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九大因素,早知道,早預防!

心腦血管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它每年奪走約1500萬人的生命,接近世界總死亡人數的1/4。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總人數約2.7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病,每年有300多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疾病死因,且死亡率還在不斷攀升,不僅如此,在我國,高血壓患者有2.7億,糖尿病患者有1.1億,高脂血症患者2.5億,煙民3.6億,肥胖及超重人群4.2億,這些龐大的群體,都可能是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潛在人群。


如此駭人聽聞的龐大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心腦血管疾病無情奪去,讓人痛心過後感覺生命的脆弱的同時,我們應系統了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和預防知識。

九大因素誘發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指由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其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七種。


危險因素一:高血壓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大的獨立危險因素,超過半數的心腦血管病發病與高血壓有關。血壓升高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損傷心腦血管、腎臟、大動脈等,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


危險因素二:高血脂

高血脂長期得不到控制,就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這樣血液中就會有大量的脂質沉積,導致血流異常,長此以往,還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內皮上,長期黏附在血管壁上,嚴重損害動脈血管內皮,久而久之,形成血管硬化,極易出現血管破裂出血,對人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

危險因素三:高血糖

血液中長期持續性的高血糖會對動脈血管的內皮細胞以及連接細胞的介質造成「侵蝕」,致使血管內皮細胞壞死脫落,細胞間的聯結被破壞,血管壁變得坑坑窪窪,就在內皮受損的部位上,血脂、血小板等凝結集聚,變成了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斑塊,使動脈血管變硬,並且越來越狹窄,阻礙血管血液供應,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四:肥胖


肥胖者的體表面積比正常人增大,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增加,伴隨而來的就是每搏輸出量和心搏出量的增加,從而加重了左心室的負荷。體重的增加以及進行體力活動時,左心室舒張末容量和充盈壓增高導致心臟前負荷加重,從而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擴張。再加上大多數的肥胖者都有高血壓病史,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左心室進一步擴張,心肌需氧量增加。因此,肥胖者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併冠心病時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危險因素五:吸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發病率為不吸煙者的3.5倍,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6倍,蛛網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煙佔第一位。煙鹼可促使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收縮,引起血液黏滯因素的升高。

危險因素六:年齡

很多人的心腦血管病風險從40歲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近年來更是有了年輕化的趨勢。另外,女性從45歲左右開始進入更年期,體內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雌激素水準開始下降,尤其在絕經期後,心臟病風險更是明顯增加。


危險因素七:貪涼


到了夏天有些人喜歡洗冷水澡、喝冷飲,吃冷食,洗冷水澡,但是,在炎熱的夏季,當身體突然遇冷,就會導致體內的血管驟燃收縮,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冠心疾病患者出現心絞痛、心衰患者出現感染心衰、心腦血管患者甚至嚴重的還可能會出現暈厥、猝死等危機。

危險因素八:大量出汗

氣象熱,皮膚、呼吸道中的水分蒸發和排出速度加快,加上人大量出汗,體內水分丟失會增加,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血液就會變黏稠,流速變慢,血栓會不知不覺形成,進而誘發心絞痛、腦血栓、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風等疾病。


危險因素九:遺傳

醫學上認為,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有心腦血管疾病,子女患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銘記這7點

心腦血管疾病雖可怕,但並非不可防治。相關研究顯示,80%的心腦血管疾病是由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引起的,其中高血壓佔35%,抽煙佔32%,高膽固醇血症佔11%。而這些危險因素,完全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來避免。建議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以下7點。


合理膳食


患有心腦血管的朋友來說,夏季的飲食也是有講究的,日常的飲食盡量選擇容易消化、口味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果。另外對於食物,一定要要低鹽、低脂、低熱量、低膽固醇,多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並且對於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或者是不吃。


遠離煙草

生活中要盡量做到不吸煙,還要注意遠離二手煙。 適量運動。建議在運動時,心率要維持在「170-年齡」這個水準上。因此,可多選擇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


心情愉悅

相信大家都知道,任何疾病的治療,最重要的輔助就是積極樂觀的心態,心腦病更是這樣,研究發現,笑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血壓也相對穩定。


不要貪涼

溫度較低的冷氣機房並不是心腦血管患者的避暑好選擇,冷氣機不要調到16℃或者較低的溫度,只需要開到26-28℃就可以了,最低的界線也不要低於24℃。


適當的多飲水


在夏季由於氣溫升高,導致我們身體新陳代謝過快,水分蒸發很容易出汗。而如果流汗的比較過度的情況下,我們身體內的電解質很容易會出現紊亂的情況,所以當你流汗較多的時候,不妨喝點淡鹽水或是糖水來進行補充。


生活作息規律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因為這樣做能夠幫助你穩定體內的血壓水準,包括按時起床、定時吃飯、適量鍛煉、按時睡覺、勞逸結合等,另外,當睡眠品質下降時,血壓容易升高。因此,當中午有空的時候,可以選擇小睡一會。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這個環節一定不要忽略和忘記,不管你的身體健康與否,都需要定時進行體檢。因為有些疾病具有很好的隱藏性,有的時候它們並不會有比較明顯的癥狀和反應,所以不要以為你身體不疼不痛就是沒病,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小結:不要總以為心腦血管疾病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它一直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做好預防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