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專家點評清朝皇帝,雖是遊牧民族,但這兩點上卻完勝明朝

作為中國古代最後的兩個朝代,明朝和清朝總是被人拿來對比。明粉和清粉各有各的道理,因為誰都無法說服對方,因此雙方的辯論經常被搞成大型撕逼現場。

俗話說當局者迷監視者清,筆者最近恰好看到了一本日本著名漢學家內藤湖南的《清史九講》。內藤湖南在點評清朝皇帝時順手跟明朝做了個比較,認為清朝皇帝在這兩項上完勝。

崇文尚教

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在位的時間不多,但對中原文化卻推崇備至,就連遺詔中都在反省自己親近漢人,疏離滿人。順治死後,八歲的康熙繼位。康熙皇帝志存高遠,不僅對中原文化馬首是瞻,更是對西洋傳來的科學技術深感興趣。

不過康熙的高壓統治導致,不斷有漢人借詩文發泄不滿雍正皇帝不得不大搞文字獄。雍正善於用特務治國,但並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手下情報機構秘密偵查得來的情況,雍正很少保密,而是公開處理。比如漢人借文章批評或是諷刺清朝,雍正的辦法不是焚書,而是親自撰文,對其觀點一一駁斥。呂留良案是當時最著名的文字獄,雍正專門出了本《大義覺迷錄》進行辯駁。

乾隆自幼長於文事,而且還自信到自戀的程度,經常在文章中引用生僻典故用於考校漢人學者。如果對方被考住,乾隆便喜不自禁,用以炫耀學識淵博。乾隆之後清朝日漸衰微,但嘉慶、道光、鹹豐時期,皇帝們都有自己的文集和詩集。

朱元璋出身乞丐,建立明朝後常把自己的文章拿去找人潤色,但是如果潤色過度,便會勃然大怒。或許是受朱元璋的影響,明朝歷代皇帝僅明宣宗潛心學問,其他皇帝批閱奏折時不僅全是大白話,甚至還有髒話。清朝皇帝斷不會如此,朱批全部是經過自己精心潤色後的漢文,而且文采斐然。

提倡節儉

除了崇文尚教外,清朝皇帝在節儉上更是躬行踐履。明朝皇宮中的太監、宮女最多時據說有十萬人之眾,掌管宮中用度的光祿寺每年需要花費六七十萬兩白銀,掌管營造的工部每年需要一百多萬兩白銀。

然而康熙卻將宮中傭人壓縮到僅400來人,光祿寺每年的費用減到四五萬兩,工部每年的消耗也只有十五萬兩。康熙在位時雖有三藩之亂,又征台灣和準噶爾,但到了後期國庫中還是存下了不少白銀。康熙之後清朝積累的財富急劇增加,宮中的開銷雖有上漲,但仍無法與明朝相提並論。

清朝皇宮不僅提倡節儉,而且對妃嬪、宮女和宦官管控極為嚴苛,像明武宗朱厚照那樣沉迷酒色的皇帝在清朝是不存在的。慈禧雖然是后宮乾政,但鹹豐並未對她有特殊的寵幸,垂簾聽政完全因為她是皇帝生母。慈禧最信任的大太監安德海出京辦差,路過山東時被丁寶楨以宦官不得出皇城為由給斬了,這在明朝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總的來說,清朝皇帝在個人文化修養、勤政愛民上鮮有失德之人。這一方面是因為清朝是外族入主中原,需要在籠絡人心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清朝的權力傳承中並不提前冊封太子,而是讓眾皇子從小就相互競爭,因為接受了嚴格且充分的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