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一生所愛並非國術 他的師父聶衛平這樣評價他的棋藝

騰訊體育10月30日(文/徐思佳)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在香港病逝,終年94歲。金庸身上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寫武俠小說卻不懂國術;家財萬貫卻自甘平淡恬靜的生活。圍棋,則是他一生的愛好。

嗜棋如命:常自己和自己下棋 曾因下棋錯過考試

傅國湧所著的《金庸傳》中寫道,金庸是個“極為內向的人,不喜應酬、不善辭令,下圍棋是他最大的興趣,無人對弈時甚至自己和自己下棋”。

自上世紀30年代初執棋子以來,金庸對圍棋的興趣終身不減。是香港棋界公認的“棋癡”。初到香港,金庸常常用筆名發表一些卓有見地的棋評。金庸的棋藝在香港棋壇也堪稱一流。

在《大公報》《新晚報》工作時,金庸常和梁羽生、聶紺弩等下圍棋,還寫過《圍棋雜談》等“棋話”。在他筆下,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他對圍棋的酷愛流露在他的武俠小說中,從《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到《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都有關於圍棋的描寫,“常有人問起我下圍棋的種種來,就直接的影響和關係而言,下圍棋推理的過程和創作武俠小說的組織、結構是很密切的。

讀中學時正值抗日戰爭,烽火連天,課余常和同學下棋。他轉學到衢州中學,就帶了圍棋。據說到重慶考大學時,一天考化學,他和兩個同學在茶館歇息,偶與茶客擺下圍棋,由他下場,兩位同學觀戰,一回過神,開考已半小時,匆忙趕到考場,幸虧監考老師網開一面,破例準許進場。

棋力究竟幾何?他把段位證書裱在書房裡

《金庸傳》寫道,在金庸家中大廳的醒目之處掛著日本棋院頒發的圍棋段數證明書,是金庸從日本帶回來的,據說上面段數是一段。有一次,倪匡在他家當著溫瑞安等人的面說:“足拿了段級呢!還不是幾個人自己封的,我看他棋藝也不怎麽!”

事實上,由於創作繁忙,難有時間參加大賽磨練,金庸棋力大約只是業餘四段左右。但中國圍棋隊每次去香港比賽,都是由《明報》接待,而金庸幾乎每次都出面。為了感謝金庸對中國圍棋的支持,中國圍棋協會曾授予他榮譽六段稱號。這對於喜愛圍棋的金庸來說,真是莫大的榮譽和安慰。他也把這個證書看成是一個“寶貝”,“在他的書房裡,懸掛著由李夢華簽名的圍棋段位證書”。

金庸沉迷於黑白子的世界,不惜花錢、花時間,有人批評他“過分浪費”,他置之不理。他對推廣圍棋也很熱心,出錢、出力。80 年代,他在尖沙嘴金馬倫道買了一層樓,作為香港圍棋會的會址,每個月只是象徵性地收取一元租金。其間他向圍棋會的幾位高手學藝,圍棋會經常舉辦比賽,他都會去頒獎。後來,他與會中一位高手因圍棋會的事發生口角,一怒之下收回了房子,不再租給圍棋會。

拜師聶衛平,師父這樣評價他的棋藝

金庸曾拜圍棋大師林海峰的高徒王立誠為師,也跟聶衛平等人學過棋,金庸對“學”的要求很高,只要是拜師就一定要禮數周全,也不管聶衛平要比自己小上二十歲。

1983年,聶衛平正在廣州參加“新體育杯”的衛冕戰,金庸托人轉告他,要拜他為師,聶衛平曾經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但是兩人從未謀面,一見面,金庸就像武俠小說裡寫的那樣,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禮,比金庸小二十歲的聶衛平趕忙阻攔,說拜師可以,但不要磕頭了,從此,金庸見到聶衛平,便以“師父”相稱。金庸也因此成了常昊、古力等人的“大師兄”。

1984年“新體育杯”的決賽就是在香港金庸的家中進行的,那年是錢宇平獲得了挑戰權,向聶衛平挑戰。金庸知道聶衛平愛吃螃蟹,專門在家裡請他吃了頓螃蟹。那頓飯從下午5點一直吃到晚上10點半,聶衛平一共吃了十三隻,金庸一直在旁邊陪著。因為兩個菲律賓傭人對聶衛平稍有怠慢之意,第二天金庸的太太就把她們“炒”了。

兩年前,聶衛平曾做客騰訊體育錄製“跳水皇后”高敏主持的訪談節目,節目裡聶衛平直接將金庸說成是自己師門中的大弟子。“我們這個門裡最大的弟子是大師兄,金庸,金庸是他們的大師兄,金庸自己叫他們都是師弟。”

提到金庸的圍棋水準,聶衛平說:“這個不好說,說太高,他名不副實,說太低,與他的身份不符。圍棋,就像他的武俠小說裡說的,是世外高人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