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隆裕太后去世後紫禁城陷入混亂 太監偷珍寶出宮

1913年2月22日,46歲的隆裕太后在紫禁城長春宮病逝。她以21歲的大齡嫁給光緒帝,從未得到過寵愛,最糟糕的是大清在她手裡覆滅。說她是有清一代最為悲情的皇后(太后),應該不為過。

彌留之際,隆裕太后的境況特別淒涼。她似乎並沒有在乎自己的生死,而是對9歲的小皇帝溥儀念念不忘。

當時的媒體記述道:“清帝侍於病床之前,隆裕呻吟垂涕向清帝曰:‘孤兒寡母,千古傷心。’又曰:‘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故,茫然不知也。吾別汝之期至矣。’說畢即溘然而逝,淒涼悲慘,聞者無不傷心。”

這樣的情景,確實讓人傷感落淚。

隆裕去世的消息傳出後,紫禁城內一時無主,立即陷入混亂。很多太監趁機盜運寶物出宮。一夜之間,被盜物品價值預計超過10萬銀元。到了5天之後的27日早晨,仍有人通過西華門搬運物品。

總管內務府大臣世續進宮維持秩序,但有禁無止,根本彈壓不住那些躁動的太監宮女。後來他放出話來,說大總統袁世凱已派段芝貴帶兵入宮,對於盜竊作亂之人將逮捕法辦,這才產生了一些威懾效果。禁衛軍也拘拿了幾十個偷竊宮內物品的人,太監宮女有所收斂,秩序終於穩定下來。

民國政府簽訂有優待清皇室的協定,袁世凱決定國葬隆裕太后,個人掏腰包送奠儀一萬元,並以國務總理趙秉鈞為代表前往致祭。

同時,袁世凱發布命令:自2月22日至3月20日,全國軍人和官員持喪27天,不公宴不作樂,文官於左臂、軍人於佩刀柄端纏黑紗。所有政府機構降半旗。3月19日,在太和殿召開國民哀悼大會。

應該說,隆裕太后享受了她應有的哀榮。

國民哀悼會的發起者、參議院議長吳景濂發表公啟說:“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讚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順天應人,超今邁古。”

以堯舜比之隆裕,其讚美之意無與倫比。當時社會各界對隆裕太后的評價基本與吳景濂一致。

不過,在喪葬費這方面,無論是皇室還是民國政府都非常為難。袁世凱要求喪葬禮節一律從優,經測算,包括修建陵墓在內大概需要一千萬元。

當時民國政府已經揭不開鍋,正在跟列強談借外債事宜,一千萬元肯定拿不出來。而皇室也捉襟見肘,原本的稅收和來自各地的進貢自然是沒有了,民國政府承諾每年400萬元的優待費仍然處於拖欠狀態。

後來,袁世凱令財政部設法籌措了二百萬元,足以完成風光體面的喪葬禮儀。

4月3日,隆裕太后的金棺運往清西陵“暫厝”(崇陵尚未修好)。奉移時,由民國政府的儀仗隊、軍樂隊前引,傳統的滿族執事隨後。梓宮用的是96人“皇杠”,一直抬至前門火車站,用慈禧太后曾經使用的專列運至河北易州梁各莊行宮。

當年12月,崇陵竣工,隆裕太后與光緒帝一起入陵安葬。

參考資料:宋玉紅《中國末代皇后隆裕喪葬禮儀》,馮佳《“國”與“君”——政治文化視角下的隆裕太后葬禮》,1913年《申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