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拉松全國紀錄創造者朱樹春「冬訓」訓練理念

朱樹春,山東臨朐人,馬拉松國際級運動健將,前馬拉松全國紀錄保持者,我國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全馬PB:2小時13分15秒(創造於:1986年北京國際馬拉松),山東中長跑教練;98跑創始團隊恩師。

運動生涯:多次代表中國國家隊參加倫敦馬拉松賽、東京馬拉松賽、香港馬拉松賽等國際比賽。其中,1986年在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上以2小時13分15秒的優異成績創造男子馬拉松全國紀錄。

執教生涯:所帶弟子於興波、孫振雷、周加兵、程慶濤、魏鵬等人多次獲得男子1500米、5000米、10000米、馬拉松全國冠軍。

朱指導和愛徒孫振雷

2016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5000米(13:54:20)冠軍

主要成績:

1982年,六運會馬拉松男子全程季軍

1984年,香港國際馬拉松男子全程亞軍

1985年,香港國際馬拉松男子全程亞軍

1986年,香港國際馬拉松男子全程冠軍

1986年,北京國際馬拉松男子全程國內冠軍,創造新的全國紀錄(2小時13分15秒)

1988年,獲得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男子全程冠軍

1989年,獲得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男子全程冠軍

1984、1985、1986年連續三次被特邀參加倫敦馬拉松賽(中國第一人)

在業餘跑友看來,「專業圈」總是一個神秘的圈子,許多業餘跑友對專業運動員的訓練也無比好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朱樹春指導在山東省隊冬訓期間的周訓練計劃:

朱樹春指導冬訓(4/6周)訓練計劃

分析與點評:

01 周期安排特點

上述周訓練計劃的最大特點:運動量大。大多數業餘跑友看到第一反應是「震驚」,如此大的運動量,跑友也許會問: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是不是每周都這麼跑呢?顯然不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的訓練講究階段性。相對而言,冬訓期間訓練量是一年中最大的。

通常,系統的、連貫的周期性訓練(大約每年7-9個月以上)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的重要訓練原則。在一個訓練周期中,運動強度和訓練品質逐漸提高,總體上呈以下變化:

1、剛開始,運動負荷中等,運動強度中等偏下;

2、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跑量;

3、保持中等偏上的運動強度,運動量增加到頂峰;

4、運動量適當下降,運動強度達到頂峰;

5、在完成6~8周後,進行1~2周的調整(慢跑為主)。

上述周訓練計劃安排在整個周期的第4周,主要是因為通常運動員競技狀態在第3、4周處在最佳,對運動量和強度的承受能力最強,可以保證重點課次順利實施。

02 課與課之間密度大、銜接性強

為什麼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可以承受一天兩練的訓練頻次?這主要是由運動水準和身體的恢復能力決定的。

一般來說,運動水準越高,訓練後的恢復就越快。一方面是由於高水準運動員身體機能較好、代謝與恢復能力強;另一方面是技術動作經濟、合理,在同樣運動中的能量消耗與微細結構損傷較少,疲勞深度也比較小,恢復就更快;

另外,專業隊的訓練條件保障(更好的飲食,充足的睡眠,按摩和理療等恢復手段),也加快了訓練後的恢復。

恢復得快,每一次訓練效果也必然消退得快。如果訓練後間隔太長,超量恢復效果已經消退,再進行下一次刺激,水準提高程度就會減小。所以,專業運動員一般都是每天訓練兩次(除非在比賽期或賽後恢復期,偶爾每天會安排一次訓練)。

除了訓練頻次高,各種形式的訓練也是有序安排的,並不是胡亂堆砌。低強度、中等訓練量的有氧訓練疲勞最淺,恢復也最快,常常作為長距離或高強度訓練後的「恢復性訓練」,既保證了運動總負荷,又保證了恢復的時間。

例如:周一、三、五下午都是安排了低強度越野跑(注意:都是路面較平坦的越野,非大爬升越野),這些訓練對身體刺激不大,在恢復過程中起到關鍵的角色。

03 注重有氧耐力訓練

注重有氧耐力訓練一定是馬拉松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重要「法寶」。像已經具備高水準的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在這一周總共13次訓練中,有氧訓練佔了10次。

首先,馬拉松本身是一項有氧供能為主(90%以上)的運動。而且,沒有有氧能力的支撐(有氧訓練造就良好的心肺功能、肌肉攝氧能力、乳酸消除能力等),無氧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就不能順利進行。所以,無論專業還是業餘馬拉松訓練,都要打好有氧基礎,特別在冬訓時期。

