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研發“電子皮膚”可測人體信號

貼於人體與物體表面的定製化石墨烯“電子皮膚”。受訪者供圖

使用世界最薄材料石墨烯製成,可探測呼吸心率等生理信號;未來可實現發現早期疾病特徵

貼附一片超薄的“電子皮膚”便能探測出人體生理信號,將一些疾病防患於未然。這一科幻場景或許將在不遠的未來變成現實。

近日,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研發出多層石墨烯表皮電子皮膚,該器件具有極高靈敏度,可直接貼覆於皮膚探測呼吸、心率、發聲等人體信號,在運動監測、睡眠監測、生物醫療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負責人體內部與外界環境的互動。在其柔軟的組織下面分布著一個龐大的傳感器網絡,可實時獲得溫度、壓力、氣流等外界資訊的變化。電子皮膚通過模擬人類皮膚的傳感功能,或能實現或超越皮膚的傳感性能。近些年該項研究發展迅速,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物醫學傳感器。

“研究電子皮膚是為了更好的收集體征信號,能夠了解人的身體狀況,在早期發現疾病特徵,將疾病扼殺在萌芽之中。”該成果論文的第一作者喬彥聰解釋開展這項研究的初衷。

■ 揭秘

1 電子皮膚用何材料製成?

國內外有利用不同材料製作電子皮膚的“原材料”嘗試,這些材料需具備好的柔韌性和可伸縮性、高靈敏度、好的貼合度和舒適度。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利用的材料是石墨烯。記者了解到,“石墨烯+電子皮膚”的組合,在國內外研究中剛剛起步。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其出色的導電性和柔韌性,是電子皮膚的理想材料。

如何將石墨烯更穩定可靠地貼在皮膚表面,從而采集人體生理信號一直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該領域研究難點。

任天令教授團隊創造了濕法剝離氧化石墨烯的新工藝。去除石墨烯氧化物,隻留存石墨烯,使器件更美觀、靈敏度更高、可耐受更高溫度。“如果沒有剝離工藝,外加力的時候,殘留石墨烯氧化物會分散部分受力,從而降低器件靈敏度。”任天令說。

任天令介紹,此次使用的是多層石墨烯。“單層石墨烯的厚度只有三億分之一米,但由於相對脆弱所以處理起來比較困難。此外,低缺陷單層石墨烯生長成本相對較高。為了提高可操作性,我們製備的多層石墨烯,不僅降低了製備成本,而且提高了器件靈敏度。”

2 如何探測人體生理信號?

脈搏呼吸等機械信號讓電子皮膚傳感部分的電阻值發生變化,通過分析這個電信號則可分析體征信號。解決原材料問題後,剝離後的石墨烯作為基底如何貼合在人體表面、探測體征信號成了下一個難題。

通過對雷射直寫石墨烯微觀結構的分析研究,任天令團隊建立了以石墨烯帶狀結構為基元的裂痕理論模型,較好模擬了由應力引起的阻值變化過程。任天令解釋,通過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裂痕形貌,發現了兩種不同的裂痕,隨後進行了模型仿真和實驗驗證,發現仿真結果與實驗結果非常吻合。

“其實這個模型在現實中就有非常形象的對應,我們吃牛肉干時會發現牛肉干是有紋路的,你沿不同方向撕牛肉干所需力量是不同的,紋路的斷裂在不同方向是不一樣的,科學的講就是‘各向異性的’。”任天令說。

摸清石墨烯的特點後,便可通過電阻值的變化實現對人體生理資訊的監測和分析。電子皮膚貼附在口罩、手腕、喉嚨等不同位置,可實現對呼吸、心跳、語音等生理體征信號的測量。測量心率可貼合在胸口、手腕、指尖,測量呼吸可貼合在人中、喉部。“貼合在人體任何部位都沒問題,但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貼合部位。”任天令說。

據介紹,這款電子皮膚可穩定工作10小時以上,還可以定製圖案。

“現在還在進行後端研發,希望完成一個便攜式系統,讓大家隨時隨地了解自己的體征信號。”論文第一作者喬彥聰說。

■ 前瞻

“未來可將疾病扼殺在萌芽”

電子皮膚的傳感功能,在機器人醫療檢測和診斷等方面展現了光明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關於電子皮膚的研究不斷“開花”。

2017年6月,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開發了一種可直接貼附在人體表面的超薄高像素柔性電子皮膚陣列。該團隊設計的傳感器對環境壓力展現出超高的靈敏度,設計的微米級超薄可拉伸襯底及蛇形電極結構,使得器件不僅彈性好,也不易損壞。

今年6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究出一種能感知疼痛和觸感的電子皮膚,包裹這種電子皮膚的假體能幫助截肢患者避免受到傷害。將電子皮膚的傳感器通過放置在皮膚上的電極連接到佩戴者的假體上,與真正的神經傳遞信號的方式相似,這樣根據電子裝置傳遞的不同脈衝模式,電子皮膚能夠傳遞從輕觸到疼痛的一系列感覺。

任天令表示,電子皮膚能實時監測人體狀況,“目前醫療領域愈發重視疾病預防,如果我們能夠在疾病初期就監測到其信號,就能將其扼殺在萌芽,這樣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還能降低治療成本,對國計民生是巨大的福祉。”

■ 簡介

一毫克石墨烯可承重一隻貓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堅硬的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製成了世界上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6年後,兩位科學家因在石墨烯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進一步將石墨烯推向科學研究的熱點。

石墨烯僅一個原子厚,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出百倍。它的柔韌性驚人,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20%。如果用一塊面積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可承受一隻貓的重量,而其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隻相當於貓的一根胡須。

“石墨烯良好的機械性能及其厚度使之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可隨人體表面的形變而變化。同時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對機械信號能產生明顯的響應使之轉化為可測量的電信號。”任天令說。

基於這些特性,石墨烯研究近年有了長足發展。2017年,清華任天令團隊曾首次實現石墨烯智能人工喉。該新型智能器件具有聲音收發一體化的特點,既能接收聲音,又可發射聲音,並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貼附在聾啞人喉部便可以輔助聾啞人“開口說話”。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