜佛,不是祈求要佛菩薩幫你實現願望,是要我們在佛前懺悔,向佛菩薩學習智慧和慈悲,自己覺悟,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佛教裡講我們要發願,發利益他人、利益眾生的大願。我們看大自然的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拜佛不是索取,而是要學會“舍”,有舍才會有得。

我們講佛門裡修行的六種智慧,即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境界、禪定、般若,其中第一個就是要學會布施,通過布施去積累福德資糧。通過學佛,清淨自己的心地,慈悲喜舍,讓自己的心和佛心相應。而且,“貪”是佛門五毒之一,也是首要的。佛陀也曾說人生八苦,求不得,所以我們一定要戒“貪”,否則所求太多,執念太重、私心太重,會離佛越遠,人生也會越苦。

二、以邪念求佛,嗔恨心太重

“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不例外,有些人到寺院拜佛動機是不善的。在生活中和誰有矛盾了,不知道該怎麽辦,就到佛菩薩面前許願,讓佛菩薩去懲罰某某某,這樣狹隘邪惡的念頭,千萬不要做,是對三寶的嚴重不恭敬。

佛教是讓人向善的,不是你的幫凶,帶著無比的嗔恨之火來拜佛,不是在攢福消業,而是在造業。我們要通過拜佛消除內心的無明火,像佛菩薩那樣心胸寬廣、包容一切。我們看彌勒佛總是開口常笑、大肚能容、歡喜自在。而放不下執念、記恨他人過失,懲罰的是自己,種惡因的也是自己,何苦呢?為何不放下呢?

三、雜念多,疑心太重

有些人對佛教不了解,一直處於迷茫、困惑的狀態,甚至一度認為它是迷信,半信半疑。這些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對任何事物難以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有些信眾到寺院拜佛、許願,只是隨大流,對佛像有敬畏感,但又不是真正的相信佛法,只是一個盲從的參與者。

你可以不信,但是千萬不要去懷疑它,甚至去挑剔、詆毀它,那就不好了。不論我們是否信佛,面對佛菩薩莊嚴的聖像,我們也要以一片恭敬和虔誠之心禮佛。因為佛代表的是善良、慈悲、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去修、去成就的無上菩提。

到寺院拜佛,這三種念頭一定不要有,確切地說是這三種心,即貪心、嗔恨心、疑心不要有。拜佛重在內心的清淨、虔誠和恭敬,沒有正確的發心,就難以獲得法益和法喜。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南無阿彌陀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