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裡沒樁+唯一用車,5594 公里 Model 3 體驗報告

*本文來自 42HOW 社群成員 Chenhui

提車兩個月,開了 5594 公里,終於從「擁有第一輛車」以及「擁有第一輛特斯拉」的心潮澎湃中平複下來,準備以這篇提車報告為這次大型網購畫上句號。

關於 Model 3 的評測已經有太多,所以這篇提車報告會相對聚焦:希望可以幫助到和我情況相似的朋友做購買決策。

在北京,即限牌限號的城市;

無固定車位;

作為唯一用車;

日常多為兩人使用;

數位產品愛好者(果粉)。

Model 3 長續航後驅版 + 冷光銀漆面 + 全自動駕駛能力,購車款 446,900 元。

Autopilot

首先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的,便是特斯拉之靈魂——Autopilot 的使用體驗。回到購買之初的決策階段,有這麽兩個數據令我印象深刻:

Model 3 上的 Autopilot 2.5 硬體算力為 10 TOPS(即理論每秒十兆次浮點運算量),相比之下 Mobileye EyeQ4 僅有 2.5 TOPS。

而 Autopilot 3.0 硬體算力上會翻 10 倍,超過 100 TOPS。

特斯拉承諾會給已經開通了全自動駕駛能力的車型免費升級到 3.0 新硬體,這個消息徹底終結了我在 Model 3 與 ES6 之間的猶豫。

真實使用體驗

1. 封閉高速路段省時省力

不誇張地說,五千多公里的旅程,接近半數都是閹割版(中國版)Autopilot 代我完成的。幾次長途旅行幾乎全程開啟 Autopilot 的主動巡航控制,一口氣開 4 個小時不費勁;在市內環路上也越來越習慣於把控制權交給它。

2. 很安心的被動安全系統

行駛過程中的周邊環境提醒,如並線打燈時,若兩側視野盲區有車,則螢幕上對應車輛會變成紅色來警示存在危險。

前撞與側撞提醒,即,按照當前速度繼續行駛很有可能因無法及時刹車導致追尾時,車輛會及時響起警報聲來提醒我做出反應。

行駛中若車輛壓線,方向盤震動來提醒我保持注意力。

若在並線過程中後車突然加速,Autopilot 會立即把方向盤往回打,讓車輛回到原來車道上以避免碰撞。(別問我怎麽知道的,我作為一個文明人都是打轉向燈三秒後再並線,只能推斷後車是個碰瓷專家)。

3. 額外獎勵

省電:控制權交給 Autopilot 後,經其精準計算後的控制,明顯比我自己駕駛要更省電。

友好:習慣了使用 Autopilot 來駕駛,車輛會始終保持在車道正中間,不會壓線干擾其他車道車輛;通過打轉向燈實現的車輛自主變道也給足了後方車輛充足的反應時間。

省心:Autopilot 還有一些有趣的功能,如自動泊車(以前是個瞎子,但新版本的車位識別率越來越高)與召喚功能(在國內只能實現用手機控制車輛前進和倒退,方便進出一些極窄車位,但在國外已經可以實現停車場中「車找人」的能力),都可以讓你在少量特定場景下感到省心。

拓寬視野:仰仗 Elon Musk 激進的行事風格,我們將有幸以最快的速度體驗目前已經量產的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也能參與到幫助其一點點進步的過程中。作為使用者,也很自然地會對圖像識別技術乃至一些技術倫理層面的問題產生思考,對於我來說也是很有收獲的。

4. 還有一些令人激動卻不能說的…

美國市場已經上線大半年的 Navigation on Autopilot 功能,即車輛可以在導航明確的高速自動變道超車 + 自動使出匝道的功能即將在國內上線。這是特斯拉自動駕駛重要的一步,我有幸被選為國內第一批體驗者上路(拿命)測試,但由於保密協議暫時無法分享細節。十分期待功能正式上線。

設計理念

光談體驗或許過於主觀或千篇一律,我更想拋磚引玉,與各位探討一下 Autopilot 背後的設計理念。

1. 極簡的概念與操作學習曲線

駕駛特斯拉,需要第一時間掌握的概念很少(尤其是各種讓你懷疑自己智商的自動輔助駕駛名詞縮寫:ACC、LDW、LCA、SDIS、SDO、CTA-R、CTA-F、LKA、DDW……大部分銷售人員可能都不知道自家產品配置單上這些名詞背後的含義),特斯拉也從未將自己與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所定義的自動駕駛級別(L1 - L5)聯繫到一起,完全按照自己設定的「用戶產品、商業落地、算法成長、技術效率」的完整架構一步步向前走。

