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萎縮性胃炎:胃陰不足型,中醫治療有良方

案例:資某,女,42歲。

主訴:胃脘隱痛,時感脹滿、嘈雜5年余,每因勞累加重。曾服疏肝益氣之劑,症反加重。伴口乾、便、乏力、消瘦、舌紅、脈弦細。

胃鏡檢查為:萎縮性胃炎。

辨證:胃陰不足兼有氣滯。

治則:滋養胃陰、疏肝理氣。

處方(僅供參考):北沙參10g、大麥冬9g、玉竹9g、白芍9g、天花粉10g、炒川子9g、炒延胡索8g、生麥芽15g、川樸花4g、生甘草3g,薑汁少許。

5劑後,諸症緩解。守方繼服3個月,自覺癥狀均消失。5個月後胄鏡複查已無異常。

胃陰不足,用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湯(沙參、玉竹、生甘草、冬桑葉、麥冬、生扁豆、花粉)出自《溫病條辨》,原為治療肺胃陰傷,或熱或咳之方。

孟氏用之治療內科雜病屬肺胃陰傷證者,尤其是菱縮性胃炎見胃陰虛者,常獲良效。

加減應用有:

胃痛較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白芍等;陰傷較甚者,加白芍、烏梅、生地、五味子等;兼氣滯者佐生麥芽、川樸花、橘白等;見氣虛者;加太子參、茯苓等;兼胃火上逆而口舌糜爛者加鹽水炒知母、鹽水炒黃柏、人中黃、桂枝木;兼虛火上逆而眩暈者,加煆赭石、白蒺藜、甘菊花、川牛膝等;如兼有中焦氣機鬱閉者,每加生地汁合薑汁,以養陰而鼓動氣機。

萎縮性胃炎多見陰虛,治療多用滋陰,但臨床亦並非盡屬。如在氣滯時,應用理氣;在氣虛時,則用補氣;在陽虛時,須用溫陽,切不可拘於胃陰虛之說而一味滋陰。

在胃陰不足還兼氣滯明顯時,孟氏有自己獨特治法,即不可單用養陰,而是用理氣不傷陰、溫通不耗氣的花類理氣,獲效後,再以養陰之法收功。此法還可用於其他類型的胃痛。

筆者微信:ysejk643 ,有問有答。以上內容圖片摘自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