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醫大師路志正治療咳嗽經驗方:清金肅肺止咳方

清金肅肺止咳方(路志正經驗方)

組成:

炒杏仁9g、炙杷葉12g、旋覆花12g(包煎)、前胡12g、紫菀12g、百部12g、桔梗10g、厚樸12g、金蟬花12g。

功用:清金化痰、肅肺止咳。

方解:

方中杏仁,苦,微溫,功能宣通肺氣,直行而降,橫行而散、化痰利水、潤燥利氣。枇杷葉,苦平,下氣清痰、清肺和胃而降氣,主和胃除嘔,止咳下氣,降火痰消。二葯相合、輕清上行宣達肺氣,下行清肅肺金化痰止咳,起一宣一降之妙。

紫菀、前胡、百部佐君以為臣。其中紫菀:味苦辛,性溫,其辛溫潤肺,苦溫下氣,治咳嗽上氣痰喘、消痰止渴,乃肺經血分之葯。前胡:苦甘辛,性溫,辛以暢肺解風寒,功專下氣,主痰嗽痞滿。百部:甘苦,微溫,入手太陰經氣分。潤肺氣、止咳嗽、殺蟲。三葯合用開達肺氣止咳、化痰。

桔梗:苦辛,微溫,上升引經,宜肺氣、利咽喉,諸葯之舟楫。與降逆氣、寬胸膈、除痰消積的厚樸為伍、宣清降濁、亦有升降相因利肺止咳之妙。杏仁與旋覆花配伍亦共有化痰之用,但杏仁宣通化痰而兼潤。而「諸花皆升、旋覆獨降」的旋覆花,是升而復降,開結下氣,路老尤為常用,常引《名醫別錄》中對旋覆花的論述以闡述其消痰之力:「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心脅痰水,膀胱留飲,治膈上膠痰」。杏仁、旋覆花合用又顯一宣一降之妙。

更加一味金蟬花,乃路老獨鍾之品,為本方點睛之筆,其性寒,味甘,可補氣血,益肺腎,止咳嗽;能解痙,散風熱,退翳障,透疹。增此一味,使此方有補有清、有升有降。

主治:

外感咳嗽。風寒者症見咳嗽,氣急,咽癢,咳痰稀白;風熱者症見咳劇氣粗,咽乾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風燥者症見乾咳喉癢,唇鼻乾燥,無痰或痰少而粘連成絲,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

臨床應用及加減化裁:

本方可用作治療外感咳嗽的基礎方。路老執簡取繁,將止嗽散、杏蘇散、金沸草散、清燥救肺湯等數方之精義融為一體,創治咳通用之「清金肅肺止咳方」。

(1)外感咳嗽:風寒者,酌加麻黃、荊芥、紫蘇等以宣散風寒之邪;風熱者,酌加銀花連翹、金蕎麥、桑葉、菊花等,以散風清熱;風燥者,酌加桑皮、梨皮、百合等,以疏風潤燥。

(2)本方加減後也可用於內傷咳嗽。

痰濕證:以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晨起或食後咳劇,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膩或稠厚成塊,伴胸悶院痞,嘔惡食少,體倦便溏為辨證要點。酌加半夏、陳皮、白芥子、萊菔子等,以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痰熱證:以咳嗽氣粗,痰多,質黏厚或稠黃,咯吐不爽或熱腥味,面赤口乾為辨證要點。酌加瓜萎、天花粉、知母、浙貝母、桑皮、魚腥草等,以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肝火證:以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口乾,常感痰滯咽喉,咯之難出,量少質黏,隨情緒波動增減為辨證要點。合黛蛤散、加減瀉白散,以清肺瀉肝,順氣降火。

肺陰虛證:以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或聲音嘶啞,口乾咽燥,或潮熱顴紅,手足心熱為辨證要點。酌加沙參、麥冬、天冬、玄參等,以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驗案舉要

王某,男,41歲。咽癢,咳嗽3個月。

患者於3個月前因感冒後出現咽癢、聲嘶、咳嗽,當時到協和醫院就診,診斷為「喉炎」。經治療後聲嘶好轉,但仍咽癢、咳嗽,痰黃,為進一步診治來診。

刻下症:咽癢、咳嗽,痰黃,量不多,咳之不艱。納可,無反酸、燒心,二便如常。面色晦黯,舌質黯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脈左沉弦細,右沉弦。

路老辨證認為:風熱余留肺門,濕熱痰阻氣道。治療以宣肺利咽,化痰和胃。予方葯:炒杏仁9g,杷葉12g,芥穗10g,牛蒡子12g,蟬衣12g,玉蝴蝶8g,茵陳12g,炒苡仁30g,薄荷8g,膽星6g,桔梗10g,前胡12g,黃芩10g,蘆根30g,甘草6g。

二診:服上方12劑諸症均好轉,停葯後癥狀反覆,說話時聲嘶、咽癢、口乾偶有咳痰,痰黃,納可,無反酸、燒心,大小便正常。面色晦黯,舌質黯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脈左沉弦細,右沉弦。經服上方風微、熱輕、痰少、濕減,遵上法稍化裁,變方如下:蘇葉10g,芥穗10g,牛蒡子12g,金蟬花12g,浙貝12g,桔梗12g,玉蝴蝶2g,炒黃芩8g,膽星10g,黛蛤散6g,炙百部12g,杷葉12g,新會皮8g,甘草6g,炒蘇子12g,茵陳12g。服上方14劑而愈。

文章推薦

好文!必須點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