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秘—痔瘡—便秘,如何才能解脫?


清晨一早,老孫像往常一樣,拿出報紙,便在坐便器上坐下,可他等了很久無感便意,於是,他用力排便,不久就完成了每日的「必修課」,但他卻對手裡的紙巾和馬桶裡的鮮血皺起了眉頭。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老孫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原來是老孫既往便秘史,長期用力排便導致引發了痔瘡。另外,除了老孫這種不良生活習慣外,生理功能減退、精神緊張抑鬱及某些藥物如阿片類藥物也可引起便秘。

同仁專家介紹到,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便秘容易發生。發生於中老年人群的便秘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慢傳輸型便秘;混合型便秘;梗阻型便秘。

出現「便秘」不可忽視

便秘聽得多了,但未必大家都能夠真正認識它的危害性,長期便秘可導致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大便中的致癌物中有機會長時間的接觸大腸壁,因此誘發癌變,此外,長期儲存在腸道的糞便會和大腸黏膜發生摩擦,長期的物理性刺激,會使得腸道破損,發生炎症,最終導致腸癌的發生。

「便秘」如何防治

一般來說,便秘的檢查主要有肛門指檢、排糞造影、肛門直腸測壓、鋇劑灌腸等。 祖國醫學對治療便秘頗有心得,根據不同證型,辨證論治,施以不同湯藥以補氣養血,理氣溫陽通便,此外,針灸、穴位按摩、穴位貼敷對便秘也有不同程度的療效。至於由於某些特殊疾病引起的便秘如直腸粘膜內脫垂、直腸前突則必須通過手術治療。

「痔瘡」務必要重視

至於老孫便後拭紙及馬桶裡的鮮血,由於平時沒有任何肛門部疼痛,瘙癢及異物感,大便也無粘液,幾乎可以判斷是內痔。內痔是痔瘡的一種類型,另外兩種是外痔及混合痔。

老孫的痔瘡還只是I度內痔,如果放任不管,之後可能會出現疼痛、大便時有塊物脫出、肛門瘙癢等各種不適出現,甚至會因為害怕排便而陷入便秘的惡性循環中。大家總是對痔瘡有各種誤解,有人認為無事而放任不理,也有人會認為癌變而整日憂心忡忡。

「痔瘡」該如何防治?

對於痔瘡來說,不可置之不管,但也不必擔驚受怕,一發現有痔瘡的癥狀,痔瘡早期,可以採取國外的赫莫地洛治療,多吃膳食纖維,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當痔瘡嚴重,影響生活時,則必須通過痔切除手術方法。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吃纖維食物、多運動、少喝酒、少久坐久臥、少長時間排便,如此才可避免與老孫發生同樣的尷尬事。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