冬訓注重有氧耐力訓練並不是馬拉松運動員的專利,像800米、1500米的中距離運動員也在冬訓「主攻」長距離的有氧耐力,到了賽季前再強化專項訓練。

同時,由於冬氣象候比較寒冷,進行加大運動量相比夏天更容易。另外,冬季氣象太冷,肌肉彈性下降,速度表現會有所下降,如果頻繁上大強度,很容易造成受傷。

04 大運動量、中等強度

運動訓練中,通常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呈反相關。訓練強度達到最高時,訓練量通常會有所降低;訓練量達到最大時,強度通常只能中等。所以,無論專業還是業餘訓練,在增加訓練量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訓練強度(配速)。

上述計劃中,有氧訓練平均強度基本控制在70%左右,運動員不會產生過度疲勞;實現了冬訓以「大運動量、中等強度」為主的訓練目的,專項配速控制在80~90%,留有上升餘地。

以上冬訓訓練理念,其實同樣適用於業餘跑友。業餘訓練除了訓練次數、跑量沒有專業運動員那麼多,但是強調周期訓練安排、注重有氧訓練等馬拉松訓練理念是相通的。

馬拉松這個項目,專業和業餘本質上並沒有「秘訣」的差異,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沒有捷徑。專業訓練,無非是運動員有更好的運動天賦,更好的訓練條件(場地、教練、後勤保障)、更能夠遵循科學訓練的規律(打好基礎、循序漸進)。

所謂的科學訓練「秘訣」,就是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堂訓練課,將周期訓練拉的長一些,養成「多訓練,少比賽」的跑步習慣,打好基本功。

朱指導給業餘跑友的訓練建議

山東隊訓練模式適合業餘跑友

山東馬拉松隊的訓練模式比較注重基礎訓練,以有氧訓練、混氧訓練為主,強度不是很大,這樣的訓練方法本身就是根據馬拉松項目特點制定的,而且多練有氧、混氧耐力對業餘愛好者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有氧決定馬拉松運動水準

對於業餘選手來說,有氧決定馬拉松運動水準,因為只有把耐力水準提升上去,你的專項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後期才能激活你的無氧能力和速度能力。

不然,到了一定的運動水準後不會再有提高,而且業餘跑友的訓練時間本身就很短,更應該抓住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練。

不要盲目改技術,適合自己就行

馬拉松的技術應當是輕鬆、自然為主,步幅不宜過大,步頻相對要快一些,落地腳要有彈性,重心保持平衡。當然,技術要因人而異,沒有特別的要求,形成自己的風格就可以,其實我自己的技術觀賞性也不是很好,身體重點不穩,但是效率還不錯。

另外,改變跑步技術是一項較難的事情,特別是成年人,一旦技術成型,改變是很難的。如果遇到很明顯的技術錯誤,就要下定決心去改。總之,改技術是熟能生巧的事情,要花功夫,但也不能過於強求。

馬拉松的速度訓練不同於短跑

速度訓練對提高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運動成績是非常關鍵的。但是,馬拉松的速度訓練有別於短跑,馬拉松更強調速度耐力。所以在訓練中,我們可以增加一些400米、600米中短距離的速度間歇訓練,強度中等,但是間歇時間要短。

最好的核心訓練是輕越野

關於核心訓練,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如果沒有傷病,不太需要進行專門的核心訓練,持續性慢跑就是最好的核心訓練。

我在山東省隊的時候專門的核心訓練練得不多,但是每周會跑2~3次山地越野或土路,山地的路面不平,對下肢、腳踝以及身體平衡要求比較高,我覺得這種動態的力量素質訓練效果比單純的核心訓練更好一些。

要合理進行間歇訓練

對於業餘跑友來說,如果有氧基礎不夠,過分地進行間歇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是不可取的。其實,即使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在初級訓練時也很少進行間歇訓練。

只有馬拉松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提升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間歇訓練才能達到實際的效果。間歇訓練應該是馬拉松運動員後期訓練的內容,對於剛開始跑步的跑友來說,間歇訓練不能練得太早。

本文為98跑原創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98跑福利

文末留言聊一聊

你的冬訓訓練理念!

我們將從所有參與留言的粉絲中抽取三位

每人贈送

VFU跑步速乾彈力緊身T恤

一件

互動截止日期:2019年1月20日12時

跑的再多,永遠不夠

想要了解

更多跑步乾貨文章

一切盡在9 8 跑

/ 更多跑步乾貨 · 關注98跑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