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薩孟武:中國的小說只有報應,沒有真正的悲劇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台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社會愈黑暗,果報思想愈流行。

中國的小說不管怎樣地誨淫,或怎樣地誨盜,其結局無非證明“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感應篇》、《科場異聞錄》、《閱微草堂筆記》固不必言,甚而至於正史裡面,也含有果報的思想。看吧!

“殷羨字洪喬,為豫章太守,都下人因其致書者百餘函,行次石頭,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

人家托他寄信,是何等鄭重的事,殷羨竟投在江中。但是報應不遠,其子殷浩竟以空函,不能出仕了。

浩有虛譽,朝廷拜為將軍,將兵北征,然師徒屢敗,糧械都盡,桓溫上疏數浩之罪,遂坐廢為庶人。“後溫將以浩為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將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這不是果報,是什麽?

《水滸傳》也有不少的果報的話,比方林衝無辜受刑,充軍滄州,高太尉又派陸謙設法陷害,這個時候,林衝生命危險極了。然而“天理昭然,佑護善人善士”,一場大雪不但救了林衝的生命,且使林衝手刃了賣友求榮的陸謙(《水滸傳》第九回)。痛快!痛快!

不但小說,就是正史也有果報之言,司馬懿受兩世托孤之命,就友誼言,亦應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而乃欺凌幼主,誅戮大臣,子師廢齊王而立高貴鄉公,昭弑高貴鄉公而立陳留王,每乘廢置,竊取威權,三世秉政,卒遷魏鼎,其創業之本異於前代。

“晉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之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宣帝(司馬懿)創業之始及文帝(司馬昭)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複安得長?’”

前此,“欺他人孤兒寡婦,狐媚以得天下”,現在生兒(惠帝)愚暗,而又為其後(賈後)所製;前此,殺害曹爽,使曹家兄弟不能屏藩王室,現在則八王作亂,骨肉自相殘殺,而亡國之日,“宋受晉終,司馬氏遂為廢姓”,可謂慘矣。而“齊受宋禪,劉宗盡見誅夷”,報應又不爽了。隋奪宇文(北周)天下,而弑隋煬帝的便是宇文兄弟(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唐奪楊(隋)之天下,而亂唐之政治的則為楊家兄妹(楊國忠、楊貴妃)。冥冥之中似有安排;這個安排似非出自神的自由意志,而是基於因果法則。

中國古代是一個黑暗的社會,處處有土豪劣紳的壓迫,處處有奸官惡吏的魚肉,中國人民數千年來歷受摧殘,已經失去勇氣,毫無抵抗的能力了。自己既然沒有能力抵抗,要求社會同情麽?“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成為中國的格言,誰肯出來代抱不平。何況中國社會既然黑暗,一舉一動稍不留心,就有家破身亡的危險,則各人為了自己的安全起見,當然“危行言遜”,不欲多管閑事了。

要求官廳援助麽?中國古代有一種最高的政治原則,叫做“無為而治”,因此,在中國做官,最緊要的,不在於“做事”,而在於“對付人”,你能夠應酬周到,與上大夫言,“ 訚訚如也”拍馬,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吹牛,則大家將推許你,而你的官運也亨通了。中國人稱才為“人才”,其意就是指“才”也者,是“對人的才”,不是“做事的才”,“人才”太多,“事才”太少,這是中國政界腐化的原因。“才”既然不在於做事,而在於對付人,那麽,發生一個問題,當然要看對方是何種人物,本“不得罪於巨室”的宗旨,寧願坐看被壓迫者之被壓迫了。

社會不敢援助,官廳不肯援助,中國的被壓迫階級將永久沒有出路麽?因此,中國社會遂流行一種俠義小說,希望有俠客出來,替天行道,扶弱鋤強。在政治修明的國家,俠義小說絕對得不到人家的歡迎,因為一面有健全的輿論,監督政府,同時又有賢明的法律,保護人民。無辜的人受了壓迫,法律自能保護,萬一法律不能保護,則輿論必攻擊政府,使政府無從逃避。

因此之故,俠客毫無用處;不但沒有用處,並且俠客之“越俎代庖”,亦為法律所不容。由此可知俠義小說的流行,乃是暗示社會的黑暗。在黑暗社會,有了一位俠客,扶弱鋤強,當然容易得到群眾的信仰,而被尊為無冠的皇帝。

但是俠客是不能強求的,一部二十四史共有幾位俠客?黃天霸、白玉堂只是小說家的寓言,哪裡有這樣的人物?俠客既不可得,群眾的思想就不能不轉變了。他們受了壓迫和剝削,既不敢希望政府製裁,又不敢希望俠客援助,他們只希望冥冥之中,有一個萬能的神,代他們申冤,於是就發生了果報的思想。所以果報思想的流行,也不過表示社會黑暗到了極點罷了。

但是中國的果報思想又和別國的果報思想,稍有不同之點。耶穌教的最後審判,乃在於遙遙的將來,佛教的輪回也放在來生。反之,中國的果報則在現世。看吧!《科場異聞錄》、《太上感應篇》無不說明現世的報應。報應不放在來生,而必放在現世,實因中國人民受難已久,來生之事既不可知,而最後審判又複遙遙無期,倘若沒有現世報應,則不但不能威嚇壓迫者作惡之念,且又不能減少被壓迫者憤憤不平之氣。民眾們,鎮靜吧!報應就在眼前!

《紅樓夢》上說: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麽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實與《新約聖經》上說:

爾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國是爾們的。爾們饑餓的人有福了,因為爾們將要飽足。爾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爾們將要喜笑。……但是爾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爾們受過安慰。爾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爾們將要饑餓。爾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爾們將要哀慟哭泣。

有異曲同工之巧。報應既然這樣威靈,民眾們何必出來做反動運動呢?宗教的作用在此,支配階級提倡宗教的理由也在此。

然而因此,卻救了林衝的命,所以有人說,中國小說沒有真正的悲劇。

圖片源自網絡 侵刪

作者:薩孟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