在操作上則更簡單:

被動安全系統全部默認開啟;

行駛狀態下,掛一下 D 檔(下拉懷擋)進入 ACC 巡航模式,掛兩下 D 檔(下拉兩次懷擋)進入主動巡航控制模式。

2. 可用性高,且有跡可循

當前能否進入主動巡航控制模式?只需要看螢幕上是否有灰色方向盤的標識。特斯拉為了讓這個標識盡可能多的展示在螢幕上,背地裡下了大量的功夫,如:

在前方有車輛的狀態下,哪怕靜止不動也能夠啟動;

無論是否處於封閉路段,只要道路標線清楚都可以啟用。

同時,特斯拉為了保持已經進入「主動巡航控制模式」的車輛盡可能持續工作,也做了許多努力:

開啟主動巡航控制模式,通過紅燈路口等無道路標線路段時:若有前車,車輛會追尋前車軌跡通過此區域;若無前車,攝影頭會像駕駛員一樣「看到」紅燈後的道路標線,作出虛擬延展線,並做出駕駛執行,保證非極端情況的紅燈路口可以自動通過。

這樣設計的收益是:

大部分情況下 Autopilot 都在那裡,靜靜地等著你開啟,而不是你在琢磨到底何時能用上它;

系統不會頻繁地退出,影響使用情緒,提高心理成本;

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後,我可以準確判斷出當前路段是否應該交給 Autopilot 來駕駛。

3. 充分的信息反饋

充分的信息反饋是讓我與輔助駕駛系統建立信任感的起點,因為我需要知道車輛到底看到了什麽,是否與我所見的真實世界信息一致,以此來推測其工作邏輯,並直觀了解系統當前能否正常工作。Autopilot 花了很大力氣,做出了非常容易理解的信息反饋體系,以最大篇幅放在了螢幕最重要的區域:

車道線展示:即實時根據攝影頭采集信息繪製車道數、車道線、彎道曲率等,通過此信息可得知車輛在車道上的位置。

車輛類型展示:行人、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貨車、公車等,Autopilot 盡最大努力還原周邊車輛情況。

車輛相對位置展示:系統盡可能準確地還原車輛相對位置,如兩側車輛是否壓線。這個過程甚至包含預測的成分:如系統「看」到某輛摩托車在右前方的公車前,哪怕在當下摩托車已經進入駕駛員的視野盲區,仍然會出現在螢幕上,讓我可以預期 Autopilot 對摩托車可能出現的突然變道已經有潛在預期與應對策略。

除此之外,Autopilot 還有一套十分優雅的聲音反饋體系,每種情況都有不同的卻又十分明確的聲音反饋,這點不再展開。

視頻 1. 自動泊車功能演示

視頻 2. 使用 Autopilot 進行變道,會檢測後方是否有速度更快的車輛,若有則放棄變道

視頻 3. Autopilot 正常通過無道路標線的路口

我沒有傳統燃油性能車的駕駛體驗,也沒有跑過賽道、玩過漂移,但通過 Autopilot 卻感受到了另一種「Pure driving pleasure」,即盡可能不開車的駕駛樂趣。這意味著日常通勤過程中,我不需要一味地「給車打工」,可解放更多的腦力與體力用於完成其他的任務,如:

誰也不希望自己買的車在幾年內就過時。Autopilot 就是那個聰明又強悍的守門員。

貫穿始終的「第一性原理」設計理念

Model 3 是 Elon 的心血之作,也實打實地落實在了除了 Autopilot 之外的產品設計之上。車輛上的各處細節都體現出「第一性原理」的設計理念,讓我會不由自主地思考:

為什麽要有車鑰匙?有沒有更聰明的鑒定「誰是車主」的方法?

儀表盤對駕駛員意味著什麽?哪些信息對駕駛最為重要?

需要給自動駕駛功能設計單獨檔杆 / 按鈕嗎?

方向盤的操作區,有哪些按鍵可以去掉?

對於座椅記憶功能,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麽?

車內螢幕應該是橫向更好,還是豎向更好?

大燈需要手動控制嗎?雨刷需要手動控制嗎?

中控台的換擋檔把是必要的嗎?

出風口需要有存在感嗎?

是天窗可開啟更重要還是能夠盡可能多地看見天空更重要?

