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讓修行成為墮入惡道的因!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是誰惹惱了你》28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不要讓修行成為墮入惡道的因

很多人在皈依成為佛弟子後,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開始修習佛法,也會走很多的彎路。其實,學佛的次序歸納起來可以用“見、修、行、果”四個字來概括。“見”居首位,意為動機;其次才是“修”;第三乃“行”,最後是“果”。

對於一個初學佛者來說,不要急著先修持一些深奧的密法,如中觀、般若或者關於空性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等。如果在還沒有獲得穩固的基礎之前,就看這些具有深奧法理的書籍,然後就去修持這些法的話,對自己不但得不到很大的幫助和利益,反而容易誤入歧途!

皈依三寶,是外道與佛教之間區分的一個界線;

發菩提心,是小乘與大乘之間區分的一個界線;

獲得解脫,是此岸與彼岸之間區分的一個界線;

證悟空性,是迷惑與覺悟之間區分的一個界線。

我們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心轉向法,也就是最終建立對三寶的勝解信,建立對輪回的出離心,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思維四共加行。四共加行是專門為心轉向法而設計的,是全部佛法的基礎。

基於中國悠久的佛教文化及古老的傳統,現在學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不過很多學佛的人,只是通過閱讀經文、佛教書籍、光碟以及網絡上的資訊來學佛修行。雖然豐富易獲的資訊是時代變化所帶來的,不得不接受,但僅僅依靠這種方式修學佛法是遠遠不夠的。

在家居士們不一定要閱讀大量經文、論典等。在忙於瑣事的同時,研究這些深奧的佛經並非容易的事。在自己有信心的基礎上,依止一位與自己有緣的具德上師,並且在他的引導下專心修行、一門深入,這樣的修行才是比較有意義的。

佛法並不簡單,它需要上師的引導。修行就像治病一樣,病人不去看醫生,自己隨便去藥房買藥,結果會怎樣呢?到處求法,沒有章法的盲修,到頭來只會浪費時間,不會有任何成就。

如果我們學習佛法時有具德上師的指點,在繁忙的社會中也會一樣獲得佛法的加持。如果我們能夠將佛法的修持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那不但在生活中可以獲得佛法的幫助,還能減輕工作上的種種壓力,而且生活也會因此變得輕鬆且有意義。

佛陀最初傳的法是四聖諦——苦、集、滅、道。苦諦從集諦來,集諦就是煩惱,如果我們不願意遭受痛苦,必須要解決痛苦的根本,解決了根本,痛苦自然就會消失。痛苦的根本就是煩惱。斷除煩惱要依靠道諦去修行,這樣集諦最終會徹底消失,集諦消失的境界就是滅諦,也就是寂靜涅槃,這是我們學佛人所追求的最終境界。

我們學佛最主要的目的並非是磕頭、燒香等,而是要解決內心的煩惱,除掉貪、嗔、癡、慢、嫉五毒,這是學佛唯一的目標。

五毒,分別是指貪、嗔、癡、慢、嫉五種情況。所謂貪,主要指眾生對物質、男女的貪欲;所謂嗔,是指憤懣、易怒;所謂癡,也就是愚癡,主要指總是很昏沉、困倦等;所謂慢,則是指我慢,自以為是,瞧不起人;所謂嫉,很好理解,指的是嫉妒,見到別人幸福自己就很不高興。

如果我們期望根除貪、嗔、癡、慢、嫉五毒煩惱,就必須要學習空性見,並且進行禪修,以無我的智慧破除我執。我執乃是煩惱的根本,在破除我執的同時,建立在我執之上的煩惱和習氣便會隨之消除,因此,破除我執才是根除五毒的方法。

如果修行沒有使自己的貪、嗔、癡、慢、嫉減少,反而使五毒劇增,成了墮入惡道的因,這很可怕!作為佛弟子,我們應該相互提醒,彼此督促。共同步入解脫之路,順利圓滿地證得佛果,是所有佛教徒的共同目標;依靠大眾的力量來令佛法長久駐世,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是我們所有佛弟子們的共同的責任。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