……

能從產品中體會到某種值得學習的東西,是一種很好的消費體驗。這代表著產品背後有很深刻的探索研究。就像 iPhone 通過幾個內置 App 為大家展示了手掌上的計算設備上的軟體應該怎麽做,這背後卻是最頂級的用戶界面與互動設計師研究多年成果的結晶。

如果你在做的工作,也是產出一些內容 / 工具 / 設計來為他人所用,Tesla 的產品一定值得你細細把玩。

極低的用車成本

5594 公里總耗電 781 度,總充電 1009 度,電費 940 元,平均百公里能源成本 16.8 元,相當於百公里油耗 2 升多一點。如果有家充樁,每度電的成本能降低到 0.5x 元,電費就更低了。

照此推斷,行駛 50000 公里電費小於 10000 元。而同等情況下燃油車油費需要近 38000 元(按平均油耗 10 L / 100 km 計算),還不包含保養費用上的差異。

合格的充電體驗

日常市區通勤的情況下(300 km+),平均 6 天去充一次電,每次充電到 80% 耗時約 50 分鐘。

在 4 月的一次長途旅行中,單程 600 公里的路程中間僅需在沿途超衝補電 1 次,在剩餘電量較少情況下充電速度會超過 100 kW,補電同時休息 25 分鐘即可啟程。

Model 3作為一台 NEDC 續航裡程為 664 km 的電動車,我認為在春夏季節是可以保證無固定停車位用戶的使用體驗的。

還有一些電動車的共通優點

車一定要快。Model 3 在經過了一次軟體升級後,釋放了一部分電機可用動力,將百公里加速 5.6 秒提高到了 5.2 秒,已經能基本滿足日常駕駛在性能上的要求了(即紅燈起步、變道都能做到很利索不拖遝)。

車一定要安靜。大多數城市通勤場景下,電動車營造的靜謐空間,再配上優秀的音響系統,會如你所願地營造出「私人空間」的體驗。

沒有限行的煩惱:略。

高速風噪與胎噪高

當速度超過 80 km/h 後,風噪會非常明顯。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到達 120 km/h 的速度後,坐在車裡仿佛是置身於機艙內一般,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如飛機發動機一般的轟鳴聲。

懸架較硬

簡單來講,剛吃飽不要開車經過需要斜著通過的減速帶(如各種繞彎的商場地庫)。

在升級了新版本系統後,胎壓終於可以自定義了。Elon 可能也被顛吐過,所以發推教大家調整胎壓到(冷胎)2.7 bar 甚至更低,雖然會損失 1% 的能耗效率(輪胎觸地面積更大),但總體上舒適性會有明顯改善。

價格過高

雖然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很多補貼,但特斯拉一直都被排除在外。446,900 元的售價之外,還需要繳納近 4 萬的購置稅,如果加上貸款利息則落地總價格直逼 50 萬。

後排空間?可能是個問題

確實有一種使用場景是帶朋友一起出去玩。但目前我發生在這種場景下的行駛裡程不超過一百公里。如果你和你的朋友身高都不超過 180,Model 3 的後排還是可以接受的。

儲物空間不用擔心,前備箱很實用,備份箱空間也足夠大。如果你是小車愛好者,Model 3 甚至會讓你非常驚喜。

購買特斯拉最好的時間點:

趁現在降價 + 全自動駕駛功能免費送(意味著可以免費升級 3.0 硬體)+ 關稅上調之前,購買長續航版(NEDC 664km,42 萬)或性能版(0-100km 3.4 秒,52 萬)。

等國產(NEDC 460km)。

國產版本不含 Autopilot 功能的落地價格猜測會在 30 萬內,但綜合後期使用成本(能源 + 保養),要比同級別油車再便宜 3 到 4 萬。再加上強大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真的是超值的一輛車。

由於這是我的第一輛車,我開著它做了一些以前沒條件做到的事情:

半夜往返 100 公里,去房山的北京第一家雷射 IMAX 電影院看《復仇者聯盟 4》;

在一個周六的工作結束後,臨時起意直接開去了天津;

周末去近郊遊玩變成了很固定的生活方式,也不怕多帶點行李(甚至可以帶上 HomePod);

周末也可以往返山東老家,配合 Autopilot 單趟駕駛 4 小時無疲倦感;

為了減少找車位的時間養成了早起的習慣,每天上下班通勤總時間減少至 40 分鐘;每周為了打發 1 小時充電時間養成了室外跑步的習慣;

……

小時候看的第一部美劇叫做《霹靂遊俠》,很羨慕麥克的那輛無所不能的戰車。現在 Model 3 仿佛就像那樣一個角色出現在我的生活裡,因為每次升級都在讓它變得更好更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